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净土”

2020-02-26 03:38吴星
江淮法治 2020年20期
关键词:净土土壤环境人大常委会

文/本刊记者 吴星

土壤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建设美丽家园, 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干净安全的土壤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也面临污染威胁。

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是省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中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常委会高度重视这次执法检查工作,成立3 个执法检查组, 于8 月中下旬分别赴合肥、 淮南、 滁州、马鞍山、安庆、铜陵6 个市及所属1 个县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实地检查了26 个点位,随机抽查了34 个点位。同时委托其他10 个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自查,实现执法检查全覆盖。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出席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了专题询问。

对照法律实地检查

据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执法检查围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污染防治和修复,着力推动解决土壤污染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在执法检查组开展检查前,专门派出由专家参与的抽查小组赴各地开展先期抽查,发挥相关专家的辅助作用,提高执法检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执法检查中, 检查组真切感受到, 全省上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者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和修复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条规定地方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对此,安徽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 32 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政府也都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检查组了解到,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 《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 《安徽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目标任务,明确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举措,积极落实了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度和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法律第六条和第七条对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和工作机制作出规定,我省各级政府也依法建立了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实施监督管理的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会商,实行信息共享,共同推动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

检查组关注到,省 “十三五” 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为重点,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我省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将此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谋划,正在组织编制全省土壤污染防治规划。除了做好土壤污染规划编制,我省还积极做好污染调查和环境监测等基础性工作。法律第十四条规定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 安徽省这项工作于2017 年启动, 2019 年上半年完成,采集并分析检测表层土壤样品12683 件、 深层土壤样品926 件、农产品样品3540 件, 获得有效检测数据244091 个, 查明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针对法律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对农用地地块和建设用地地块重点监测作出的规定,省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全省布设土壤环境基础点位724 个、背景点位61 个、 风险点位509 个, 统一组织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辖区内土壤样品采集、 样品制备和分析测试等,经省统一审核汇总后,向生态环境部提交省级监测报告。

检查组发现,近年来,安徽省一一对标法律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逐步落实。法律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义务作出规定。 2019 年列入全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名单的524 家企业逐步履行严控排放情况报告、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 土壤环境自行监测等3 项义务。法律第二十三条对矿产企业尤其是尾矿库运营、 管理单位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作出规定。截至今年3 月底,在耕地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和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集中区域,全省共有460 家涉重金属企业开展了排查整治工作,列入整治清单的94 家企业已有74 家完成整治, 有效预防了农田重金属污染,降低了粮食重金属超标风险。法律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对农用地污染防治提出要求。 全省大力推进种植业投入品减量,在长江、巢湖流域等经济带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 2019 年累计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总面积3.5 亿亩次 (其中绿色防控覆盖率38.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到1.2亿亩次,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88.7%。 化肥、 农药使用量实现5连降。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是检查组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截至今年8 月底,全省受污染耕地落实安全利用措施面积510347亩,落实严格管控措施面积10850亩,任务完成率达93.7%……目前, 我省已完成105 个县 (市、 区)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依法将符合条件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严格保护,全省初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216.24 万亩,要求受污染的耕地不得划入储备区。制定了 《安徽省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排查,全省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发布了污染地块名录,依法将相关信息录入 “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将经风险评估确认需要实施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的21个污染地块列入名录,督促土壤污染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稳步推进。

如何依法查处惩治土壤污染违法行为,检查组高度关注。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违法违规行为。去年开展了全省未利用地非法排污专项环境执法行动, 对滩涂地、 盐碱地、沼泽地等未利用地开展重点检查,排查可能向未利用地非法排污的有关企业,同时强化对投诉举报线索和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线索进行重点检查。 去年以来,全省还开展了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专项整治、长江安徽段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改、全省固体废物大排查等行动,共发现并整治涉固体废物问题1763 个, 依法关闭取缔企业21 家, 处罚企业78 家,追究刑事责任151 人,追究行政责任172 人,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土壤污染公益诉讼案件426 件,法院共受理土壤污染案件214件,有力震慑了环境资源犯罪行为。

专题询问“把脉开方”

保护土壤环境,推进净土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 9 月30 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素琍出席会议,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宋国权主持会议,副主任谢广祥、刘明波、李明出席。省政府副省长何树山到会听取意见并应询。 7 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及省人大代表围绕土壤污染防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先后提问,应询单位主要负责人直面问题,作出详细回应。

防治土壤污染,打好净土保卫战,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再忠提问: “省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土壤污染危害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省政府副省长何树山回答了郭再忠委员的提问。 “净土保卫战开展以来,全省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何树山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重点抓好以下4 个方面工作。 “进一步压实土壤污染防治责任,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严格监督考核。突出农用地污染防治,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实行精准管控、杜绝有毒有害污染物进入农田、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严禁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突出建设用地污染防治,让老百姓住得安心。完善污染地块名录、强化准入管理、加强日常监管。强化土壤污染防治保障。强化资金支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强化全民共治。”

近年来,我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取得积极成效,但部分省人大代表在检查中发现,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农业用地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卢新江提问: “将采取哪些措施深入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目前,我省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日处理能力分别为846.7 万吨和4.65 万吨,基本满足处理需求。但从 ‘补短板、强弱项、 抓长效’来看, 差距依然存在。” 省住建厅厅长贺懋燮说:“在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城乡环卫治理一体化,做到应管尽管、细抓长效。推进垃圾分类制度,严格落实垃圾的源头减量问题,做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等各环节任务。统筹建设城市、县城、农村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以城带乡进一步扩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覆盖面, 将农村生活垃圾纳入城市和县城处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坚决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执法检查发现,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等特点,社会公众对土壤污染的直观感受不强、信息了解不多,土壤污染防治意识不足。 “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依法公开土壤环境信息,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积极参与污染防治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潘成森问道。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贺泽群介绍说,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将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宣传和普法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开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等宣讲活动。积极宣传我省净土保卫战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成效,加强正面引导,同时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曝光、解读土壤污染违法的反面典型,切实提升老百姓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创新工作方法,结合 “六五环境日”、地球日等环保重要纪念日,开展主题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土壤环境的保护意识,努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全民共同参与。

在专题询问中,有些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引起多方回应。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黄晓求就环境 “家底”发问: “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摸清土壤环境‘家底’,促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的集成和运用,并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贺泽群介绍说,到2019 年上半年, 我省历时两年半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按期完成。依据详查成果,对耕地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污染防控。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我们 “边调查、 边应用”,加强企业用地调查与日常管理衔接。目前,正在应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成果,研究制定全省 “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合理确定目标,谋划重点工程,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郜红建接着应答: “我厅将督促指导市县,进一步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协调配合,推进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的空间信息共享应用,强化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联动监管,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做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各类报告的评审,推动土壤污染建设用地的治理修复和合理利用,及时提供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信息,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加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

图虫创意 供图

“执法检查发现,有些地方农药、化肥的使用效率还不够高,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和农用薄膜等回收处理措施不够到位。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及其包装废弃物处置等加强管理,避免和减少对土壤造成污染?” 省人大代表张雯心系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处置问题,提出询问。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回答: “我们将继续抓住关键环节,进一步严控新增污染、 逐步减少存量,争取如期实现全省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助推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省林业局局长牛向阳表示,该局将加强绿色防控,严格规范使用农药,加强防治用药事前审查,开展林用农药安全使用综合治理,强化精准科学施用化肥, 加强施药施肥监管。加强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对接,督促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

一问一答, 直击热点问出实效。会议指出,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 开展这次专题询问,是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助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项实际行动。 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要不断增强法治意识, 强化学法守法、依法治污意识,提高综合用法能力,将法律真正执行到位。要压紧压实政府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确保法定职责落到实处。要全面准确了解法律实施情况,强化预防和风险管控, 积极治理污染 “存量”, 全力推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的美好生活的基础。我们坚信,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和强有力的监督下,全省上下必将运用好法律武器和法治力量,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法律责任,打好打胜净土保卫战。

猜你喜欢
净土土壤环境人大常委会
“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瓦努阿图
守住心中感恩的净土——《一饭千金》读后感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本刊2017年稿件刊用情况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创造一方医疗净土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如何理解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