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2020-02-26 02:43邹春雨赵晓非米豫飞杨澜波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膝关节

邹春雨,赵晓非,米豫飞,杨澜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膝部损伤科,河南 洛阳 471002)

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结构,骨折后关节面不光滑,平台受力不均衡,易发生炎性改变,且胫骨平台骨折多伴有半月板、关节囊、交叉韧带损伤,导致膝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传统内固定效果欠佳,术后恢复缓慢,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由于微创理念的普及和内镜技术的成熟,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逐渐得到临床认可,可用于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本研究分析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收治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传统组和关节镜组,每组31例。传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9~47岁,平均(37.96±4.27)岁;左侧骨折17例,右侧骨折14例;高空坠落8例,重物钝击11例,交通意外12例。关节镜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8~49岁,平均(38.39±4.51)岁;左侧骨折16例,右侧骨折15例;高空坠落9例,重物钝击11例,交通意外11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X线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2)具备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膝关节畸形;(2)凝血功能异常;(3)病理性骨折;(4)认知功能障碍;(5)存在其他手术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跟骨牵引、抗感染、消肿等常规治疗。(1)传统组接受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硬麻,于前外侧或前内侧做长8~12 cm切口,打开关节囊,暴露骨折端,清理关节腔内积血、碎片,以复位钳复位骨折端,克氏针临时固定,植骨。采用C型臂检查复位情况,确认复位良好后,以预先选择好的钢板进行固定。置引流管,止血缝合。(2)关节镜组接受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硬麻,关节镜探查,观察骨折部位、塌陷程度及关节内软组织损伤情况。用刨刀清理血肿、碎骨屑,探钩检查损伤部位,蓝钳修整损伤的半月板。于膝外侧或内侧做3~5 cm小切口,暴露骨折端,骨折复位,对塌陷严重者,撬起骨折处,克氏针临时固定,于平台下方约2 cm处以骨刀开孔,复位平台至正常位置。在关节镜下监视直至关节面复位平整,探钩加压关节面无下陷的可不植骨,塌陷程度大的进行植骨。以C型臂检查复位情况,确认复位良好后用空心螺钉或经皮钢板固定。留置引流管,清洗,缝合,包扎。两组术后均接受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1)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关节镜组术后引流量小于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2 膝关节功能两组术前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S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关节镜组HSS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HSS评分比较分)

注:HS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2.3 并发症术后传统组出现4例切口感染、2例膝关节僵直、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愈合延迟,并发症发生率为29.03%(9/31);关节镜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膝关节僵直,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31)。关节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P=0.020<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关节面易出现压缩、劈裂、塌陷等情况,且多为高能量损害,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易引发血管神经损伤、膝关节内翻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难度较大[2]。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原则为:对关节面进行解剖复位,对塌陷明显的骨折进行植骨,行坚强内固定,骨折固定后早期辅以功能训练。内固定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方案,对调节关节面平整、恢复关节力线有明显作用。传统内固定术切口较大,剥离软组织较多,术中需将关节囊切开,术后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3]。

微创技术与内镜技术为内固定术提供广泛前景,可起到良好辅助作用,对降低治疗难度、减少手术创伤有重要帮助。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只需在小切口下操作,对血运影响较小,不伤及周围组织,有助于术后恢复。膝关节镜辅助手术可提高术野清晰度,可清晰观察骨折解剖结构,便于精准操作,避免误伤周围组织,同时可更彻底清除积血、碎片,确保复位后关节面平整[4]。本研究结果显示,关节镜组术后引流量小于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HSS评分高于传统组,提示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康复进程,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关节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提示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膝关节镜引导下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改善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猜你喜欢
关节镜胫骨膝关节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双后入路结合前方入路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