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辅导员视角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教育路径研究

2020-02-25 15:34常斯维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辅导员特色

常斯维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30)

“四个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它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三个自信”的拓展和完善。 目前,做好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是辅导员的重要任务。 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必须将“四个自信”教育做好,发挥育人作用,让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使学生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自信”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1.四个自信的内涵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简称。 道路自信,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应充满信心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富国之路。 只有坚持道路自信,才能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理论自信,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坚持理论自信,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着重要作用。 制度自信,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坚持制度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文化自信,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就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从而获取发展的不竭动力。

2.大学生“四个自信”中存在的问题

2.1 少数辅导员对“四个自信”的重视度有待提升

自“四个自信”被提出以来,我国院校将“四个自信”教育提上日程,但是仍然有部分辅导员对“四个自信”教育存在认识问题。 相对于“四个自信”教育,辅导员更加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 侧面反映出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辅导员在教育学生时,没有开展“四个自信”教育,使得学生不了解“四个自信”,造成学生思想和社会主流思想脱轨,影响学生发展。有些辅导员开展了“四个自信”教育,不能准确传递“四个”自信相关知识,使得“四个自信”教育失去成效。 有些辅导员自身并没有坚持“四个自信”,降低了“四个自信”教育的感染力。

2.2 部分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有待加强

从目前情况来看, 部分大学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不强。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背景下,大学生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出现价值取向问题。 “四个自信”教育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学生的多元化思想必定存在冲突,使得学生出现认同感不强的现象。 一些大学生认为“四个自信”教育是变相的政治宣传,忽视其中的文化、经济价值。 极小部分学生认为“四个自信”教育不符合自身需求,无法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崇高理想,从而产生厌倦心理。

3.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基本原则

3.1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四个自信”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尊重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使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辅导员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四个自信”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辅导员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发挥好主导者作用,不断研究“四个自信”教育路径,主动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自身发挥主导作用奠定基础。 辅导员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践行“四个自信”教育,给予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机会,使学生内化“四个自信”。 辅导员需要从学生整体入手,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四个自信”教育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3.2 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辅导员在进行“四个自信”教育时,需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辅导员要坚持层次性原则,分层次进行“四个自信”教育,保证“四个自信”教育的质量,提升“四个自信”教育的针对性。 层次性原则,并非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实效性“四个自信”教育。 第一,辅导员需要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学生思想变化规律和特点,了解学生对“四个自信”的理解程度。 第二,辅导员应根据不同学生开展不同教育。 对于思想水平较高的学生,要以高标准来进行“四个自信”教育。 对于不了解“四个自信”的学生,应夯实他们的理论知识基础。

4.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教育路径

4.1 加深对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认识

辅导员在大学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为大学生指明发展方向。 因此,辅导员对“四个自信”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四个自信”教育的成果。 为了提升“四个自信”教育的质量,辅导员必须加深对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认识,对于当前“四个自信”教育来说,辅导员首先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四个自信”教育是什么。 (2)为什么要开展“四个自信”教育。 (3)怎样开展“四个自信”教育。只有辅导员对“四个自信”有深刻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四个自信”教育才能顺利开展。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注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关注有关国家、社会发展的时事新闻,提升民族自豪感。 同时,辅导员需要积极参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其他辅导员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教育学生的水平。

4.2 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教学评估

为了保证“四个自信”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辅导员应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教学评估。 一方面,辅导员和高校教师积极沟通,了解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表现,结合学生的思政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教师反馈,分析学生思想问题,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计划。辅导员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使用柔和性和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四个自信”思想。 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为“四个自信”教育贡献力量,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对于积极提意见的学生,辅导员可将其设立为榜样,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从而提高整体学生对“四个自信”教育的重视。

4.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信息时代,网络媒体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辅导员教育学生的新途径。 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挥网络平台教育优势,扩大“四个自信”教育范围,提升“四个自信”教育成效。辅导员应建立“四个自信”教育网络教育机制,采用学生熟悉的网络平台教育学生,提升学生对“四个自信”教育的接受度。 辅导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增强自身网络运用能力,为学生构建网络学习平台。辅导员可以通过平台传递“四个自信”理论知识,也可以监督学生思想动态,防止学生被不良思想侵害。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账号,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利用微信即时消息推送和微博关注推送,将与“四个自信”教育相关推送给学生,加深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以班级或学院为单位建立微信群组,引导学生探讨“四个自信”相关话题,使学生深度掌握“四个自信”理论知识。

4.4 开设“四个自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辅导员应开设“四个自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开设“四个自信”教育,发挥实践育人作用。首先,辅导员需要引导学生社团开展实践活动,重视社团作用,改进社团工作。辅导员应支持社团开展校园文体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将所学“四个自信”相关知识融入实践之中。其次,辅导员应建立“四个自信”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使“四个自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变得规范化、科学化。 辅导员既要认识到“四个自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意义,也要为开展“四个自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做好准备,保证实践活动发挥作用。最后,辅导员应重视重要节日和纪念日,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开展特色主题教育活动。辅导员可以通过演讲、学生大会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识,促使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结语

“四个自信”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辅导员育人作用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人民都要坚持“四个自信”。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应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所理解,坚持“四个自信”,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者、管理者,应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推动人才培养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辅导员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完美的特色党建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