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高校留学生适应性分析及提升适应能力对策探讨

2020-02-22 12:23严丹丹孟婷张鑫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留学适应性高校

严丹丹 孟婷 张鑫宇

摘要:为研究留学生在中国适应性情况,文章运用偶遇抽样的调查方法,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五所大学中抽取133名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后发现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对于留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影响最大,其次是汉语水平考试等级;所处专业对生活适应性的影响最大,是显著的反向影响;性别对身心等级适应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年级,但是反向影响,其所在高校影响最弱。

关键词:高校;留学;适应性

国际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也自然成为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在国家层面,《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并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成为留学生择校的首选之地。本文将以南京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为例,从学习、生活、身心状况三个方面深入挖掘影响在华留学生适应性因素,以便能为留学生群体的教学和管理提供有用的意见。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133名被调查对象为南京高校留学生,选择南京大学41人(30.8%)、南京师范大学35人(26.3%)、南京邮电大学40人(30%)、南京审计大学16人(1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人(0.8%)这五所高校留学生,研究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33份。

(二)研究变量

目前有学者主张不同研究视角可以对留学生适应性采取不同的定义。本研究借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留学生适应性的定义和国内外学者的调查指标,从学习、生活、身心状况三个维度 ,共43个问题来调查留学生的适应性情况。

(三)调查与分析方法

团队于2018年年底进行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身心状况三个方面。调查人员进入高校,采取偶遇抽样的方法,对高校学生发放问卷收取数据。除了对留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外,采用了五级量表,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最后再次根据三个方面状况的每个人得分分成五个等级,将学习、生活、身心三方面的等级与留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做卡方检验,检验其相关性,最后根据卡方检验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二、主要结果

(一)留学生基本情况

被调查大学生中,女生偏多,有78人(58.7%),男生有55人(41.3%)。大一29人(21.8%),大二38人(28.6%),大三47人(35.4%),大四19人(14.3%),各个年级均有分布。文科42人(31.6%),理科35人(26.3%),工科8人(6%),医学18人(13.5%),艺术6人(4.5%),体育10人(7.5%),其他专业14人(10.5%),可以看出专业集中在文理科,其他专业所占比重较小。

(二)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使用SPSS22.0进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南京高校留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与是否参加HSK、HSK 口试等级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南京高校留学生生活适应性等级与专业、就读前在中国居住时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身心适应性等级与性别、所在高校、年级呈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学习、生活、身心适应性与特定的个人基本因素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1.学习适应性等级SL与参加汉语水平考试LT、汉语水平考试口试等级IL的回归方程如下:

SL=1.726LT+0.188IL+1.772

2.生活适应性等级LL与所处专业SM、就读前在中国居住时间LT的回归方程如下:

LL=-0.077SM-0.053LT+3.863

3.身心等级适应性PL与性别GE、所在高校SC和年级GR的回归方程如下:

PL=0.315GE+0.079SC-0.117GR+1.384

从回归方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对于留学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影响最大,其次是汉语水平考试等级。所处专业对生活适应性的影响最大,是显著的反向影响。性别对身心等级适应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年级,但是反向影响,所在高校影响最弱。

三、结论与建议

(一)增强高校中外学生的交流

学校可以创设留学生老生与新生“一帮一”、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互为“语伴”的制度,让留学生在中国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提供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留学生可以向中国朋友学习汉语以及中国文化,使中国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留学生;反之,中国学生也可以從留学生身上学到很多外国文化和宝贵的知识。

(二)改革课程设置,增添课程国际化程度

一方面,高校应该大力发展学校的强势学科专业,如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并为这些课程匹配英语素养和专业素养高的师资力量,以提高学校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课程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专业体系,开设国际化课程,使得来华留学生所学课程可以互相衔接。

(三)为低年级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为了解决低年级留学生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配置专业的心理老师为其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为了预防相关的心理问题,各个学院可以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同时通过年轻人的敏锐与犀利的视角,鼓励低年级留学生对我国高校提出宝贵建议,可以为留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04).

[2]文峰.多样性文化适应:对华裔学生来华留学的调查与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7(06).

[3]戎林海.跨越文化障碍[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XZD2018168)。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猜你喜欢
留学适应性高校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浅析留学博士的成长发展
英国脱欧对我国赴英留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浅析日本留学对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能力的影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生留学预科类国际教育课程的互联网及教育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