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长三角

2020-02-26 03:38蔡维鑫薛晨
江淮法治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宿州宿州市长三角

文/蔡维鑫 本刊记者 薛晨

宿州市人大常委会认真督办代表建议,助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代表建议: 把握机遇主动作为

在今年5 月召开的宿州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张磊、陆晓松等10名代表提出 “关于宿州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宿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情况。 (李松林 摄)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以来, 宿州市积极作为,经申请于2019年正式加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对接沪苏浙、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迎来难得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开局。”谈及提出该建议的由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重点办主任张磊满怀激情。他认为,整体来看,全市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基础与长三角核心区仍存在不少差距,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宿州市虽然是资源大市,但资源环境的 ‘天花板’ 约束日益趋紧、 高质量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是人口大市, 但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人口红利尚未完全释放; 虽然是区位枢纽, 但人流、 物流、 信息流没有形成洼地效应,区域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为督促政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代表们在建议中提出:加快推进市委、 市政府提出的 “三区一基地”建设,即打造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区、沪苏浙产业升级转移试验区、 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样板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参与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 加快建设多点支撑、多层并进的创新平台体系。 该建议还对积极推进园区合作共建、 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工作, 提出不少具体建议。

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宿州市来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 使其能够跻身分享全球资源的第一方阵,有利于加快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有利于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速通道, 有利于共享一体化发展的巨大红利。 “张磊等代表提出的建议,符合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助推我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拓展新空间、 激发新活力、 培育新动能,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

建议办理: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针对张磊等代表提出的建议,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战略,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照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 结合建议有关内容,牵头抓好工作、推进落实。

积极推进承接转移, 加快产业协同创新, 是落实之举。 6 月29 日下午, 2020 年宿州埇桥 (徐州)产业对接交流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徐州市铜山区举行。对接交流会上, 埇桥经济开发区与江苏新动力能源集团等8 家企业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 签约项目均为工业项目, 投资额共计31.7 亿元。 项目集中签约标志着宿州徐州区域化协同发展和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据了解,徐州和宿州地域相近, 人文相亲, 经济相容, 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宿州市紧紧抓住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机遇, 围绕装备制造、 工程机械、 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大力承接徐州产业转移, 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有效推动了项目快速落地见效。目前, 埇桥经济开发区98%以上的企业是来自徐州市产业转移的项目。

此次对接活动只是宿州市积极引导沪苏浙产业项目转移的措施之一。 该市复制推广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发展经验, 积极探索 “基金+基地”“投资+服务”新兴产业招商和培育模式,充分用好股权投资基金, 引导沪苏浙产业项目向该市转移。上半年, 9个市直招商协助组和各县区、园区组织开展长三角地区定向招商164 次、 洽谈项目317个, 全市新引进沪苏浙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4 个、协议引资89.15亿元,分别占全市亿元以上外省投资项目的58.7%和50.2%。该市深入实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项目推进年活动。 目前, 宿州高新区阿里巴巴智能制造产业园、 埇桥区火花钢结构及工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 萧县玉环汽车配件制造产业园等一批沪苏浙产业转移项目开工建设。 重点推进宿州高新区半导体产业、 宿州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张江萧县高科技园新材料产业等创新发展,目前总投资20 亿元的宿州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园、总投资7 亿元的宿州经开区生物医药科技园等产业承接平台,已部分建成完工。

产学研结合同样是落实举措之一。 对于在宿州市的春雨科技、 金固环保、 海尚变频等多家企业而言, 如何与科研机构对接, 从而进行技术攻关, 对于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如今, 这些企业已与地处江苏省徐州市的中国矿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 而这, 得益于埇桥区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孵化园签订合作协议, 推动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2020 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共建”。如今,“共建”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该产业园区已先后承接徐州装备制造、工程机械、新材料等产业转移项目98 个,项目总投资180 亿元以上……宿州市在深化产业融合、加快园区合作共建方面,推进省际园区合作共建,除了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 宿州高新区、 张江萧县高科技园也被列入安徽省首批18 个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宿州市坚持交通先行, 加快区域互联互通, 积极参与打造省际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推动一批城际铁路、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机场, 以及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的开工建设。 全市促进共建共享, 加快民生保障供给, 制定出台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积极对接长三角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持续深化 “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 在职业教育、 卫生领域合作方面, 与上海、 徐州等地建立合作项目。 通过对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 便利化建设, 努力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督办建议: 切实扛起发展责任

该建议对于全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市人大常委会对建议的办理高度重视。 9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多次以现场查看、听取汇报、 座谈交流的方式, 深入埇桥区、 泗县等地开展 “十四五” 规划编制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专题调研。 调研组实地了解各地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发现开展 “十四五” 规划编制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

调研组在泗县提出, 要充分认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把握发展机遇,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要坚持创新共建、 协同并进、 绿色发展、 开放共赢, 加快高速、 铁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切实将发展落差转化为发展动能, 努力把泗县建设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模范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在埇桥经济开发区, 调研组鼓励开发区和企业坚定信心、 紧盯时间, 跳出惯性思维、 摆脱路径依赖, 主动创新求变, 充分激发自身潜力, 主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建议经营主体要提升依法经营和办事能力,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增强 “融入”的底气和成色。

9 月27 日下午,宿州市人大常委会针对 “关于宿州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召开督办会, 听取建议承办单位市发改委关于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就深入推进建议办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督办组提出, 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谋深、谋实、谋细各项工作。把握机遇,主动作为,科学谋划 “十四五” 规划, 各县区、 园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发展规划, 积极对接、 整合资源、 补齐短板, 不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推动全市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继续保持与市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不断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张磊等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

谈及该建议的督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代表建议与党委部署同频、 与时代发展同步, 全市要干字当头、 加快融入长三角, 推进新时代的洪流在宿州大地澎湃向前。

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角。 (董虎 摄)

猜你喜欢
宿州宿州市长三角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园区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我觉得我很勇敢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拼 搏
揽 月
宿州诗群小记
居·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