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地形志》阳邑县“徐水”辨

2020-02-25 22:09刘振刚
江海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经注水乡

刘振刚

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太原郡阳邑县“有白壁岭、樊阳水、八表山、徐水”(第2467页)。校勘记“徐水”条:“《水经注》卷六《洞过水篇》:涂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温、杨并据此证此‘徐水’为‘涂水’之讹。”(第2512页)此点校本没有辨别“徐水”“涂水”的是非。中华书局2017年出版的修订本《魏书》据温、杨之说,遂改《地形志》正文“徐水”为“涂水”(第2704页)。

《水经·洞过水注》说,“榆次县,故涂水乡”,而“《十三州志》以为涂阳县矣”,其时“洞过水又西南为淳湖,谓之洞过泽。泽南,涂水注之,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迳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水出县东南蒋溪。……蒋溪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过泽也”(陈桥驿校证 :《水经注校证》卷六《洞过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3~174页)。榆次县的原名涂水乡、涂阳县当得名于涂水。北魏时,源自阳邑县的涂水在榆次县西南汇入洞过泽。

地名中“塗”作“徐”之例,榆次地方文献习见。譬如旧存于榆次文庙的《宋刻圣像》,有“崇宁四年六月十五日塗川乡贡进士常久中记”之语(王琳玉主编 :《三晋石刻大全:晋中市榆次区卷》,三晋出版社2012年版,第482页)。榆次县南的南小赵村赵茔有《金骑都尉赵顺钦墓表》,原碑“铭二行末‘徐川人’”(晋中市榆次区史志研究室整理:民国《榆次县志》,三晋出版社2017年版,第340页)。这二人都是榆次县人。可见,宋金时期的“塗川”当即“徐川”。

“塗”,古代可写作“涂”。《水经注》榆次县“涂水乡”,而“《大典》本、黄本、吴本、《注笺》本、项本、沈本、张本均作‘塗水乡’”(《水经注校证》卷六《洞过水》,第185页)就是明证。“徐川”当即“涂川”,或指榆次县的平原地区,当因涂水得名。“徐”“涂”,《广韵》都在鱼部,可以音转。敦煌写本P.2511《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是唐代地理总志,太原府“水名”有“徐水”(郑炳林 :《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唐代榆次、太谷(原名阳邑)是太原府属县,这个“徐水”当即“涂水”。

总之,从音韵和实际用例看,阳邑县“徐水”当即“涂水”。二者可以互通。“徐水”似无改作“涂水”的必要。

猜你喜欢
水经注水乡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简介
水乡三道堰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我是水乡娃
《史记索隐》与《史记正义》引《水经注》考
唐代李贤《后汉书》注引《水经注》考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