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机械通气对小儿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0-02-26 16:11严继荣
医药前沿 2020年1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通气辅助

严继荣

(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 山东 临沂 276000)

呼吸衰竭病症是一种慢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炎症类疾病[1-2]。机械通气方法是当前的临床医学中借助机械设备代替或者辅助患者呼吸的一种给氧通气方法[3]。本文旨在探讨运用序贯机械通气针对于小儿呼吸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的改善,住院时间的影响。进行下列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2 月在我院治疗诊断均为小儿呼吸衰竭症的60 例患儿中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 例。其中观察组患儿包括男17 例,女13 例,年龄为3 ~8 岁,平均年龄为(5.94±1.8)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16 例男,14 例女,年龄为2 ~9 岁,平均年龄为(6.02±1.5)岁。本次研究所有纳入患儿均经病情诊断符合急性呼吸衰竭病症评定标准,对比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所有纳入患儿都进行临床常规解痉、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观察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运用辅助控制同期治疗,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主依据更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合并压力支持通气。分析患者的血气要结合患儿的实际通气情况,及时控制患儿的氧浓度吸入量,控制患儿的呼吸频次及压力支持通气水平,根据患儿的实际好转情况,逐渐降低压力支持通气以及辅助控制通气的水平。当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之后,观察组患者施以切换点拔出气管内插管改为经患者的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患者咳痰拍背,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调节压力水平并转变气压水平,患儿之后可以正常稳定呼吸后撤离辅助正压通气。对照组仍然常规通气。

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长以及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肺感染控制窗出现之后两组患者情况相较

无创机械通气3 小时阶段患者身体指标与呼吸指标,两组患者对比(除RR 外)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肺感染控制窗出现之后两组患者情况相较(±s)

表1 肺感染控制窗出现之后两组患者情况相较(±s)

组别 n PIC 出窗时长 MAP RR HR PH PaO2 PaCO2观察组 30 5.61±2.53 92.9±9.1 18.09±0.8 89.7±7.4 7.38±0.06 89.5±16.4 45.6±3.9对照组 30 5.67±1.78 92.6±8.8 19.2±1.3 90.6±5.4 7.39±0.08 82.9±11.8 46.1±5.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总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在重症病房的时长均长于观察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的一次拔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器官衰竭发生率与观察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治疗呼吸衰竭患者较为重要的手段即机械通气[4]。但考虑到有创机械通是极易引发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多发的,序贯通气方法是通过近些年来研发的,基于缓解患者病情上,之后改为无创通气,有创-无创序贯切换时机确定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同观察组比较,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间长、以及在重症病房的时长也较长,两组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组的病症病死率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儿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施以序贯机械通气方法,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以及入住ICU 病房时长,且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通气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