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模式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2-26 16:12张榆晨安晓梅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1期
关键词:医共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榆晨 安晓梅(通讯作者)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 重庆 400020)

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简称医共体),是医联体[1]发展模式之一,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着力改革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中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3]。《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提高基层护理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护士的培养,提高其护理服务能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建立帮扶机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护理服务的能力”[4]2018 年2 月在全区医学会护理专委会统筹下,与县域医共体内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共体护理帮扶机制,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优势护理资源下沉,为社区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能力,并取得实效,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地处西部中心城市的区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有护理人员216 人,其中全国中医护理骨干3 人,中医专科护士8 人,中医院校毕生29 人,开设中医护理服务的护理单元12个,开展中医护理技术27 项,中医护理技术覆盖率91.2%,医院中医特色健康宣教覆盖率100%。2018 年医院响应国家医改政策,与辖区内5 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共体,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资料(人)

2.医共体护理帮扶机制建立

2.1 成立帮扶协调组

由该院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护理帮扶工作统筹安排;护理部干事1 名担任秘书,负责日常联络和活动策划工作;中医特色浓厚科室10个,该科护士长任专业组长,负责日常培训工作,内容涉及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及各专科患者的中医护理管理,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中医护理以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培训。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有1 名协调联系人。

2.2 实践前评估

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向医共体护理帮扶协调组上交了学习需求报告,报告主要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模,医院目前护理服务能力、护士中医护理的基础、护士中医护理能力培训需求,及社区患者对中医和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情况等。帮扶协调组评估医院同期接受培训学员人次的能力,整合需求报告结果,确定培训方案及培训手册。

3.医共体医院护理帮扶方案

3.1 基础培训

由医院举办中医护理基础培训班,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2 名成员参加。每期培训班为期6 周,培训学员10 名,全年2 期。理论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培训手册等资料由协调组根据前期评估结果会议讨论制定。学员到位后,每人发放一套理论学习资料和培训手册,然后将其分配到前期选定的10 个中医特色浓厚的临床科室接受培训。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理论知识培训与临床实践同步进行。

3.1.1 理论知识培训 理论知识培训主要针对中医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主要固定于每周二和周四下午进行,培训讲师由该院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和中医护理小组成员担任,培训内容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基本概念,脏腑的分类及生理特点,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等;中医病因、病机,治则与治法,中医辨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 的基本理论和内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方剂学,中药学等基础知识。学员要填写培训手册中理论知识部分完成情况。

3.1.2 临床实践能力培训 临床实践中主要针对中医护理学基础进行学习。科室护士长安排中医专科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培训内容包括:科室优势病种的生活起居护理原则、情志护理方法、饮食护理基本要求及饮食宜忌、常用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的服用(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疾病康复知识等;常见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基本概念、操作规范、评估要点、适用范围、禁忌症、注意事项等;中医整体护理查房、中医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学员要填写培训手册中临床实践部分完成情况。

3.1.3 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分为临床实践考核与结业考核。临床实践考核又分为标准化病人/个案护理考核和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是由培训学员在实践科室完成。标准化病人/个案护理考核是要求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况,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提出主要的护理问题,从病情观察、临症施护、人文沟通及教育等方面提出体现中医辨证思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护理操作技术是从耳穴埋豆、基本手法推拿、拔火罐、艾灸、刮痧、穴位贴敷6 项中医护理技术选取2 项进行考核。考核完成后,由科室护士长填写培训报告上交协调组留存。培训结业考核是培训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实施中医基础理论考核,结束后发放培训满意度调查。

3.2 继续教育培训

医院应广大社区护士的学习要求,在区医学会护理专委会的牵头下,举办了全区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培训班进行强化培训。学习班包括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中的应用,中医特色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火疗、督脉灸、腕踝针、揿针等进行现场观摩,培训班为期2 天。

3.3 成立护理专科联盟

针灸一科和骨伤科二病区与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护理专科联盟,科室及其中医护理门诊无偿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提供学习交流机会,并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中医护理门诊,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实现双向转诊及资源共享。

3.4 社区健康宣教

医院协调组定期组织医院护理骨干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中医护理技术免费体验,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慢病中应用、指导社区护士开展中医整体护理查房,帮助社区护士提高中医护理查房的能力。

3.5 信息反馈

医院协调组组长和秘书每半年举办一次阶段性工作总结,讨论制定下一步工作重点以及年度工作计划推进、落实、反馈等情况。

4.效果评价

4.1 培训考核结果

培训班分别于2018 年5 月、10 月举行,培训学员20 人,全部按计划完成培训,合格率100%。开班前各学员均为西医院校毕业生,无系统的中医知识学习经历,6 周后学习效果显示:标准化病人/个案护理考核成绩:80.12±4.85;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成绩:92.36±7.33;培训结业考核成绩:75.29±8.14;临床实践能力高于基础理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发放20 份,收回20 份,学员满意度100%。

4.2 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服务情况

在开展帮扶工作前,5 所社区均未开展中医护理服务;开展帮扶工作以后,5 所卫生服务中心共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4 项,累计应用人次达759 人,平均满意度98.06±1.38%。5 所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护理服务患者情况见表2。其中,鱼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中医护理门诊,累计接收中医护理服务患者106 人次。中医护理门诊与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患者共计74 人次。指导社区护士开展中医护理整体查房7 次,见表2。

表2 2018 年5 所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护理服务患者情况

5.讨论

(1)医共体护理帮扶机制提升了社区护士综合素质。护理帮扶工作通过“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多次组织社区护士来院培训和进修,拓宽了社区护士的视野,激励了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丰富了中医知识理论和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增强了他们她们的职业荣誉感,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从而为社区医院打造了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才队伍。

(2)社区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服务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帮扶工作开展后,缩小了社区与上级医院护理能力的差距,优质医院资源的下沉也使社区医院中医护理服务的发展具有客观基础[5]。医共体护理帮扶机制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得到发展,中医护理技术实现零的突破,提高了社区护理的整体质量。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发展的背后,一方面是社区护理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丰富护理服务内涵,促进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是分流慢性疾病患者,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医院品牌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实现医联体模式下医院延伸护理服务[6]。

(3)促进共同体医中医护理共同发展:我院是一所地处西部中心城市的区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发展仍有不足。在帮扶工作过程中仍有师资力量不足、中医基础理论薄弱、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不足等困难亟待解决。医院通过护理帮扶工作,查找自身不足,广增医院护士去市三级甲等中医院及沿海地区中医护理服务能力高的医院学习进修,加强医院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医共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天长:医共体撑起县域医疗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