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鉴赏教学简析

2020-02-23 20:40吴洪雷
语文天地 2020年26期
关键词:叙事性居里夫人散文

吴洪雷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散文素材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深潜教材之中,通过综合考量展开创新探索,为学生带来全新阅读认知机会。特别是叙事性散文的阅读鉴赏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对文本展开梳理性阅读,探寻鉴赏视角、精选鉴赏内容、传授鉴赏方法、延伸鉴赏内涵,让学生顺利进入到语言鉴赏环节,并在多重鉴赏体验中形成阅读认知基础。

一、梳理叙事文脉,探寻鉴赏视角

叙事性散文有情节、有人物,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鉴赏时,需要先对文本主要内容进行合理疏导,厘清文本主要情节,以便选择适合的鉴赏视角。叙事性散文关涉记叙线索、记叙顺序、记叙方法、记叙要素等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时,需要从文脉角度展开教学,让学生先捋顺文本主要内容,然后选择鉴赏角度,这样建立起来的阅读鉴赏认知会更为深刻而多元。

叙事性散文有鲜明的线索,在阅读鉴赏时,需要先对主要情节、主要人物进行梳理性阅读。如教学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散文明线、暗线展开梳理,然后对藤叶先生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找出一些经典的描写片段,要求学生结合阅读展开具体鉴赏。学生经过阅读,很快就找到了一些经典片段。如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这段话是对清国留学生形象进行描写的,抓住了几个特点,帽子、头发,而且运用了夸张、反语等修辞方法,将其丑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表达作者心中的厌恶之情。”

教师为学生布置语言鉴赏任务,先为学生做出文本梳理阅读,给学生带来更多鉴赏的提示。学生很轻松找到了精彩描写片段,因为有前面的阅读做铺垫,自然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情绪引导,让学生自然建立阅读鉴赏认知基础。教师与学生梳理文本主要内容,自然确立了鉴赏方向。

二、精选叙事内容,传授鉴赏方法

叙事性散文中大多有经典的描写片段,这是阅读鉴赏的重要内容。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阅读鉴赏时,需要对学生鉴赏基础有一定了解。初中生在阅读鉴赏时,教师要从更多角度展开引导,典词、佳句、修辞、语法、结构、主题、情感等,都属于可以寻找的鉴赏角度。在设计鉴赏时,教师要为学生做出必要的提示,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顺序展开思考。

朱德笔下的《回忆我的母亲》,从家庭管理诸多方面,对母亲形象展开直观介绍和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伟大母亲的最朴素情怀。在人物鉴赏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列出围绕母亲描写的几件事,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母亲的性格特点,最后进行拓宽思考,对母亲形象展开深度解析。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迅速形成鉴赏思路:先列出母亲的事迹,然后总结母亲的性格,最后延伸关联分析,赞美伟大的母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做出一定提示,确保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开展鉴赏,并在鉴赏认知构建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学生展示鉴赏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性评价,给学生个性鉴赏带来更多启迪。

教师为学生设定了鉴赏思路,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逐渐构建鉴赏认知,这无疑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内化契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梳理、分析、比对、归结、提炼等思维训练,逐渐掌握鉴赏真谛,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也会更为丰富。

三、解析叙事语言,丰富鉴赏活动

在阅读鉴赏环节启动后,教师要精选经典语言片段进行详细解读,对语言应用效果展开对应分析。为进一步激活学生语言鉴赏思路,教师不妨给学生设计一些鉴赏活动。课堂辩论、角色演绎、主题演讲、读写展示、对比阅读等,都能够为语言鉴赏创造契机,教师要精选鉴赏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鉴赏方法指导,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阅读鉴赏行动之中,在对鉴赏阅读进行深入分析和体会中实现认知内化。

叙事性散文有精彩的语言描写片段,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鉴赏契机。教师在引导学生筛选语言时,需要结合学生接受实际。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本的核心描写片段是“父亲买橘子”章节,教师鼓励学生展开针对性阅读,找出精彩的描写内容,并给学生做出一些学法提醒:描写角度不同、描写方法不同,描写表达效果也有差异,认真阅读分析动作描写片段,从父爱角度展开思考,可以获得丰富鉴赏认知体验。学生开始阅读相关内容,总结描写方法,展开典型鉴赏活动。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段话中没有明显的运用修辞方法,但一些典型动词的运用,将父亲的表现形象展示出来。如“散放”“爬下”“抱起”等,对父亲形象进行重点描写,展示出伟大的父爱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动词角度展开鉴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从学生鉴赏表现能够看出,教师在语言鉴赏引导时,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让学生不从修辞角度展开鉴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考验,教师给出必要的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些鉴赏提示,成功调动学生鉴赏思维,形成崭新的鉴赏学习成长点。

四、探索叙事背景,衍生鉴赏内涵

阅读鉴赏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叙事性散文,有特定的成文背景,在阅读鉴赏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背景,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等内容展开深入研究,以便为阅读鉴赏提供更多参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是散文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具体散文鉴赏时,需要对散文描写意象展开深入解析,更需要对散文折射的道理进行全面发掘,这样才能为语言鉴赏提供更多素材支持。

《美丽的颜色》是一篇人物传记,主要记叙居里夫人潜心研究的事迹,在阅读鉴赏环节,教师为学生介绍背景:这篇人物传记,是居里夫人的次女写下的,主要记述居里夫人和丈夫在棚屋中经过艰苦努力,提炼出了镭,让我们见到了美丽的颜色……学生根据教师介绍展开文本阅读,很快就对主要内容有了一定认识。在设计阅读鉴赏任务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居里夫人是主要人物,文章从哪些角度展开描绘,突出了人物哪些方面的性格特点?画出经典语言展开细致分析,建立鉴赏认知。学生接受鉴赏任务后,都能够深入到文本之中,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梳理,并自发展开阅读讨论,对居里夫人性格特点展开深入研讨。

在这个鉴赏任务布置之前,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补充,让学生掌握更多背景信息,为阅读鉴赏做好坚实铺垫。人物性格分析,具有更为丰富的学习价值,教师根据鉴赏实际需要,给出一些信息支持,为学生阅读鉴赏提供更多学习启迪。阅读鉴赏需要考虑更多制约因素,教师为学生做出材料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学生阅读鉴赏提供清晰思路。

叙事性散文阅读鉴赏启动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展开多重引导和组织,为学生精选鉴赏内容、筛选教学角度、优化鉴赏组织、传授鉴赏方法,这些都能够形成崭新教学成长点。学生有一定阅读鉴赏认知基础,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实际,为学生做出更多有针对性设计,让学生在不断鉴赏体验中形成学科能力。

猜你喜欢
叙事性居里夫人散文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科学奇女居里夫人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居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