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老年谵妄患者行非药物干预效果观察

2020-02-26 16:12万姝
医药前沿 2020年1期
关键词:谵妄持续时间低氧

万姝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谵妄是一种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急性发作时并发意识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及感知功能异常等,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感染、压疮、跌伤、行为紊乱及冲动伤人等。相关数据显示,老年患者的谵妄发病率较高,约为25%~56%[1]。发生谵妄后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再入院率,并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谵妄患者的重视。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精神类药物治疗谵妄患者,但临床效果不佳,且少数精神类药物易引发患者出现致命性的不良反应。可见,非药物干预对谵妄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ELP 干预模式是由老年医学专家和护理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管理方案,包括针对患者认知功能、定向障碍、低氧血症、活动受限、感染及睡眠障碍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谵妄症状[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1 例老年谵妄患者行非药物干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87 岁,因“记忆力减退5 年,自语、感被害1 年,加重5 月”于2016 年9 月30 日入院。患者入院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估总分为16 分。患者2011 年逐渐出现记忆减退,言语重复,且逐渐加重。2014 年患者出现言语减少,生活能自理。2015 年,患者出现自言自语,具体言语内容不详,无故不停吐口水。2016 年4 月,患者出现行为异常,自言自语。调整药物为多奈哌齐5mg/日,利培酮片3mg/日,病情稍减轻。日常生活料理差,需陪伴协助料理,夜间睡眠尚可,白天经常打盹。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问答部分切题,查及被害妄想,记忆力减退,能进行简单计算,情绪尚平稳,自知力缺失。头胸部CT:(1)双侧额叶脑器质萎缩。(2)左侧基底节区岛叶、左额叶白质区腔隙性梗塞灶。(3)双肺下叶少许慢性感染灶。脑电图未见异常。入院后3d 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咳痰无力;查体:患者体温为38.2℃,脉搏为88/min,呼吸频率为23/min,血压138/70mmHg;心脏查体:患者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闻及双肺啰音;血常规:白细胞16.28×109/L,超敏C反应蛋白11.3mg/L,胸部CT示双肺感染。入院诊断:①阿尔茨海默病;②肺部感染;③高血压;④糖尿病。有如下特点:急性发作、呈波动性,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意识障碍,考虑为谵妄。

1.2 方法

采取多学科协作的HELP 护理措施,包括:(1)针对认知功能、定向障碍进行护理:①为患者准备大号数字时钟和挂历;保持患者病房明亮,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②向患者反复询问,当患者对时间认知正常、语言连贯、意识清楚及对答切题时,表明患者瞻妄症状消失。③鼓励患者可进行下棋和拼图等益智活动;在患者床旁摆放患者与其家属的合影照片,鼓励患者亲属及朋友多进行探访,帮助患者回忆和讲述往事,以提高患者的记忆能力。(2)对患者的低氧血症进行纠正:在患者床旁放置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发现低氧血症及时治疗;,每分钟持续鼻导管吸氧2L ~3L,保持患者的氧饱和度在90%以上,于4d 后进行血气分析指标复查,保证患者测定结果正常。(3)避免患者活动受限: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康复师应指导患者正确活动四肢,并行呼吸功能锻炼;当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显示正常后可停止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避免导线对患者产生约束,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4)感染的防治: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应遵医嘱治疗,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5)针对患者的营养障碍情况进行干预:营养师应为患者配置匀浆膳,在患者进餐前为患者营造干净、卫生的进餐环境,鼓励患者家属制作患者乐食食物,并同患者一起进餐,餐后帮助患者进行义齿清洗。(6)针对睡眠障碍进行干预:医护人员共同为患者制定每天的活动计划,增加患者白天的下床活动量,减少白天睡眠时间,提高夜晚睡眠效率;医护人员在夜间工作时应做到走路轻、操作轻、说话轻及开关门轻等,加强对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的管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光线暗淡,避免有强光直射患者,以保证患者夜间睡眠良好。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CAM-CR 评分、谵妄持续时间。谵妄症情况采用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量表)进行评价,包括:①无谵妄:得分<19 分;②可以有谵妄:得分为20 ~22 分;③有谵妄:得分>22 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的谵妄持续时间比较

患者干预前的谵妄持续时间为(5.38±1.45)d,患者干预后的谵妄持续时间为(3.47±1.13)d,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干预后的谵妄持续时间缩短,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的谵妄持续时间比较(±s,d)

表1 干预前后的谵妄持续时间比较(±s,d)

注:与干预前比较,*为P <0.05

时间 谵妄持续时间干预前 5.38±0.45干预后 3.47±0.13*

2.2 干预前后的CAM-CR 评分比较

患者干预前的CAM-CR 评分为(23.41±2.17)分,患者干预后的CAM-CR 评分为(19.32±1.65)分,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干预后的CAM-CR评分降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的CAM-CR 评分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的CAM-CR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为P <0.05

时间 CAM-CR 评分干预前 23.41±2.17干预后 19.32±1.65*

3.讨论

谵妄是一直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系统紊乱障碍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及精神紊乱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命的健康。谵妄的危险因素包括认知功能和定向、低氧血症、活动受限、感染、营养不良、疼痛、听力障碍及睡眠障碍等,医务人员针谵妄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多学科团队护理方案。目前,临床上对于谵妄的治疗常采取药物治疗,但服药后易出现不良反应,许多药物均易加重患者谵妄的可能性,甚至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应考虑予以谵妄患者非药物干预[2]。非药物护理干预能够避免药物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干预后的谵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干预前,且CAM-CR 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 )。结果说明:老年谵妄病人应用非药物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谵妄症状。分析原因可能为:老年谵妄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等原发疾病,且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感染、睡眠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等;且患者入院后处于卧床状态,伴随活动受限,以上因素均可引发患者出现谵妄。HELP 干预模式针对根据谵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感染、睡眠障碍等危险因素制定非药物护理干预,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转归[5]。

综上所述,非药物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谵妄患者的CAM-CR评分,并明显缩短患者的谵妄持续时间,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谵妄持续时间低氧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谵妄的治疗经验
“谵妄便是清醒者之梦”①——后人类时代的谵妄电影(delirium cinema)指南(上)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观察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裸鼹鼠不同组织中低氧相关基因的表达
极寒与北极气压变动有关,持续时间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