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重塑认知

2020-02-26 19:11李道松
建筑 2020年15期
关键词:疫情文化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冠疫情的出现给传统认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样的突发事件随时能够对行业进行降维打击,当然在这样的冲击下,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没有一种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所有的经验和积累都随时可能被颠覆、被清零。

一、疫情影响

(一)业务影响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源于停工停产和社交隔离,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地理空间的阻隔,这样的阻隔从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们正常发展中的业务联系,导致项目执行遇阻,市场开发中断,经营环境发生巨变等,进而通过总需求链、企业生产链、供应链、销售链以及资金链和物流链等多重路径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资金和存货流动性等,从而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国际业务整体发展来看,今年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二)认知冲击

当今时代进入了乌卡时代(VUCA),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时常环绕在我们周围。这次新冠疫情就是VUCA时代的典型性事件,在这样的疫情大考面前,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曾经引领企业取得成功的要素无法带领企业走向下一个成功。

对标国外的百年企业,他们历经多个经济周期的洗礼,在整体业务结构上更加注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得更稳、更实、更从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次疫情是对我国建筑企业经营状况的一次压力测试,未来在选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次序上要重新慎重地考量。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疫情只是一次突发事件,是“一次性冲击”,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却是不可逆事件。常规分析并不能让这样的冲击刻骨铭心,但悲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不要因悲观错过发展周期的机遇,要及时调整,主动变革、把握趋势,抢抓机遇。

二、北京城建集团的应对策略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外部形势的起伏变化是经济发展规律中的一种必然,最终考验的还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如何练好内功是企业建设的一个永恒话题。北京城建集团将从观念、产品、模式、人力和文化五个方面不断打造发展合力,夯实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观念,重塑认知

在后疫情时代要坚定信心,面对困难的时候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疫情对于经济发展会产生滞后效应,全球经济复苏将呈现波浪、渐进、共振的态势。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把握行业变化趋势,企业要进一步思考,学会认识规律、把握规律。

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的全球化状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按照经济规律自然发展的结果。疫情不会让这种全球化趋势发生根本性、完全反向的转变,但是会对今后的全球化提出一些新的课题。所以企业就需要在全球发展的变局中思考未来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把握好两端,即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着力于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企业进阶发展。另一方面,做好长期“带疫复 工”的准备。在这种新常态下,通过做好防疫措施的落实,坚守住双底线,也就是业务发展的底线和防范疫情风险的底线,重新思考业务的规律和增长点,最终还是要进行满工满产的业务安排。

(二)产品,聚焦升级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没有过时的市场,只有过时的产品。企业需要重新认识价值规律,实现新的聚焦。在北京城建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在产品上秉持工匠精神,成就客户需求。企业做好内部组织建设,聚力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为国际业务打造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也才能进入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阶段。

从工程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企业要坚持产品聚焦,增强行业竞争力,思考原有粗犷的产业发展是否能够形成产品优势,要给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坚持全产业链优势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更多蕴含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建筑作品。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思考和转变,但多元化模式应建立在产品专业化和业务模式专业化的基础上,要紧跟客户需求,形成提供快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提升一站式产品的打造能力,强化从资源获取到后方响应的业务支持力度,产品打造理念需实现从僵化到固化再到后期的深化,循序渐进。

(三)模式,协同共生

提升组织效率,创造最佳效益。未来在业务发展模式上,倡导协同共生。协同才能共生,共生才能共享。从组织项目实施阶段,无论是大型央企还是地方特色企业都有非常成功的项目,但是项目层面的成功如何上升到公司层面的成功,就需要再思考如何让成功可以复制。

商场如战场,高效的作战方式,能给企业带来高度的人均效能,而人均效能的提升都来源于组织的变革和进化。在重大事件中,企业的竞争体现在组织的竞争和集体的竞争,所以北京城建在发展中着力推动平台建设,不管是在企业间的合作还是企业内部的合作上,着力构造跨越整个服务链上的生产作业模式,以共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作为集中生产要素牵引上下游协同的抓手,打造企业“模式力”。

(四)人才,发展支撑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企业克服危机和挑战的底气。如何形成有效的团队建设?首先要筑好巢,只有筑好巢才能引来金凤凰,留住金凤凰,才能让员工扎根沃土、建功立业。在筑巢方面,具体到管理体系是目前北京城建人力资源整体管理工作四个主要的支柱:绩效管理体系、发展通道体系、任职资格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在留凤方面,围绕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三方面打造激励机制。

(五)文化,同舟共济

文化的每一次成功演进和变革都是企业新发展力量的诞生。文化系统是一个企业的思想基础,无形中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未来在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导向持续构建出有特色的文化,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北京城建充分遵从霍夫斯坦德的“文化洋葱模型”,不断让国际文化显性化,通过符号、英雄人物及必要的仪式不断强化企业价值观,通过文化的持续塑造,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吸收国际文化,追求“兼收并蓄、文化互鉴”,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打造铁军精神。

三、政策建议——群策群力 众志成城

在政府层面,对于“走出去”支持力度还要增强,特别是在中美大国博弈背景下,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需要出台一些财税方面的利好支持政策。通过国家全方位的政策扶持、金融支持以及法律支持,保障国际工程企业在疫情期间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在行业协会层面,继续加强发展上的引导,加强中外优秀企业的联合联动。

在企业发展层面,肩负国企的社会责任,对于合作伙伴进行帮扶,互帮互助,携手相伴。目前北京城建在积极跟进设立北京市城市发展产业联盟的组建工作,搭建好平台,联合市属国企输出具有首善标准的北京品牌、北京服务、北京品质、北京资源,全方位服务国际都市建设发展,为其他国家城市发展提供“一揽子”方案,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对外全产业链的新格局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疫情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战疫情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