基于最小阻力原则的景观设施“行为引导”设计研究*

2020-02-20 06:06李颖张丽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4期
关键词:垃圾桶阻力大众

李颖 张丽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10

1 最小阻力原则与行为引导

(1)最小阻力原则。罗伯特· 弗里茨在所著书籍《最小阻力之路》中提出了最小阻力原则:结构决定行为,所有的能量都沿着最小阻力之路进行[1]。大众在无意识状态下大脑会本能地遵循“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在自我认知范围内做出让自己收益最大的选择。行为选择的场景中,优先选择当下较简单的操作,排斥选择让自己面临困难的情景,也就是排斥复杂的事情,优先处理简单的事物[2]。

(2)最小阻力原则在行为引导中的影响。大众在不同时空的环境与条件下产生的行为现象是多样的,但在现代环境心理学大数据统计的分析下,其行为与所在时空的外在条件和群体的内在特征又有多重直接或间接联系,这些联系就在为设计师进行“行为引导”设计时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小阻力原则表明大众的“择易避难”选择偏好,即设计师可以通过诱导大众的选择达到行为引导目的。

2 景观设施与行为引导

(1)景观设施设计。景观设施一般是指人们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所建设的具有一定特定功能和文化艺术传播功能的设施。

(2)大众行为引导与景观设施设计。行为引导过程中目标、能力、诱因是三个重要环节,在景观设施服务情景中大众行为能力限制其预订目标,而诱因常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目标。通过观察统计可发现,特定行为支持即设施环境不足,可以阻碍甚至阻止目标行动发生,反之充足的行为支持即良好的设施环境情景可以更广泛的、更高频率的激发目标行为发生。利用好行为引导中目标、能力、诱因三者的相互影响关系能较好地达到行为引导目标。

3 基于最小阻力原则的景观设施设计实践

3.1 最小阻力原则在景观设施设计中的着力点

(1)通过指向本能的正向刺激对设施使用者行为选择进行正向调整。效仿市场营销鸟笼效应的营销手段:利用免费提供的试用品激起顾客本能的占便宜心理,进而利用顾客心里价值最大化而销售相关产品。在进行景观设施设计时加入服从于本能的刺激要素,让大众在非强制设施使用活动状态下,主动按照设计意图做出行动。

(2)通过降低对使用者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要求,减少非正向行为发生。排除可能引起公众回避,反感等指向负面心理效应的设计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大众行为规律,利用带入法对设计方案中参与者的行为与心理进行模拟。根据模拟演绎结果对设计方案中使用方式传达、尺寸、色彩、形态等设计要素进行成果效果分析,找出设计方案中不合理或不合适的要素进行改进,以呈现最易于使用的成品。

3.2 最小阻力原则在分类垃圾桶设施设计中的设计实例

在20余年垃圾分类宣传倡导后,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正式全面启动日常生活垃圾分类运动,上海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通过立法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但大多数城市没有强硬举措支持,垃圾分类运动推行仍然不利,特别是在无法监管的城市公共区域垃圾分类工作几乎难有进展。在进行实地、网络调查研究后总结出垃圾桶设计的几大问题:①翻盖垃圾桶设计不便于垃圾投放,有受访者表示不愿用手打开桶盖,而选择将垃圾放于垃圾桶侧或桶盖上。②分类垃圾桶标识不易识读,常见垃圾分类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常用文字和标识标明,部分区域对应放置蓝色、红色、绿色和灰色四色垃圾桶;但在对受访者调查时发现一大部分不清楚或不能准确将垃圾归类,部分受访者表示会选择放入其他垃圾一类,甚至有受访者表示无法识别垃圾类型随意放入桶内。③夜间看不清垃圾桶标识,无法进行分类投放。

在分析存在问题后,针对投放不易,分类不清,夜视不明三个问题引发的负向行为,以最小阻力原则为切入点进设施设计改造。首先,对于投放不易问题可改用踩踏式开盖器解决,减少垃圾投放者的正向行为阻力,引导行为发生。第二,针对分类不清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大垃圾分类细则知识社会普及,另一方面在设计垃圾桶时除标注分类标识外,在桶身以图例形式标注常见的此类垃圾;同时,如该区域垃圾分类已有一定成果基础只是尚存在少量垃圾混放情况,可将垃圾桶外侧一面变为透明材质,方便不清楚垃圾分类人员能根据已有垃圾判断,减少正向行为对于参与者的认知能力要求,引导正向行为发生。第三,针对夜间不明问题,可使用反光涂料或发光pvc膜对垃圾桶进行外表包装,最小阻力原则间照明不足时辨识,降低正向行为阻力,引导行为发生。另外,如果在垃圾桶设施加装红外线感应装置和语音播报系统,感应到人员接近便播报垃圾分类语音提醒,并在人员离开时播报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感谢语,利用大众的愧疚心理,引导正向行为发生。

3.3 最小阻力原则在景观设施行为引导实践总结

好的景观设施不仅要满足基础功能要求,更是要能引导大众行为趋向正向、合理、道德的行为模式。景观设施在行为引导的非强制性要求下,要求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大众的行为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智慧性、包容性地解决问题。面对使用公共景观设施大众的广泛参与性,要着重注意降低对使用者认知能力的门槛要求,并且避免触发设施使用者的抵触心理,着力于正向本能刺激。本文立足最小阻力原则的景观设施行为引导研究,期望景观设施的行为引导能更多地引发实践者应用和相应研究。

猜你喜欢
垃圾桶阻力大众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零阻力
飞进垃圾桶
大众ID.4
上汽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