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联体建设模式探讨研究

2020-02-26 08:44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23期
关键词:医技联体检验

文/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后疫情时代,通过构建区域医技中心,为医联体机构提供影像、检验的同质化服务,提升医联体医技质控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优质资源有效下沉,有效落实分级诊疗。

医联体建设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强调“健康预防”的重要性,强调“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并明确要求“要重点强化县级医院的能力建设,使县级医院真正成为县域内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引发社会关注。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总结了近年医联体实践以来的成果和经验,并为未来医联体的发展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意见。

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目前,仍存在区域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部分公立医院单体规模不合理扩张等突出问题。下一步,将更加关注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以及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更加关注如何有效融合社会办医机构的服务优势,更加关注如何利用区域医疗中心全面赋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优化提升区域医联体整体服务优势,有效落实分级诊疗。

区域医技中心助力医联体建设,提升区域医技服务能力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指导意见》《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和鼓励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等,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独立检验检查机构间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严重,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设备、放射科医师、读片专家等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影像图像院间不共享、诊断报告不互认,与“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就医需求和救治质量”“大健康”尚有差距。同时,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因此,希望通过构建区域影像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充分提高各类影像设备的使用率,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群众就医不便的突出问题;缓解因基层医院放射人员、检验人员缺乏所带来的压力;建立“云影像”“云检验”“远程读片、远程会诊”平台,实现影像和检验信息共享,实现跨院互认。

区域影像和区域检验中心目前多地已落地应用,其中,上海、大连、宁波、温州、南充、双流、新津、濮阳、淮安等多地已建设区域影像中心,上海、邢台、晋城、邯郸、济南等地区已建设区域检验中心。上海市嘉定区区域影像平台覆盖全区6家区级医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形成了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用便捷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体系,推进了嘉定区医疗联合体的发展,累计远程诊断案例30余万份,协助提升基层医院放射科拍片合格率至99.5%,显著提升了基层的影像诊断能力,实现了分级诊疗。上海松江区医疗数量众多,且各自设有检验科,医疗技术参差不齐,检验结果在不同机构间无法共享,患者需要重复检查,医疗资源效率低,通过构建区域检验中心,覆盖1家二级医院和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标本采集及物流管理、信息化服务、实验室优化布局、自动化配套方面提升区域检验中心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各级医疗机构检验服务能力,实现了区域机构间信息数据的共享互认。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医保科技”)旗下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好医”)创新“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健康管理”三位一体服务业态,同时在区域影像和区域检验方面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和运营经验。平安好医从区域影像质控、高端设备投入、专家资源对接、信息赋能升级、运营支持优化等方面与医联体内的龙头医院共建区域影像平台,开展远程阅片、远程会诊、影像质控、影像教育等业务,形成医共体式区域影像生态体系。同时,平安好医借鉴日本SRL公司在医学检验流程、质量、效率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实验室布局优化、检测系统升级、供应链建设等共建各市区区域检验平台,建立完善标准化运输体系和区域检验质控标准,优化检验网络运营,提升区域检验中心服务能力,形成医共体式区域检验生态体系。通过“影像+检验”双轮驱动提升医联体医技服务能力,推进医联体内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查、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落实分级诊疗和多元化多层次就医需求。

平安医疗生态圈协同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平安好医是中国平安大医疗健康板块的重要成员与集团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成员,是医疗健康生态圈内稀缺的线下服务资源,具有雄厚的资金优势、医疗资源优势,与平安医保科技、平安好医生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为区域提供从卫健端、医保端到消费端的区域医联体解决方案,通过医联体运行监控、医保基金运行监测、医联体绩效考核管理、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医疗行为过程管理、医疗物资协同管控等维度实现“降本控费、运营增效、全面监管”三位一体,协助改善医联体经营实绩,最终提升县域诊疗专业能力、提升患者服务能力。

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各类医联体机构以及社会办医机构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区域疫情有组织地进行防控,其效果是明显的,但也存在“防治结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后疫情时代,多元化医疗需求凸显,行业发展迎来机遇,第三方检测中心等社会办医力量拥有设备、技术、资源、资金等多个维度的优势,能够与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实现互补,通过构建区域医技中心实现对于区域医联体医疗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社会办医机构的核心优势,使其成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丰富医疗资源供给结构、提升医联体诊疗水平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医技联体检验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四川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求实效、接地气、惠基层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预见性护理在医技检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