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机制体系研究

2020-02-25 15:34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理念

周 娇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05)

0.引言

文化自信是基于主体文化产生的自豪感、价值体系、认知视角等思想集合。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将传统文化精髓、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定义为我国主体文化。 同时,党中央也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体现大国责任的新论述。 在该论述中,民族文化被视为连接人类命运的关键纽带。 探寻各文明的合作发展道路,则成为维护人类共同命运的唯一路径。 由此可见,民族文化与人类命运具有紧密关联。 但部分高校的文化教育, 将知识范畴局限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学生的文化自信难以得到提升。 在新时期,高校应作出及时调整。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特征

1.1 以民族文化为根基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人类福祉视为最高追求,而民族文化应被视为组织基层民众发展社会建设的纽带与载体。截止2018 年8 月,全球人口已超过76 亿,加之文化、语言以及政治体制的差异,任何全球治理体系均无法有效组织基层民众。在此背景下,挖掘、培养基层群众的组织机制,已成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 先进的管理理念认为,组织庞大的生产体系,必然会消耗极高的管理成本,而以文化认同为纽带,是节约管理成本的最佳选择。依托文化认同,该地区居民可形成文化共同体,并快速构建目标统一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共同体内部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在此基础上,将各地区的文化共同体进行紧密连接并互通有无,可使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由此可见,文化共同体应被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单位,而弘扬民族文化则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

1.2 以多极化治理为手段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 提高使用效率并将其均匀配置到世界各地,是维护人类共同命运的关键工作。 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该项工作的有效运转,离不开全球治理体系。同时全球治理体系应具多级化特征, 从而使各地居民的利益得到维护与协调。工业革命后,世界格局出现巨变,率先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成为制定贸易规则与治理机制的决策方。 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只能依靠自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换取西方国家的工业产品。中国提出的人类共同命运体,将第三世界国家视为全球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第三世界的发展权益纳入人类公共利益。这一理念与新中国的外交理念一脉相承,西方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与经贸封锁,将被逐渐突破。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在多级化全球治理体系内得到实现。

1.3 以文化交流为载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发展目标, 是促进各地区的经贸交流与安全交流。 通过经贸交流,各地区可专注于最为擅长的产业分工,人类社会的整体生产效率将得到提升,居民的物质供应会更为丰富。 安全交流可缓解安全风险,战争与恐怖主义将得到遏制。 但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区域战争及恐怖主义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之间存在深刻的文化矛盾,各种误解被逐渐放大。 例如,当前部分西方国家的劳工组织,对于东亚地区的工作精神充满误解,并将东亚地区的工作效率解释为具有负面含义的高强度作业。但东亚地区的传统文化将工作精神与生产效率视为一种美德, 并认为这一美德也应在工作场景之外得到体现。基于文化观念的差异,部分西方国家会为东亚地区输出的商品设置贸易壁垒。而东亚国家则对这一壁垒充满抵触,并将其视为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由此可见,在加强经贸交流与安全交流的过程中,应首先开展文化交流,从而使各地区居民相互了解,并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制定更为务实的合作机制。

1.4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21 世纪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工业革命后,矿产资源被快速开采,部分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这一问题将使严重依赖能源转换的人类社会遭遇发展瓶颈。同时信息技术再次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企业与资金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将遭遇更多困难,全球市场将因此萎缩,持续发展无法得到支撑。单纯施以经济手段, 能源与产业配置领域的结构性矛盾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各国应共同推广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核的文化理念,从而使各国居民逐渐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并主动将先进能源技术及过剩产能转移至需求更为迫切的地区。 通过类似举措,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可得到支撑,内需市场也将不断扩大,并增加进口份额。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应停留在经济、能源领域,而是要融入社会主流文化。

2.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因素

2.1 抛弃民族文化

抛弃民族文化,是缺乏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但互联网来自于西方,其软硬件的设计理念更加突出个体需求。 受此影响,网络使用者逐渐成为传播网络信息的关键节点。 而为了提升自身影响,部分网络媒体更倾向于推出具有猎奇、批判等思想的错误信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部分学生会对我国文化产生否定情绪。其次,是国外影视作品带来的影响。国外影视产业更加成熟,在竞争中过于集中在玄幻、抗日、宫斗等题材的国产影视作品,将遭遇诸多挑战。当下高校内部已逐渐形成美剧、韩剧的固定收视群体。但美剧中的文化渗透极具冲击力,个人英雄主义、美国价值观都将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影响。而韩剧往往会对本国社会进行美化,部分大学生会对韩国社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一问题,也将对我国文化在高校内部的传承带来冲击。

2.2 缺乏多元化的学习思维

具备多极化特征的全球治理体系,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决条件。但我国部分高校,对于全球化的理解过于保守,并将西方文化视为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西方国家在近代历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各文明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关注。 受限于类似的文化世界观,部分高校将西方文化视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他文化难以在高校中得到体现。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使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视角愈发狭窄,多极化治理体系将失去文化基础。 同时在信息化时代,工业技术标准得到强化,教育体系将围绕该标准制定教学规划。 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均源于西方,西方文化自然会渗透其中。例如,我国多数高校仅会开设英语专业,以满足英语交流及考试需求。 而同样具备广阔应用空间的其他外语却并未得到推广,学生的文化视角也应因此受到局限。

2.3 文化交流具有局限性

高校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普遍存在范围狭窄、内容肤浅、影响力小等问题。例如,部分高校的文化交流活动,仅会邀请留学生对该国文化进行讲解,而我国文化的输出却并未得到及时跟进。 这样的活动模式,将使文化交流转变为单项输出,我国文化的反向推广难以得到体现。受此影响,部分学生的文化关注点将脱离民族文化,文化自信将受到影响。 同时,部分高校的文化交流活动停留在极为肤浅的层面。 例如,在介绍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留学生通常会将本国的节日、习俗、货币作为主要讲解内容。 而文化根源、艺术、哲学等内容却难以得到体现。 这一问题,不利于我国学生深入对比各国文化。 再有,部分文化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极小。例如,在举办文化讲演的活动中,学校会将交流形式局限在口头讲演,并依据场地条件限制参与人数。 这样的活动形式,将使参与人数受到限制,活动的外溢效应也无法体现。

2.4 忽视民族文化中的持续发展理念

持续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诉求,将这一理念融入文化教育,并深入挖掘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可使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得到提升。 但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观,通常会将科学技术作为内核,文化理念极少融入其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可持续发展观脱离文化理念,而来自于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则成为支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键要素。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文化自信将逐渐消失。同时,科学设计来源于文化理念,在学习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必然学习并采用对应理念。因此,以西方技术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必将突出西方文化理念。 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将无法获得关注。

3.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思想内核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机制

3.1 构建民族文化宣传平台

民族文化是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根基, 在高校中推广民族文化教育,可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中的“大同”精神,从而获得文化自信,并对人类共同命运体产生全新认识。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高校应针对当下教育体系中的突出问题,设立更为有效的宣传平台,从而使民族文化获得宣传载体,并提供更加符合大学生心理的文化展示形态。 例如,高校可依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当代媒体的主要特征,设立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校园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的数据传输功能更强,互动体验感更具优势。借助这一特征,该微博可重点推荐由在校学生编制的文化短视频。

同时,高校可为学生采购视频编辑器材,并以较低的价格租赁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校园内可逐渐形成视频制作团队,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将逐渐扩展。 微信是当代学生最为常用的交流工具,高校可设立以国学为主题的公众号。 在具体操作中,该公众号可以历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思维逻辑,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针对大学生就业、隔代矛盾等热点问题。 高校可依据传统文化,在公众号中推荐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伦理的根源,将传统文化作为参照系,可使学生寻找到处理相关问题的正确路径,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将得到体现,学生的文化自信可进一步加强。

3.2 在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建立在文化对比的基础中。 因此,我国高校应借助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多极化理念, 将各国主流文化与我国文化进行对比。 通过全面学习多元文化,学生将不再局限于西方文化的学习,校园内部的文化形态将更加多元。 在这样的教学机制中,西方文化挤压中华文化的发展趋势将得到遏制。 多数学生将以中华文化为根本,运用平行、开放的观察视角,同等看待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各类文化。 例如,具备条件的高校,可在校园内部定期举办文化节等活动,并依据区位优势、留学生构成等因素,设立6-8 项重点突出的异域文化。

其中可包含盎格鲁萨克逊文化、拉丁文化、以色列为代表的古中东文华、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非洲文化、东南亚文化等不同文化板块。同时,高校可在每月举办一次文化节活动。 例如,3 月份第二周的周三,可设立为拉丁文化节。 四月第三周的周末,可设立为印度文化节。 在文化节中,学生可集中展示该区域的饮食、民族歌舞、文学名著等文化形式。同时学生应将中华文化作为参照系,并将其与其他文化进行对比。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国大学生将对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进行对比,从而使其形成以中华文化为根源的开放文化视角,其文化自信必将得到提升。

3.3 扩展文化交流机制

借助科学合理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使中化文化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学生的文化自信可进一步提升。但我国多数高校的文化交流活动,存在范围狭窄、内容肤浅等问题,学生难以通过类似活动建立文化自信。 有鉴于此,我国高校可以文化节为载体,扩展文化交流范围,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文化精髓。例如,在拉丁文化节举办期间。思政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工具, 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拉美各国的玻璃瓦尔革命,以及玻璃瓦尔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联。同时,思政教师也应着重介绍,拉美国家自明朝起就与我国开展的多边贸易。 通过类似的学习,学生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文化自信必将得到提升。

再有,在文化展示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国家的艺术文化展示。例如,在展示印度文化的过程中,可将我国水墨画与印度绘画艺术进行对比。学生通过观察可发现,印度绘画的宗教色彩更加浓重,并给人以安宁、沉静的体验感。而水墨画更加强调意境与联想,其展示出的宁静感相对神秘、朦胧。深度挖掘可进一步发现,印度绘画来源于印度教的世界观, 而中国绘画则将道家学说中的自然伦理视为创作灵感。 通过对比,学生将对我国绘画艺术产生更为深刻的感悟。 同时,依据千百年来传承的艺术鉴赏视角, 我国学生必然会更加关注水墨画,并会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

3.4 在民族文化中挖掘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诉求,但我国高校会依赖科学技术巩固持续发展观, 文化层面的发展理念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将受到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依托我国传统文化精髓,设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观。 例如,我国传统道家文化,将自然规律视为生成万物与维系万物的本源,其中“道法自然”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名句,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观。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维护自然环境是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根本,而自然规律是治理自然环境的理论依据。 高校可深度挖掘、扩展该理念,并形成以此为内核的生活观、工作观、能源观以及技术观。

同时,高校可依据此类观念,引导学生构建出立足于人类主观愿望的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这样的方式,因人为浪费导致的破坏行为将得到遏制。 同时高校也应鼓励学生在网络媒体中宣传此类理念,从而使国际友人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 这样的文化学习活动,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多自信。再有,借助传统文化给出的发展理念,我国高校可自主推进可持续发展技术。例如,生命体的发展源头是水。高校可借助“道生一”的理论依据,将水源治理视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源头,并设立与水源处理相关联的研究项目。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将在本国哲学观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文化自信必然得到提升。

4.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 多级化全球治理为手段,文化交流为载体,可持续发展为诉求的发展理念。借助该理念,高校应强化民族文化宣传并扩展文化学习范畴。 同时在文化学习中,高校应以中华文化为参照系,深度对比各主流文化并挖掘其中精髓,从而使学生的文化自信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理念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