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研究

2020-02-26 16:12黄春昀黄福平
医药前沿 2020年1期
关键词:江门市流行病学菌种

黄春昀 黄福平

(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 广东 江门 529000)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转变的影响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临床开始关注NTM感染对人的危害性影响[1]。受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工作繁琐、实验室技术要求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中开展的肺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实验较少,且关于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的报道较为少见[2]。为此,本次研究以江门市为例,对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离性试验与鉴定,了解江门地区NTM 感染流行现状、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防治策略的确立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包括江门五邑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其它医疗机构送检)2000-2012 年分枝杆菌培养的实验室资料中培养为阳性的5284 株分枝杆菌,作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2594 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分群,499 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占比19.24%。

1.2 方法

试剂:菌型鉴定与药敏试验试剂,均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中相关要求进行配制,该规程为中国防痨协会制定。

菌种鉴定方法与药敏试验方法:采用传统生化反应法,对菌种进行鉴定;采用罗氏培养基为基础的间接比例法,对药敏进行试验。

1.3 观察指标

对NTM 分离率、感染人群性别构成、感染人群年龄构成、菌种分布等。

2.结果

2.1 2000-2012 年 NTM 分离率

5284 株阳性分枝杆菌中对2594 例进行分枝杆菌分群,除2004 年,其余年度的NTM 分离率变化并不显著,2000-2012 年NTM 分离率为19.24%,见表1。

表1 2000-2012 年 NTM 分离率的分析

2.2 2000-2012 年感染人群性别与年龄构成

NTM 菌种主要以男性为主,且15 岁以下和75 岁以上的患者较少,以15 岁~74 岁的患者为感染高峰年龄,见表2。

表2 2000-2012 年感染人群性别与年龄构成分析

男 1 1 3 5 7 17女 2 2 2 2 4 12 2003 共计 0(0.00) 7(21.88) 11(34.38)9(28.13) 6(18.75) 32男 0 4 5 5 3 16女 0 3 6 4 3 16 2004 共计 7(15.56) 7(15.56) 10(22.22)12(26.67)10(22.22) 45男 3 3 5 8 7 25女 4 4 5 4 3 20 2005 共计 0(0.00) 6(18.18) 9(27.27) 8(24.24) 10(30.30) 33男 0 4 5 6 2 17女 0 2 4 2 8 16 2006 共计 5(13.51) 5(13.51) 8(21.62) 10(27.03)9(24.32) 37男 2 2 3 6 8 21女 3 3 5 4 1 16 2007 共计 0(0.00) 6(15.79) 10(26.32)11(28.95)11(28.95) 38男 0 4 6 7 3 20女 0 2 4 4 8 18 2008 共计 6(14.63) 6(14.63) 10(24.39)12(29.27)7(17.07) 41男 4 4 6 5 2 21女 2 2 4 7 5 20 2009 共计 0(0.00) 12(26.09)13(28.26)11(23.91)10(21.74) 46男 0 6 8 6 5 25女 0 6 5 5 5 21 2010 共计 0(0.00) 10(20.83)14(29.17)12(25.00)12(25.00) 48男 0 4 9 8 6 27女 0 6 5 4 6 21 2011 共计 0(0.00) 10(20.00)15(30.00)14(28.00)11(22.00) 50男 0 6 10 8 2 26女 0 4 5 6 9 24 2012 共计 5(9.62) 10(19.23)14(26.92)12(23.08)11(21.15) 52男 1 5 8 7 4 25女 4 5 6 5 7 27

2.3 2000-2012 年 NTM 菌种分布

对499 株鉴定的NTM 菌种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00-2012 年间,最常见的菌种群为7 种,其中龟脓肿分布最高为270株,不产色分布最少为10 株。特点为,龟脓肿、鸟胞是各年度主要的NTM 分离菌种,见表3。

表3 2000-2012 年 500 株被鉴定的 NTM 菌种分布的分析

3.讨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主要是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麻风分枝杆菌外,其他的分枝杆菌。目前,临床中已经发现NTM超过150 种[3]。此类菌种为条件性致病菌,部分菌种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局部淋巴结感染等,是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现阶段,江门市NTM 感染患者数量不断增多[4]。因而,加强对江门市NTM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对于日后控制江门市NTM 感染患者数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根据对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的分析,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掌握了当前该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研究主要对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2000-2012年分枝杆菌培养的实验室资料中培养为阳性的5284 株分枝杆菌进行分析,通过培养鉴定分析,从2594 例结核分枝杆菌分群种鉴定出499 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占比19.24%。根据此研究结果可以作出推测,江门市近些年来的NTM 感染分离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在NTM 感染患者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发病比例存在差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NTM 菌种主要以男性为主,且15 岁以下和75 岁以上的患者较少,以15 岁~74 岁的患者为感染高峰年龄。其中,尤其以15 岁至34 岁年龄段的人群更容易遭受NTM 感染。临床认为,NTM 感染的发生率与菌种分布有密切关系。为此,在掌握NTM 感染分离率及发病性别、年龄的基础上,对2000-2012 年NTM 菌种的分布情况展开探究。通过对菌种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最常见的菌种群为7 种,其中龟脓肿分布最高为270 株,不产色分布最少为10 株。此研究结果能够表明,部分菌种的分布,与人类感染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沈瑶杰等人在分析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种分布特征时,也证实了龟脓肿、鸟胞是各年度主要的NTM 分离菌种研究成果[5]。由此可以看出,江门市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率较高,且分离菌种类型较多。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明显升高,致病性菌种不断增多,且感染人群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流行病学的重视。

猜你喜欢
江门市流行病学菌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大白兔奶糖
数据挖掘在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数据研究分析
手外伤感染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