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国际房建工程业务的影响和相关建议

2020-02-26 19:11李吉勤
建筑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城疫情工程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各国经济陷入“大封锁”状态,引发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影响可能将长期持续。国际承包市场房建业务危中有机,在严峻挑战之下,也面临着潜在发展机遇。

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房建业务发展特点

房建是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重要领域之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房建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业务规模较为稳定。据统计,近10年来,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中的占比均在20%左右,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市场分布较为集中。房建业务主要集中在亚非市场,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中,亚洲市场房建业务占比近60%,非洲市场占比约30%,欧美、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市场合计占比仅有10%。三是项目类型较为多元。房建业务涉及住宅、商场、体育设施、宗教和文化设施、政府办公设施、教育设施、游乐场所和主题公园、物流仓储、监狱、酒店、旅馆和会展中心等多个细分领域,业主相对多元,呈点状分布。四是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境外开展房建业务通常为总承包和施工承包方式,投建营一体化模式项目较少。

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房建业务的需求趋势

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改善民生刚性要求,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房建业务仍存在较大需求。

一是由国家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大型房建群体项目日益增多。近年来,部分国家提出新城建设计划,如中国建筑正在参建的赤道几内亚欧亚拉新城、埃及新行政首都,同行企业参建或新中标的印尼美加达新城、缅甸曼德勒产业新城、孟加拉普巴乔新城和达卡南部新城、沙特Neon新城等。这类项目通常由政府主导投资,规划周期长,建设规模大,业态范围广,包含大量的办公、商业、住宅建设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等,需要为业主提供从规划、设计、融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服务,对于承包商综合实施能力要求较高。

二是所在国家为改善民生持续推出保障性住房计划。很多国家为满足城镇化发展、居住改善的需求,批量推出保障性住房计划,规模从几千套到几万套甚至几十万套不等。近年来,中国建筑在新加坡累计建造了4万多套政府保障性组屋,在阿尔及利亚建造了超过10万套社会性住房项目,同行企业也在积极参与相关国家的保障房建设。保障房项目通常总体建设规模较大,建设标准不高,但作为当地政府最为关注的民生项目和政绩工程,长远来看将保持较强的建设需求。

三是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商业地产等市场机遇不断涌现。东南亚、南亚和非洲部分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进入提速阶段,商用建筑和房地产项目建设计划越来越多。如马来西亚政府近几年批准第二家园计划,推动外来投资带动当地地产开发业务;斯里兰卡政府积极推动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了旅游度假、酒店行业的投资建设。

三、新冠疫情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房建业务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各国经济陷入“大封锁”状态,其影响可能将长期持续。

一是复苏周期长。在目前疫情持续发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超过75%的国家迫于经济停滞的压力正在重新启动经济,一些国家已开始缓慢复苏。但复苏程度存在不确定性,对各行业和国家的影响也不均衡。

二是促使产业链回归和产业链完善。疫情的发展给实体经济带来严重打击,逆全球化思潮再次高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将会重新布局。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不会太集中,尽量把产业链分布在不同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事关生命健康安全的产业将会回归;发展中国家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将逐步完善或扩增。

尽管有疫情影响,房建业务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经营环境生变。新冠疫情带来地缘政治的巨大变化,对中国企业所处市场环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二是融资环境恶化。疫情影响和大宗物资价格持续低迷双重叠加,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公共债务和赤字大幅升高。三是利润空间被压缩。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工程承包企业面临项目执行额外成本增加、工期延长等问题;由于各国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关闭边境、撤销签证、削减航班,人员流动受阻,物流运输不畅;考虑宏观经济不景气和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影响,业主违约风险上升,企业可能面临业主违约所导致的更大损失。

另一方面,国际承包市场房建业务危中有机,在严峻挑战之下,也存在潜在发展机遇。

一是推动房建业务需求转型。发展中国家基于对改善民生、优化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发展,以及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多方面考虑,或将优先完善医疗与康保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更加注重环保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更加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二是加速产业生态体系调整。新冠疫情加速了建筑生态体系的破坏与重组,未来的建筑生态系统会更加向标准化、统一化和集成化发展,呈现工业化和规模化的趋势,如装配式建筑带来的建筑工业化、新材料集中化生产、数字化建设等。三是中国产能“走出去”面临新的机遇。对石油和大宗产品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可能会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由于国际产业链的局部调整,东南亚、非洲国家可能会加大工业建设和各类园区建设,这些都为中国产品和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潜在的机遇,从而可能带动相关房建业务发展。

四、相关工作建议

房建业务是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支撑,也是行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带动就业和产能转移的重要业务领域。房建业务的开展可以显著提升所在国民众的获得感,满足国计民生需求,是设施连通、民心相通结合的重要载体。在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房建业务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和支持,相关企业则应抓住机遇提高房建业务质量。

政府支持方面。一是建议将房建工程纳入国际产能合作相关机制,从平台搭建、融资支持等方面推动建筑材料行业产能更好地“走出去”;二是建议对企业在境外开展重大房建项目特别是新城建设、大规模保障房建设等的前期规划等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建筑设计“走出去”;三是建议适当调整对外投资政策,对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建筑企业放宽其在海外的投资限制,帮助企业抓住业务机遇、优化业务和市场结构,推动地产开发业务“走出去”。

企业发展方面。一是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对房建领域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选择与自身核心优势相匹配的细分市场、细分领域开展业务;二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属地化运营、降低项目履约成本,实现所在国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增强资源整合能力,为大型群体性房建项目从规划——设计——融资——建设——运营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猜你喜欢
新城疫情工程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