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党团共建的活动效果分析

2020-02-22 03:33臧霖玲李学文涂圣乔陈佳莹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组织建设

臧霖玲 李学文 涂圣乔 陈佳莹

【摘 要】我国民办高校一直致力于建设党团共建,把党团共建作为推动民办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民办高校党团共建工作,对促进民办高校稳定、健康、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以民办高校党团共建的活动开展情况为入手点,以广东培正学院为调查对象,分析民办高校党团共建的活动现状,提出加强党团共建工作的途径和思路。

【关键词】党团共建;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教育宣传

高校的基层党支部与基层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在高等院校里面最重要的政治组织[1],是培养党的接班人和后备军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党在青年群体中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也是对高校学生加强思政教育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载体。而开展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责主业,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体现价值[2]。

1.引言

高校党团共建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需要。高校是中国广大团员青年的聚集场所,加强党团共建是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重要要求,高校也是做好中国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3]。广东培正学院作为广东省的一所民办高校,自2008年正式成立学校党委以来,党建工作进入快车道,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党组织迅速发展。同时在省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紧密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成才服务,团结和带领全校青年汇聚青春力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锐意创新、主动作为,为学校建成“国内高水平民办大学”做出积极的贡献。

民办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关键在于“带什么、如何带”,学校各级党组织应始终把共青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盘考虑,总体谋划、统一部署、重点突破、全面带动,促进党团共建[4]。

2.我国民办高校党团共建的重要性

党团共建工作其实质上与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工作是相同的,其目标与思想价值是一致的,党团共建对推动民办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党团共建是民办高校实现党的建设目标任务的明确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要增强群团工作的能力,中央有关文件也有明确要求要将群团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工作[4]。广东培正学院应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不断强化共青团的组织职能,引导团员青年永远跟党的步伐走,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增强“四个自信”、牢记“四个意识”,为党凝聚、赢得中国广大优秀青年。

2.2党团共建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

民办高校党团共建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党组织带动共青团,共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党员以及团员从思想政治上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深入的了解党的思想路线,增强党团凝聚力,拥护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的方向,从而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3党团共建有利于完善民办高校党组织人才培养体系

党团共建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党员建设与共青团员建设,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的团员队伍是党员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4]。党团共建有利于民办高校党组织组织好、发展好团员工作,为党输送更多优秀的发展对象。长期以来,广东培正学院团组织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主动贴近青年、服务青年,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打造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为推动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3.我国民办高校党团共建的调查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带团建已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采用原来的旧模式,导致党建带团建的活动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5]。因此,我们以广东培正学院为对象开展调研活动,以实际数据去分析当下民办高校党团共建工作中的现状及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

3.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目前,广东培正学院共有党员868人,团员人数为13794人,党团人数众多,组织结构完善,但仍存在着学校内基层党团组织联系较少、发展不平衡,且在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党团关系的认识不清问题、宣传方式手段单一、工作的范围狭隘,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导致党团共建工作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得民办高校党团共建工作不能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实施。為研究和完备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施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对广东培正学院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展开了关于“高校党团共建的活动现状调查”。本调查使用自编调查问卷《关于高校党团共建的活动现状调查》来研究广东培正学院党团共建工作的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中包含样本信息、党团共建工作的活动开展情况、对党团共建的活动建议以及对策三部分内容。

在正式发放调查问卷前,研究小组先在该校组织同学小规模的试填写,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建议以及结果对问卷进行完善,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与本问卷有关的其他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再进行正式调查。该次问卷调查采用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共 17 题。主要通过网上大规模发布问卷和线下随机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在此过程中,我们尽可能的兼顾到了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调查共发放学生问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25份,问卷回收率为100%。研究小组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编号,通过对部分调查结果分析给人带来诸多思考,也为研究高校党团共建工作实施措施提供了有力的启示。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的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比24%,女生占比76%。按年级分类,大一学生约占21.28%,大二学生约占49.36%,大三学生约占25.96%,大四学生约占3.4%。按政治面貌分类,中共党员约占9.36%,共青团员约占86.38%,群众约占4.26%。另外,大学阶段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约占52%,没有担任过的约占47%。

3.2.2学生基层党团共建活动的参与情况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对当前党团共建活动满意的仅占31%,受访者态度一般的占57%,不满意或不理解的占12%。其中,22.3%的受访者认为活动按部就班的进行,仍在旧形式中徘徊,无法突破过去的形式,没有与时俱进。还有数据显示,51.91%的受访者表示喜欢外出活动,研讨会、竞赛、互动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分别占12.77%、13.19%、12.77%和9.36%。另外,49.36%的被访者认为参与党团共建活动是为了维持思想的先进性,21.89%的被访者则因为可以获得思政学时或综合测分数而去参加党团共建活动。其余的与党员和党员之间的交流和参与的强制性有关。

3.2.3学生基层党团共建的活动内容情况

在所调查的325个样本中,54.4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党团共建活动偏重于思想引领和学术研究,39.15%的认为党团共建活动内容枯燥,22.13%的人认为形式单一,17.45%的人认为党团之间没有沟通交流,5.53%的人认为宣传不够,形式陈旧,缺乏生动性,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另外,45.53%的受访者希望在党团共建活动中向党员了解党的思想路线、党章的党史,19.15%的受访者希望在党团共建活动中了解党员的权利和义务,13.62%的访问者希望知道入党的相关步骤,16.6%的被访者希望入党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3.2.4优化学生基层党团共建活动的建议

近半数的采访对象认为,党团共建活动的内容应该以思想为中心。因此,提高活动的内容和质量是核心。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活动的教育意义。这对我们加强党和团的建设工作中的思想指导,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见,党团共建活动可以更多地采取外出活动的形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参与率。今后开展党团共建活动,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提高参与者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党的历史、方针、政策和路线等。有些人思想上还存在入党是否对未来的工作有利。这要求今后党团共建活动中,要加强宣传上述有关内容的力度,并且必須明确告知学生、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4.我国民办高校加强党团共建的措施

众所周知,高校党建工作与团建工作息息相关。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党团建设,用党建带动团建,让团建促进党建,共同促进党团员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党团共建必须彼此相互密切配合,深入贯彻落实党团共建,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与团组织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作用,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党团的政治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党组织建设,实现党团共建共进步的新局面。

4.1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带团建思想和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思想建设

近年来,广东培正学院一直都在积极进行党团共建的工作,但是同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要求相比之下,党团共建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行沿用传统的党团建设方式逐渐不能适应当下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要求,基层组织党团共建思想薄弱。因此,民办高校在对共青团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要始终保持和党建工作统一步伐,在组织活动中要强化党团共建的思想建设,把党建和团建工作始终联系在一起,使其二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党支部还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能力建设,坚持党团共建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团建一起抓,提高党与团组织的凝聚力与创造力,使党团组织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

4.2完善新时代党团共建机制,推动党团共建

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民办高校每年都存在大规模扩招,且学生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党团组织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对于发展中的优秀团员入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公开化、制度化的党员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制度不完善、标准模糊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在推优过程中更多地注重推荐形式却忽略了后续的跟进工作和培训,这将会使得党员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因此,民办高校党组织要做好团员发展和推优工作,规范党团员发展程序,进一步完善新时代下的党团共建机制,建立并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党支部与团支部两者的工作流程透明化、公开化开展,主动接受学生的监督,还需要定期做问卷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推动党团共建。

4.3强化党团共建宣传意识,营造良好的高校党团共建文化传播氛围。

我国民办高校党、团组织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发挥网络的便利性,拉近党团之间的距离,促进党团交流。比如说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来进一步宣传党内、团内的党团共建文化,为党团共建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强化党团共建意识。在进行宣传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总结推广经验,不断改进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高校党团共建文化传播氛围。同时,民办高校要加强对学校网络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思想阵地工作的网络阵地,要及时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相关主题的党建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思考,还可以通过网站向学生宣传党团共建思想,从而使高校党团共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4.4提高党团活动质量,坚持创新驱动。

从调查结果可知道,54.46%的受访对象认为党团共建活动主要以思想引领为主,39.15%的受访对象认为党团共建活动内容枯燥,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针对大部分基层党员来说内容较为单调乏味,所以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党团活动时,不仅要提高党团员的参与度,还要丰富活动内涵,把理论知识和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使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帮助和促进党团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党团活动的质量,推动党团共建工作创新、实践创新。

5.结束语

党团共建不仅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还可以实现党团工作“双推进、双提升”。重视党团共建工作,探索“民办高校党组织与团学工作相结合”的工作道路,既要做好党团衔接,把团建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实现党团共建,又要加强党团联系的密切性,为党团员建立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付伟斌,王丽芳.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基层团组织共建情况调查报告——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R].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09

[3]高凯,静欣.高校党团聚组织带建共进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版,2020(03):57-62

[4]吴铃,刘元明.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优化与创新研究[J].法制博览,2020(03):39-40

[5]刘洛宁,黄莹.高职女大学生党团共建模式创新探索——以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4):127-128.

作者简介:

臧霖玲,李学文,涂圣乔,陈佳莹,女,本科,在校大学生,就读于广东培正学院。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组织建设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高校学生组织中“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将政治教学融入初中生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