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2020-02-26 02:43常一栋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腓总传导消融

常一栋

(郸城县人民医院 疼痛科,河南 周口 47715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miation,LD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给患者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不便[1]。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有限,停药后复发率较高,而传统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微创手术在骨科的应用愈发广泛。本研究观察射频消融联合臭氧(O3)消融治疗LDH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后,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郸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LDH患者分为A组(52例)和B组(52例)。A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23~54岁,平均(33.15±3.45)岁。B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24~55岁,平均(33.09±3.5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例标准纳入标准:(1)确诊为LDH;(2)年龄>18岁;(3)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未得到有效缓解。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类型脊椎疾病;(2)重要器官功能不全;(3)免疫功能缺陷;(4)凝血或造血功能障碍;(5)恶性肿瘤;(6)精神障碍。

1.3 手术方法

1.3.1A组 对患者行单纯射频消融术治疗,具体如下。使患者取俯卧位,垫高腰部后使用10 g·L-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借助CT确定穿刺点,在棘突正中旁开8~10 cm处以45°角进行穿刺,于S1和L5间隙在髂嵴面下倾斜30°~45°,穿刺深度8~10 cm。穿刺完成后,将等离子刀置入髓核,消融起点为进入侧纤维环内层,终点为对侧纤维环内层,强度为2~4档。多位点反复穿刺消融。术毕采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口。术后卧床1~3 d,常规用药消除神经根水肿,3 h后佩戴围腰起床站立。

1.3.2B组 在射频消融术的基础上加用O3消融术,具体如下。拔出离子刀头后,将O3发生器与纯氧氧气瓶连接,调节纯氧输入流量,获取O3浓度为25~40 μg·mL-1的O2与O3混合气体,使用注射器抽取5 mL,沿穿刺针将其缓慢注入椎间盘内,进一步消融突触组织,术毕拔出操作器械,常规敷贴固定。术后操作同A组。

1.4 观察指标(1)术前和术后6个月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2)术后6个月,使用腰椎功能MacNab评分评估手术效果。优秀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运动功能无受限;良好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偶有腰痛,可耐受,不影响正常生活;一般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有间歇性腰痛或下肢放射性疼痛,存在运动受限;无效为仍经常出现腰痛或下肢放射性疼痛,无法忍受,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总有效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一般例数)/52×100%。

2 结果

2.1 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B组术前胫后神经F波传导速度、腓总神经F波传导速度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大于术前,B组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 速度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A组术后6个月比较,bP<0.05。

2.2 疗效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A组比较,aχ2=4.405,P=0.036。

3 讨论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退行性改变的腰椎组织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从而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使脊神经根、马尾松神经受到压迫,最终引发股神经和坐骨神经疼痛[2-3]。目前临床用于LDH治疗的方案较多,但各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局限性。保守治疗虽然较方便,但仅适用于症状较轻的初次治疗患者,对病情较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有限。椎间盘髓核摘除和节段性融合等常规手术方案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二次创伤,术中剥离会导致大量失血、软组织损伤,加上长期卧床可导致神经根粘连或硬膜外腔粘连,严重影响远期恢复效果[4]。

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LDH的首选方案,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效果较好。射频消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案,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射频能量产生富含Na+的等离子颗粒层,后通过改变离子运动方向切除、气化髓核蛋白分子,从而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射频消融是一种低温消融技术,不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5]。O3是一种具有强氧化力的分子,但分子结构稳定性较差。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O3疗法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认可。本研究结果显示,加用O3消融的B组治疗后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大于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A组,且B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O3可选择性作用于髓核细胞的蛋白多糖结构,破坏细胞膜功能,导致细胞脱水、坏死,从而导致椎间盘回缩,减轻水肿对神经的压迫[6]。O3还可抑制炎症物质渗出,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联合O3消融治疗LDH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腓总传导消融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1 例*
消融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消融
跷“二郎腿”导致瘸腿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