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

2020-02-28 03:32张颖凌陈思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教学

◎张颖凌 陈思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到:“我们要清醒认识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切实增强防范风险意识,提高治理腐败效能。”社会各方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紧抓反腐败工作。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工作和必要工作。中共中央在《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各大高校应紧跟时代变化,密切结合实际,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廉洁发展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同时加强廉洁思想的渗透,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一、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原因

(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是一种特殊群体,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崇廉尚俭思想根基的筑建对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因此,将大学生列为廉洁教育的重点人群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具有战略意义。

(二)弥补传统廉洁教育的不足

传统廉洁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公职人员,这样的做法忽略了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忽视了高校廉洁教育在反腐倡廉工作当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大学生接受反腐教育实质上是为他们打好“反腐疫苗”,帮助他们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打好崇廉尚俭的思想基础以后再踏上社会。而社会环境对廉政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向社会输送接受过廉洁教育的大学生有助于形成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进而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的作用,助力廉政建设的完善。

二、将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现有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方式实效性不足

传统的大学生廉洁教育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生硬的文字考试,这是一种被动、机械化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内容死板贫乏,而且缺乏互动性和感染力,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远,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错误地认为廉洁教育与自己无关,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体现出了传统的廉洁教育方式实效性不足的缺陷。

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以外,高校也尝试创新了多种廉洁教育方式,如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设置反腐专题宣传栏、举办相关主题辩论赛,开办“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等活动,但这些活动都具有一定的专业限制,距离非专业大学生的生活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很难让学生整体参与进来,没有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对象的全覆盖。

(二)“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更好地发展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时代革新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正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念深受网络的影响,因此以互联网为基础来开展廉洁教育,能发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优点,克服传统教育方式课时不足,缺乏互动,感染力不足的缺点,涵盖更多的内容和更广的教育范围,覆盖更多领域和专业,对不同形式的廉洁知识建立符合学生个体的价值偏好,赋予廉洁教育时代特色。

“互联网+廉洁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死板的上传下达,而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旋转式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即时性,在“互联网+廉洁教育”的模式下,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学习最前沿的课程相关知识,而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的内化与固化。同时,高校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自建网页、慕课视频等教育工具进行教学创新,随时更新廉洁相关的案例和知识点,将廉洁教育扩展到课堂之外。

三、在网络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搭建教学平台,拓展学习空间

各高校可以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包容度高、维度多元、更新及时的优势,搭建完善的“互联网+廉洁教育”平台,给大学生提供多样化、实时化的学习工具。

高校可以开设廉洁教育网站,如华南理工大学开设的清风园网、四川大学开设的川大廉泉网等,在网站上发布廉洁教育知识、学校廉政工作建设情况等内容。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创建廉洁教育小程序,如青年大学习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与教育部思政司的合作,在高校内继续大力开展“全国大学生廉洁知识网上问答活动”,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廉洁知识。同时,廉洁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廉洁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坚持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在课堂学习之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在网络上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对校园内的不良风气形成纠错机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组织廉洁模范人物评选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在校园内形成崇廉尚俭的风气,引导师生自我约束与互相监督,也可以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和认同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接受廉洁教育。

(二)培养优质师资,提供多样资源

将廉洁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必将带来不小的冲击,因此要求教师及时摆正对新型教学方式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提升。高校也可以组织教师参与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分会开展的师资培训活动,将廉政课程安排入学生培养计划,覆盖必修课、选修课和通识课。同时,高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互联网思维,提高教师使用互联网教学工具的能力,将廉洁教育带入互联网课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渗透教育。

高校在组织教师将传统教学课件转化为网络课件的同时也要利用微课、慕课等平台的公共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在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更深度的沟通学习。

(三)坚持新旧结合,给予正确引导

网络视域下的廉洁教育要依靠互联网为媒介,但网络世界光怪陆离,大学生作为各年龄阶段网民中人数最多,活跃度最高但心智尚未成熟的群体,很容易被负面的讯息腐蚀思想,混淆网络与现实,很可能因此做出违反法律与道德规范的行为。而“互联网+廉洁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基于传统廉洁教育的一种创新和延伸,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回答的时代问题而产生的,归根究底廉洁教育还是要落实到现实环境中。因此,高校不能割裂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教学,应将两者紧密结合,发挥出“1+1>2”的优势。对于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一些观点模糊的问题,学校应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洁教育课程,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学校也要将网络法律法规的相关课程安排入教学规划,丰富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储备,提醒学生加强防范意识,鼓励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网络讯息,打好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学习的思想道德基础。

(四)健全教育机制,树立廉洁榜样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个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高校在要求大学生接受廉洁教育之前,要先健全廉洁教育机制,制定高校廉洁教育发展规划,将廉洁教育作为一项高校的基础工作来看待,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和评估,系统规范地开展廉洁教育。同时,高校也要为大学生做好表率,提升信息透明化的水平,利用互联网完善廉洁教育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监督、评测、考核、调节的作用,综合各方建议,不断完善廉洁教育机制,提高廉洁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否接受过完善系统的廉洁教育,完成进入社会的“岗前培训”,对于国家和民族能否拥有光明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应肩负起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大使命,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设与完善大学生廉洁教育机制,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筑牢大学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根基,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培养大学生崇廉尚俭的美好品德,树立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之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