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朝花夕拾》导读案例

2020-02-23 20:40嵇建红
语文天地 2020年26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经典作品教者

嵇建红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新版语文教材,把整本书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提到了极高的位置。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重整本书阅读经典著作的指导,不仅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还要引导阅读心理,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篇名著导读推荐的作品,是初中阶段第一篇推荐阅读的经典作品,也是第一篇要整本书阅读的作品。语文教材中推荐的都是各类题材的经典之作,编者把《朝花夕拾》作为经典阅读的开篇之作,标题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所以,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篇经典阅读的导读课,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经典,知道阅读经典的意义,激发起阅读经典的愿望与兴趣,然后再走近经典,进而走进经典。

一、结合经典领会“为何读经典”

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经典文学作品,有的是演绎完整的人生经历,有的是讲述一段人生经历,有的是叙述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的是作者讲述别人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经历,有的让我们反思过去,有的让我们思索当下,有的让我们思考未来。比如,读老舍的《骆驼祥子》,你会同情旧社会劳苦大众的艰辛,会珍惜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幸福;读《红星照耀中国》,你会懂得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明天的繁荣富强靠我辈去创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敬佩保尔钢铁般意志的时候,你会思考该如何锻炼意志开创人生。

读经典作品,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接轨。读经典作品,我们就是和智者对话,在这场以文字为桥梁的对话中,我们了解民族语言和文化,沐浴大师思想和精神。比如,读《傅雷家书》,除了解许多乐理文学知识外,还能接受到父亲般的教育和指导;读《昆虫记》,能了解昆虫世界有趣丰富的真相,还能感受到作者严谨求实的精神;读《水浒传》,除了解北宋王朝的社会风貌,还能感受绿林好汉的英雄意气。

读经典作品,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常读常新,无论什么时候读,无论读多少遍,都会怡情养性,都会带来启迪。比如,读《艾青诗选》,能让你无论面对何种状况,都有一颗诗意的心;读《儒林外史》,能让你在看到种种人间丑态时督促你让自己美好;读《简爱》时,会让你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PPT展示四点益处,讲述中展示作品照片。)

二、展望人生学会“怎么读经典”

教者声情并茂的讲述,配合精美多彩的图片,相信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会被点燃,那么,怎么读经典呢?斗大的馒头诱人,该如何下口呢?浩瀚的书海引人,该如何起航呢?教者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为此,教者继续不吝言辞做了如下的引导:

“怎么读经典呢?这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不同的经典作品有不同的读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部经典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读法。但是,无论读什么经典作品,无论什么人读,无论读几遍,都必须做到这“四心”。首先是耐心,经典作品,不是那么好读。有的通篇不容易读,但耐心读下去,哪怕读懂一点两点,就能让你获益终生;有的开头难读,一旦耐心读下去,你就会逐渐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其次是静心,阅读经典需要一颗安静的心,需要忘却外界的喧嚣与烦扰。再次是细心,细心阅读经典,你会在更多方面获得更多收益,比如语言的运用,文法章法的运用等。最后是恒心,经典常读常新,阅读经典是终生的事业,任何时候读都不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你们年龄还小,阅历还少,理解能力还不够强,你们在阅读经典时,不妨在读得懂的文字中,读懂人物、景物、事情以及作者的言语,去感受其中的趣味、情味。进而能有思考有回味,这就够了。(PPT展示四心等11个关键词。)”

三、趁热打铁走近经典

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经典,明白了为何读经典,知道了如何读经典,更想亲自去阅读体验,这时候水到渠成地引入教材推荐阅读的第一部经典《朝花夕拾》。

以前,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都知道周树人就是鲁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说的就是师生之间的良好教学关系,其实,读者跟伟大的作者之间也一样。对于初读整本书经典的孩子们来说,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甚至了解其他伟人眼中的作者,会激发他们阅读作者作品的兴趣,也会提升阅读作者作品的愿望。为此,笔者除了图文并茂地介绍鲁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还增加了毛泽东、法捷耶夫、竹内好等中外名人对鲁迅的评价。由此出发,开启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之旅,开启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之旅。(PPT展示鲁迅头像、生平、作品、他人评价。)

四、活学活用走进经典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由于年代背景的特殊及鲁迅思想的犀利和情感的丰富,不同的人在《朝花夕拾》中会读到不同的内容,生发不同的感触。作为初一的学生,刚刚走近经典,不能也不必读出那么多的内容生发那么多的感触。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拉硬拽去理解鲁迅作品的丰富性、深刻性,势必会打击孩子阅读经典的积极性,更不会培养孩子阅读经典的兴趣。因而,在第一节经典阅读的导读课上,要打通学生与经典的隔膜,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情意的相通点,从而消除学生对鲁迅的畏惧,对经典的畏惧,进而滋生对鲁迅的喜爱,对经典的喜爱。

《朝花夕拾》除了小引和后记,共有十篇散文组成。教学中,在总体了解作品的目录和文章大致内容后,重点引领同学阅读《五猖会》,这是教材中呈现出的一篇文章,也是最容易打通孩子和作品情意情感的一篇文章。笔者只设计了一个问题:阅读《五猖会》,你从哪些人物、景物、事情以及作者的话语中读出什么样的趣味、情味和回味。学生阅读思考,然后口述,发现学生不难从文字中找到与幼年鲁迅情感心意相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而上,引导学生去阅读整本书,设计一个问题:在你读得懂的文章或者片段中,看哪些人物、景物、事情或者作者的抒情议论,让你读出趣味、读出情味、读出思考。这个问题不急于在第一节课完成,而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为学生后面的阅读指明方向,也为下一次课做铺垫。

这节课对于今后的经典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来说是导学课,也是动员课,所以,教者最后发出诫勉:读到这些,大家还觉得周树人可怕吗?他与我们一样,童年时有童心童趣、幻想好奇、调皮爱玩;少年时,有少年的不易、求学的艰辛。我们与鲁迅有了心灵相通,我们与《朝花夕拾》有了情意相通。就让我们从阅读《朝花夕拾》开始,从阅读鲁迅开始,开启我们的阅读经典之旅,与经典相伴,随大师同行,让我们的生命精彩而丰盈。(PPT展示诫勉语句。)

阅读经典,阅读整本书,是如此重要,教材中推荐的经典作品,类型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作为教师,对于教材中每一部经典,都有适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为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更多的书籍奠定基石。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经典作品教者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试论《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
《朝花夕拾》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
浅析儒家经典作品中的合作学习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