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在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探讨

2020-02-26 16:12倪国荣
医药前沿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成药药学处方

倪国荣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药剂科 四川 甘孜州 626000)

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作为原料,对其进行专业的医学研究与药学药理分析。中成药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技术工艺批量生产,属于中药制剂。与传统煎剂类的中药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临床特点,即现成可用、适应急需、贮存方便、随身携带。之所以被临床患者广泛接受,还源于中成药经济实惠、安全,再者无异味、少刺激,对于各类疾病情况的禁忌等有更加明确的要求及提示[1]。正因如此,大力发展与研发中成药,也是近十多年来国家医药、中医药改革的重中之重。不过,在临床实践以及药物使用中,依然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譬如,中成药因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患者不良反应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 年5 月-2019 年4 月期间开具的中成药处方中,随机选取800 张。其中,包括2017 年15-2018 年4 月期间开具的420 张,2018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开具的 380 张。第一时间段并未进行处方点评,设为对照组。第二时间段开具的380 张中成药处方中均结合患者实际进行了处方点评,设为观察组。对照组420 张中成药处方中,包括骨科处方192 张、妇科处方110 张、脑病科处方98 张、其他20 张。观察组380 张中成药处方中,包括骨科处方179 张、妇科处方103 张、脑病科处方84 张、其他14 张。

本次选取的800 张处方,均明确检查认定为中成药处方,药方、医院科室等核对验证。此外,本次两组800 张中成药处方,不包含抗菌类药物、中西合并类药物。选取的800 张处方均经过科室专业人员检验核对,对于处方信息不全、内容方法不妥等均予以剔除。本次专题研究得到了院方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420 张中成药处方,绝大部分来自骨科、妇科、脑科。本组处方并未进行处方点评。各科室医师、专家结合患者的病情,包括描述以及临床体检报告数据等,开具中成药药方,然后再由医师逐层确认,自我核验之后即可送到药方,为患者发放对应的中成药物。药物发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药物的使用方法、禁忌等告知患者,并核对患者的信息。

观察组380 张中成药处方,在此期间,专门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规范流程。严格遵照国家计委相关要求标准。具体如下:将此次抽样的处方进行点评。根据点评结果整理意见,反馈对接,讨论会办,并完善考核机制,优化内部奖惩措施。在实际操作中,由院领导以及临床科主任组成此次中成药处方点评的专家小组,而其他药学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即细化处方点评。本组随机选取的380 张处方,均通过以上流程标准。整个过程及操作方案,严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以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2]。

在指标评价方面,重点统计比较处方重复用药的情况、用药不符的情况、涉及禁忌的情况、处方书写不规范引起很多患者普遍不满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800张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与非点评下的不同临床作用。进行处方点评的观察组,不规范处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处方点评下的观察组,380 张处方发生用药纠纷14 张,对照组420 张发生纠纷31 张,差异显著(P<0.05)。

表 中成药处方点评前后临床药物不合理使用、纠纷情况比较(张)

3.讨论

中成药目前临床使用较为普遍,安全性好、服用方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是,“是药三分毒”,即便是中成药饮片也不例外。用药不规范,或者药物滥用、错用,后果同样很严重。不过,国内学者研究也予以表明,由于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所以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此情形下,临床对于中成药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3]。但是,在品类繁多、疾病复杂的现代临床药学管理中,如果没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予以指导规范,将会对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程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进行处方点评的观察组,不规范处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猜你喜欢
中成药药学处方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人间处方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