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血浆白蛋白改变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2020-02-26 16:11陈浩何芸张悦
医药前沿 2020年1期
关键词:终末期乙组白蛋白

陈浩 何芸 张悦

(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51)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是一种肾脏替代疗法,适用于终末期肾脏病。据相关资料报道,相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丢失的风险要低65%左右,可见其在保护残余肾功能方面的优势[1]。对于腹膜透析病人而言,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至关重要[2]。为了探究腹透患者血浆白蛋白改变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笔者选择94 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现在将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7 年 2 月 - 2018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94例 PD患者,男性占51 例,女性占43 例,年龄分布25-71 岁,年龄均值(42.93±5.48)岁,关于原发病,29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1 例糖尿病肾病,18 例高血压肾病,11 例痛风性肾病,5 例其他。纳入标准:(1)年龄20 ~80 岁,男女不限;(2)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稳定治疗至少3 个月;(3)尿量≥750ml,RRF ≥2ml(min·1.73m2);(4)自愿参与研究并且签署有同意书;(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1)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PD 治疗者;(2)伴有恶性高血压、活动性肝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心力衰竭和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3)恶性肿瘤者;(4)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和行为障碍者;(5)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6)失语失聪与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7)由于在外地,无法进行规律性随访的病人。

1.2 方法

所有病人通过1.5%和/或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标准化治疗,与此同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配合降血压、调脂、降糖、纠正贫血等治疗,并且保持钙磷代谢平衡状态。94 例患者接受为期12 个月的随访,一直随访到12 个月或者是出现终点事件(RRF 显著下降),终点事件就是指24 小时尿量≤400ml。间隔3 个月,监测1 次RRF 与血浆ALB 以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关于RRF,计算公式如下:RRF(ml/min)=(残余深尿素清除率+残余肾肌酐清除率)/2,其中,残余肌酐(尿素氮)清除率=尿肌酐(尿素氮)浓度/血肌酐(尿素氮)浓度 24 小时尿量/1440ml。另外,计算每一位病人的血浆ALB 改变值,就是用首次血浆ALB浓度减末次ALB浓度,得出的差值就是改变值。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的94 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0.82±2.17)个月,没有失访的病例,其中,37例发生终点事件,约占39.3%(39/94),余下的57 例未发生终点事件,约占60.7%(57/94)。发生终点事件的病例与未发生终点事件的病例在白蛋白及hs-CRP 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患者的白蛋白及hs-CRP 水平(±s)

表1 对比观察患者的白蛋白及hs-CRP 水平(±s)

组别 例数 白蛋白(g/L) hs-CRP(mg/L)发生终点事件组 37 32.19±2.39 13.42±4.59未发生终点事件组 57 36.13±1.85 9.18±3.12 t 5.938 6.856 P 0.000 0.000

2.2 RRF 与 hs-CRP

本组94 例患者,血浆ALB 改变的均值为1.53g/L,其中,血浆ALB 改变值超过1.53g/L 的病人共50 例,约占53.1%,设为甲组,改变值低于1.53g/L 的病人共44 例,约占46.9%,设为乙组,数据分析发现,甲组RRF 低于乙组,血清hs-CRP 明显比乙组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患者的RRF 与hs-CRP(±s)

表2 对比观察患者的RRF 与hs-CRP(±s)

组别 例数 RR(ml/min) hs-CRP(mg/L)甲组 50 2.71±0.56 11.48±2.14乙组 44 3.60±1.42 8.37±2.01 t 5.184 5.092 P 0.000 0.000

3.讨论

慢性肾脏病,随着病情发展,可演变为终末期肾病,而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好办法,但是,肾源与医疗费用等因素的限制,肾移植难以有效开展。故此,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方法,属于肾脏替代疗法,不仅可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可延长生存期[3]。相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能够有效清除分子毒素,具有保护RRF 的作用,而RRF 对改善代谢酸中毒、贫血方面作用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预防并发症。然而,随着透析时间延长,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病人RRF 呈下降趋势[4]。这次研究显示,37 例发生终点事件,说明其RRF 明显降低。另外,根据表2 可知,白蛋白能够反映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能够保护PD 患者的RRF,可能是因为白蛋白水平与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等有关。

综上所述,对于腹膜透析病人,血浆白蛋白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降低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终末期乙组白蛋白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