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策略

2020-02-25 15:34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表现力音准声乐

宋 洁

(铜陵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国民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对声乐的欣赏也逐渐提高。 因此,我国各大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艺术表现力在声乐教学中的培养。声乐教学更重视学生对音乐的音准、发音、以及气息方面的培养,进而部分教师忽略学生在艺术表现力的方面的培育。当前,艺术院校不断增加招生数量,学习声乐的学生也随之增加,然而对学生的声乐要求却没有提高。因此,对培育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成为了艺术院校的教育思想。 如何培育高质量的音乐人才,是各大艺术院校教师声乐教学的重点。古板的声乐教学中通常只注重声乐教学中的某一点,在侧重学生声音教学时,时常会忽略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在注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教学时, 通常会疏忽对学生艺术实践的教学。声乐教学通常只侧重与学生声乐技巧的训练,忽视学生对声乐情感表达的教学。 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在唱歌方面缺乏情感的表达,致使观众也无法与学生的表演相互融合。因此,近几年,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开始着重培养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有数表现力。

1.学生艺术表现力融入到声乐教学的必要性

1.1 声乐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声乐教学这门学科比较特殊,因每个学生的年纪、发音,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条件不同,导致各个学生在声乐中的基础也不同。目前,声乐演唱成为我国的主流,声乐教学重视演唱者呼吸及腔体的共鸣与歌曲表达情感等。 在我国知网文献库中,“声乐教学”为关键字对文章进行筛选,结果表示在2015-2018 年间共发表14126 余篇关于声乐教学的学术论文。 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 我国声乐发展的基础在于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声乐教学不但能为我国培育更多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者,还能提升我国声乐教师音乐素养。因此,声乐教学与我国声乐发展的息息相关的,惟有推进声乐教学形式和教学思想的创新,才能加强我国声乐的发展。

1.2 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要求具有优良的嗓音和对音乐浓烈的艺术表现力及艺术素养,演唱作品时深入理解作品内在,正确掌握艺术表现力,这些素养可以在声乐教学中慢慢学习和积攒。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课堂中,应使学生在持续学习中慢慢掌握在声乐中融合艺术表现力的方法,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境界,来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和声乐综合素养。加强学生艺术表现力不单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声乐专业技术。因此,艺术院校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声乐教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指引学生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为自身发展及声乐教育的进步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2.1 有助于学生表达艺术情感

通过声乐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艺术情感表达出来。 艺术情感包含多个方面,它可以唤起演唱者自身情感,唤起在场观众的共鸣。在声乐学习中,学生可以强化自身艺术素养,增强艺术表情感的表达。声乐技巧的提高,对学生在歌曲表达情感方面有重要作用,演唱者的声乐基础与演唱技巧的高低无法全面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内容。音乐风格、表达形式、及演唱技巧仅仅是对音乐本质的一种表现手法,而艺术追求的是情感的描述,增加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对声乐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歌曲中人物的刻画和艺术情感表达[1]。

2.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院校对学生在声乐教学的综合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培育, 有助于学生提高想象力,想象力对于学生表达艺术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既是对艺术的情感的表达,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会根据自身的情感发挥自然地表达出来。 例如:学生在演唱《长江之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作品中描述的情景展开想象,将长江的恢弘气势展现出来。 由此,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到达一定水平时,在演唱歌曲时,他们可以依据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艺术情感的表达。因此,想象力是一种才华,它构建的艺术表现力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基础[2]。

2.3 有助于学生进行艺术创造

歌曲的第一创造,是由作品自身的词曲作者创作出的歌曲。 学生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传授的内容与学生自我了理解的过程,被称作再创造。艺术院校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育,就是学生进行构思、想象和补充的过程。 学生通过教师传授观察生活及体会生活的方式,将音乐中表达出的艺术与实际生活结合,进而进行歌曲的创造。 在创造过程中,学生可以适时的与自身的思想感情相互融合,再加上作品本身的内在,有助于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使作品质量获得持续的升华。

3.学生艺术表现力在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对音准的表达不够准确

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音准表达是需要教师重视的。 部分艺术院校,在声乐教学课堂上,学生的音准教师是最容易忽略的,但音准的表达确是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部分。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每一种嗓音在不同的作品中存在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增强音准的表达。部分学生在对声乐作品的诠释中,习惯用自身的表现方式,时常忽略没收作品的共性与特性不同,这是学生艺术表现力不足的体现。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只是具备基础的声乐技巧远远不够, 仍应确保在整首作品演唱的过程中,对音准的表达以及作品完整性的把控。

3.2 学生艺术表现力浮于形式

艺术表现力不足的音乐表演多数浮于形式。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艺术表现力,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但教师因应考,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很难把精力和重心放在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育中,使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对艺术表现力浮于形式,缺少深度。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培育学生艺术表现力不但是声乐教学体系的需求,也是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在声乐教学中培育学生艺术表现力,是当前教师应侧重关注的问题。 学生没有适当是艺术表演力,不仅是在声乐表演舞台上的演出,还是在舞台上对歌曲的再创造,都很难推进声乐艺术的审美高度。 因此,声乐作品成功的考核标准,在于表演者是否能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完美融合,所以,声乐作品的表演,不仅要重视技巧,仍要重视艺术表现力,这对声乐教学发展、学生的成长以及音乐素养起重要作用。

3.3 学生演唱声乐作品情感不足

学生演唱时,将情感与声音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加强音乐的艺术魅力,引发听众热烈的情感共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教学生如何在自己充分表达演唱技巧时与自身情感相互融合。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部分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师表示,在声乐教学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多数学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音准、咬字等方面表现较好,但演唱中情感的表达不足。 二是部分学生在演唱中,无论是音准还是情感的表达,都达到了教师心目中的标准,演唱作品的效果,相对情感表达不足的学生来说,彰显出更高层次的艺术表现力, 使声乐表演充分发挥了更动人的艺术魅力。 因此,在学生进行声乐演唱时,只有声乐技巧,情感投入不足,并不能打动观众。 声乐艺术追求的是表演者对于作品情感的描绘,对艺术表现力的概括而演唱技巧、表演形式只是对实质的表现手段。

3.4 教师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能力存在问题

教师对艺术表现力理解有误。一些教师教学方法个人色彩过于浓重,以偏概全。 在声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学生演唱上,从而忽略了对作品如何应用的讲解, 促使当前多数学生可以唱上百首歌曲,却不知道如何搭配词曲,甚至多数学生做不到看谱唱曲。每一首作品的每句歌词所表达的情感都不同,音乐与文章表现方式不同,文章大多数平铺直叙,而音乐需要升调、降调、转音等不同形式来表现,更需要借助音乐节奏掌握歌曲的进入和停顿。但是教师往往忽略这些重点,导致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应用与音准的掌握停在表面。因此,学生在艺术表现力方面理解的不够透彻[3]。

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入职后,放弃自学,吃老本,导致教学能力与时代脱节,无法为学生提供新思想、新技术。 在声乐课堂上,学生对音乐了解水平不同, 教师也无法做到对学生个人的针对教学,促使学生在声乐发展方面受到限制。 由于教师能力不足,在声乐教学方面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在声乐方面接触的层次较为狭隘,促使学生只能通过音乐CD、手机播放软件等方式学习其他演唱方式,但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并不能完全了解其他演唱方式中表达的词曲方式有何不同。 由于没有教师通过专业的教学,因此,学生在演唱中难以准确表达出歌曲中包含的情感,导致学生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表现力较弱。 因此,教师应拓宽自身的专业素养及声乐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声乐表现形式,提升学生在声乐方面的艺术表现力及音乐素养。

4.学生艺术表现力在声乐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4.1 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和素养

培育学生的音乐文化和素养应在科学方法下, 在学生的声乐教学中,使学生熟练运用并掌握演唱中语言、感情、表现力相互统一和协调,注意音准及发音,要准确、清晰并富有表现力。 声乐作为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表演者本身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 近几年,由于多数艺术院校扩招,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重视度不足,应届毕业生已经远超与音乐市场的需求。 因此,各个艺术院校为了培育音乐人才,在声乐教学课程中,侧重唱歌技巧的培训,忽略对学生进行音乐文化和艺术素养的培育。

4.2 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美感

声乐教学不仅是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仍是对艺术素养的学习。 目前,部分艺术院校侧重于学生的毕业成绩,忽略了对于演唱者艺术文化和艺术素养的培育。 艺术素养的培育包含:文学、音乐、表演等多样综合性艺术素养,教师应持续增强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相互协调。 学生的艺术美感对演唱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学生的艺术美感是长久的音乐教导中获取的,所以,对学生的艺术美感培育尤其重要。艺术美感的培育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演唱技巧的教学中应该培育学生准确的艺术美感和乐观的思想状态,引导学生自觉依据美的规律进行表演和创造。在声乐课堂上,加强学生对艺术修养及艺术美感的想象与了解,促进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感知以及创造力。 因此,教师在声乐教育中,调动学生的艺术美感,成了各大艺术院校的教学关键。

4.3 强化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表达

声乐演唱是学生艺术表现力和情感表达的结合体。声乐演唱是高级的艺术表演形式,教师因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声乐技巧及演唱情感的指导。 只有在音准和咬字方面把握足够好的技巧,才能在声乐表演中完美发挥。此外,教师仍应重视艺术表现力的培育,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美感的同时, 使演唱技巧与丰富的情感表达相结合。在描绘音乐形象时,仍要注重表演性,懂得表达相出自身对与音乐作品的情感。目前的学生,普遍对于声乐技巧的掌握能力较好,但在表演过程中,很难将音乐主题通过自身情感表达出来。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细心观察,慢慢累积自身生活阅历及社会体验。 在演唱中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艺术美感为指导,将自身情感融入到音乐演唱当中。 声乐教学,不仅需要演唱技巧,仍应融入演唱者的情感,让演唱者表演的歌曲更有感染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体验音乐家创作情感。

4.4 提升教师艺术表现力培养能力

教师应查找专业文献、图书馆书籍,正确理解艺术表现力。重新调整教学计划,摒除个人色彩,使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作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首先自身需要具备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能力,否则,无法在声乐课程上,正确引导学生在声乐表演中与艺术表现力进行完美融合。 同时,教师也应具备准确并快速的读谱能力与灵敏的声乐听觉能力,这不仅可以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音准、节奏等问题,更能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由于紧张,呼吸及发声问题。其次,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声乐基础,进行针对不同学生的声乐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音域,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这样学生在进行声乐演唱时,在自己的音域范围中,不仅可以做到轻松自然的演唱,还可以更好的在演唱中融合艺术表现力,有利于与观众产生共鸣。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更有效教学模式丰富声乐教学内容。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课,使表演与演唱充分融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教师可以通过选取表演性较强的演唱曲目,给学生讲解作品中包含的情感,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作品的内容,将自身的情感更好的释放,投入到演唱中,促进学生掌握更好地演唱技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经验,提升艺术表现力。

学校应制定教师训练计划,对教师能力进行考核,能力达到标准的教师,应保持定期学习习惯,认真参与学术探讨类会议,观看艺术晚会,积累经验。能力不达标的,参与教师培训活动,建立终身自学意识。首先,需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建立制度强化教师的思想意识。对自身的责任有更深的认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学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对艺术表现力的理解。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还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建立教师考评制度,并与教师的学生成绩挂钩,健全的考评制度,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还应该注重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自觉做到教书育人,认真钻研专业学术,精心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以此促进教师团队水平的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中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可以加强学生音乐知识和艺术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美感,强化教师艺术表现力培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对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具有正向作用,艺术表现力是声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声乐教育中,培育学生艺术表现力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音乐教育,激励学生的艺术感知力。 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培养教师对艺术表现力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声乐表演中,更好的表达艺术表现力。

猜你喜欢
表现力音准声乐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论报纸新闻摄影专题的表现力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纤变墨画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