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的文化记忆建构分析

2020-02-23 15:11郭田
视听 2020年9期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流传诗词

□郭田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是“包含某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所特有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①。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蕴藏着厚重的文化记忆。中国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自2018年春节伊始经央视首次推出,至2020年1月第三季全新上线,始终备受好评。“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该节目主要由专业歌手、艺术家或普通人作为经典传唱人进行演唱,康震、廖昌永、朱丹组成的鉴赏团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蕴与曲风韵律,共同探析诗词的当代价值。《经典咏流传》以诗乐合一的形式立体呈现中国诗词文化,激活观众的文化记忆感知,聚合文化认同感,重塑文化自信,已成功实现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的进路突围。

一、记忆溯源:从诗词到经典

诗词经典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古至今交织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脉络。它是符号,亦为媒介,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再到历史记忆,不断跨越时空框架,唤醒大众的文化记忆。

(一)诗词:作为记忆载体的媒介

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将进酒》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定风波》,诗词是符号与意义的共同体,诗人借由汉字的多重性意义特征传达情感、态度、价值观,因而可达成对个人记忆的符号化建构。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基因,诗词不仅是抒情言志的典范,而且是社会现实的艺术化表达,由此成为承载国人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但作为记忆之场的诗词并非独立个体,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记忆空间难以衡量,随着时间的延续,诗词可传达内嵌其中的历史价值,但也有被遗忘的可能性。

(二)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表征

经典一词源于“经”,古人认为,“经”即为永恒真理,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恒久之至道”,它是历史上被称为“圣人”的先觉者为人们所制定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诗词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短小精悍的语词囊括社会百态、壮美河山、千思万绪,映现历史传承、思想文脉、文化积淀,人们诵读诗词经典便可茹古涵今。经典永流传的价值在于作用的延续性、经典的感召力,其能适时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向心力,激活文化记忆。

二、建构程式:从形态到仪式

诗词是文化再现,蕴含着异质化的主题和价值观,是不同文化现象的表征。在《经典咏流传》打造的节目场域内,以诗词为代表的文化记忆被嵌入至传播形态、仪式建构等多方面,因而观众在可触可感中即可达成意义层面的文化互动。

(一)文化记忆的形态化再现

诗词是建构文化记忆所需的表演性文献,在演出情景的生成中,文本符号被植入声音、舞蹈、韵律之中。《经典咏流传》即借由诗词这一文学范式,以故事化、音乐化的形态实现经典的动态架构,再现特定场景,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一,和诗以歌。自古,中华古诗词传播可谓与歌唱形影相随,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阐明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为“声为乐体,诗为乐心”。《经典咏流传》通过“和诗以歌”的方式使流行与经典在交织中碰撞出独特的文化形态,还原诗词的本初意境,一曲咏唱的诗词映现历史记忆于人们脑海,强化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进而唤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经过共有的语言、知识和回忆编码形成“文化意义”,《经典咏流传》成功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

其二,场景搭建。就电视艺术而言,传统文化的呈现不限于诗词歌赋,戏剧戏曲、国宝非遗、饮食文化、古代发明、家书信笺、书画名篇等皆为“经典”,它们可在舞台场景搭建中再现传统。比如张杰在改编《蜀道难》时,加入了方言说唱、川剧念白、帮腔、四川高腔等戏曲元素。《经典咏流传》对乐器、歌舞、唱腔等“经典”的场景化整合提升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力,且影像化呈现适应现代传播的需要,因而其记忆建构更具活力。

(二)文化记忆的仪式化重构

1975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正式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他把人类的传播活动看作是一种文化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信息被传递,符号和意义被建构,人们也因此有了维系社会现实的共同价值观和信仰②。《经典咏流传》即通过仪式化重构使不同时空场景中的观众集聚关联感,融入统一的心理限域,文化记忆被唤醒的同时深化观众的文化认同。

其一,仪式化的传播空间。舞台中央采用升降的柱状LED屏幕,极具竹简的层次感,诗词展示、意境营造等主视角均由其实现,而灯光设计更是创设出代入性情境。如在第三季第二期《江雪》的演绎中,当传唱人唱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节目运用VR动画在大屏幕上同步灰色雾霭景致,优化观众的在场性与临场感。可以说,《经典咏流传》通过灵活采取声画等视听元素,升华歌曲演绎,渲染出庄重而具艺术感的传播仪式氛围,在场景复现中赋予观众沉浸式体验,内化文化记忆。

其二,程序化的节目环节。相较前两季,《经典咏流传》在第三季中简化流程,仅保留宣言介绍、歌曲演唱、专家解读、签名分享等经典环节。“我是经典传唱人XXX,我把《XXX》唱给您听”,随后经典传唱人开启歌曲演绎。演唱结束后,专家从文学、历史等专业角度解读诗词,使观众在节目的空间场域内达成记忆层面的诗词习得。最后,经典传唱人在屏幕上签名开启分享通道,消弭了节目现场与网络视域的时空断层。而《经典咏流传》正是以此引领观众逐步打通个体文化记忆的脉络,以富有层次性的流程设计蕴藉观众参与感、传递认同。

(三)文化记忆的群体性关联

阿斯曼曾言,倘若个体记忆有他人给予依托,人们对其准确性的信赖便会加深。如是,《经典咏流传》以记忆共享与记忆传承的方式,赋予观众主体性和归属感,维稳凝聚性结构,在对向情感传递的路径中承继集体记忆,升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对国家的热爱。

其一,记忆共享。《经典咏流传》中主持人、经典传唱人、专家学者的互动搭建了流动的共享场域,在发散式推演中整合观众的基本认知图示,触发情感卷入。如《竹石》的演绎者由竹子回想起幼时的国画学习以及故乡重庆的“棒棒军”,个人回忆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由此上升至对坚韧、挺拔品格的论述。由诗词主题延伸至现实话题,以个体记忆召唤集体记忆,《经典咏流传》为观众创设的高效记忆共享空间,使任何人都可参与交流,凸显出社会层面的文化共通。

其二,记忆传承。《经典咏流传》中各方话语是媒介回应当下社会关切、实现文化引领、传承历史记忆的主要路经。如在节目播出的《关关雎鸠》中,这首贴合现代曲风的歌曲加入湖北房县《诗经》民歌农民表演队的演唱,在采访中他们表示如今在农田劳作时所唱民歌大多传承自《诗经》。《诗经》经各地方老人的口口相传,由此实现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现实的资料留存。可以说,《经典咏流传》以和律而歌的方式推演记忆,基于彼此的个体经验和群体认知弘扬民族文化,由此实现当下社会阶段的文化延续。

三、结语

在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增强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经典咏流传》即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实现经典所蕴涵文化价值的创新性表达,进而激发观众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在建构文化记忆的进程中深化民族认同。文化要传承,更要创新,只有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传承文化,中华文化才能永葆活力,文化记忆方能不被遗忘。

注释:

①[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0.

②孙振虎,李佳咪.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综艺节目对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J].东南传播,2018(05):19-21.

猜你喜欢
经典咏流传流传诗词
经典“咏”流传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经典咏流传》:文以载道,歌以咏志
《经典咏流传》:歌以咏志,乐以抒怀
《经典咏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