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用药处方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探讨

2020-02-26 16:12倪嘉纳
医药前沿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饮片不合理

倪嘉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制剂室 上海 200021)

中药饮片,是常用中药,其按照中医药理论与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所得,直接可用于临床治疗[1]。以此概念为准,中药饮片和中药材间无绝对界限,而实际情况分析,中药饮片包括大部分经加工的中药切片、原形药材饮片和经切制、炮炙饮片等[2]。如今,中医药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更多的人选择通过中医方式治疗疾病,而合理用药是临床效果的保障[3]。为了探究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笔者回顾性分析了500 例中药饮片处方,现在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的500 例中药饮片处方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中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4]规定,综合性点评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规范性,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

本组500 例中药饮片处方中,共49 例不合理,不合理率为9.8%(49/500),见表1。

表1 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n)

表1 显示,临床诊断不规范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使用方法错误及书写不规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科室分布

49 张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科室分布见表2。

表2 分析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的科室部分情况(n)

2.3 年龄分布

本组49 例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中,年龄分布0 ~89 岁,平均年龄(41.92±8.91)岁,见表3。

表3 观察分析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的年龄分布(n)

3.结论

本次研究中,500 例中药饮片处方中,共49 例不合理,不合理率为9.8%(49/500),且多发生在内科,年龄多分布在15-55 岁,总体看来,用药不合理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其中,不合理处方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临床诊断不规范,如临床诊断缺失、诊断病名不规范、诊断无证型,第二是使用方法错误,如诊断与用药明显不符、煎药错误、服法错误和配伍禁忌等,第三种是书写不规范,如字迹潦草、修改处无医师签名以及处方脚注等。临床上,为了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及合理性,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干预:(1)加强对中药饮片的养护,目前,关于我国中药饮片的养护,存在多方面问题,对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养护措施,改良酒精防虫法、石灰干燥法、冷藏法以及对抗贮藏法等,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设置科学且有效、合理的中药饮片库房,库房保持通风干燥状态,避免日光直射,室内温度应该低于20℃,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含淀粉多的中药材,如黄芪、山药、泽泻以及葛根等,切成饮片后,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且阴凉处,注意防虫、防潮。(2)加强对中药医师的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中药饮片相关知识,包括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方法及剂量等,提高其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能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开具合理的中药饮片处方,减少不合理现象,确保临床效果,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水平。(3)严格执行落实《中药饮片处方开具规定》,遵循“四查十对”原则,认真审查门诊医师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饮片处方及时与医师沟通,并且护理调整。(4)设置毒性饮片剂量上限标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纳入毒性饮片常用剂量,并且用显眼的颜色进行标记,提示医生切勿超剂量用药,且开具毒性饮片或者超剂量毒性饮片时,不仅需要医生签名,而且用药病人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方可用药。(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中药医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高效开展日常工作,规范书写处方,避免出现字迹潦草现象。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处方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管理力度,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规范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饮片不合理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22省市柏子仁饮片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