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制 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2020-02-28 06:03黄山市屯溪区人大常委会
江淮法治 2020年20期
关键词:联络站活动室选民

黄山市屯溪区人大常委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赋予了地方人大工作新的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 “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县乡两级人大是最基层的两级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环节,在推进基层民主治理、密切联系群众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县乡人大代表扎根群众土壤,身处基层一线,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 更广泛、 更密切。

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把党委政府的工作传达给群众,凝聚起广泛合力?如何把群众的诉求、 关注的焦点反馈上来,为党委决策提供民意基础?近年来,黄山市屯溪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 “两室一站”建设,充分发挥 “人大代表活动室、 人大代表选民接待室、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作用,让代表直接到一线与群众交流, 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取得一定成效。

一、规范人大代表活动室建设

自2017年以来,在全区5个镇开展人大代表活动室规范化建设活动。

(一) 抓硬件规范活动室建设。保障活动室面积。 5 个镇都专门调出办公场所,设置人大代表活动室。如屯光镇在镇政务大楼调出30 平方米会议室建立代表活动室;黎阳镇在全区最大的万贯安置区内租用原社区办公楼中80 平方米办公用房作为人大代表活动室。保障办公设施。配备了会议桌椅、电脑、电视、投影、电子屏和会议音响设施等。 保障活动经费。 按代表法要求, 将每人每年600元活动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确保代表活动正常有效开展。

(二) 抓制度规范代表履职行为。完善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小组及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等制度, 明确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分别联系4 名和8 名选民, 并给每位代表印制了联系选民卡; 建立代表履职考评 “四个一”制度,即一份履职档案、一本履职日记、一个主题实践活动、一次代表述职评议; 建立代表履职公开制度, 即代表身份公开、 代表单位公开、代表联系方式公开、代表联系选民公开、代表履职情况公开和代表小组活动计划公开。

(三) 抓活动开展切实发挥代表作用。对全区5 个镇级代表小组规定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活动,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开展。一是学习活动。组织人大代表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开展新老代表交流座谈、进行专题辅导讲座等, 同时通过建立代表QQ 群、 微信群、手机短信新媒体平台更及时更方便交流学习。二是走访选民。对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要求,分别开展了 “听民声、 察民情、 解民忧” 和代表回原选区走访选民活动。今年上半年,各级人大代表累计联络选民2660 余人次, 走访选民4200 余人次,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收到选民提出各类 “微民生” 意见600 余条次,形成代表意见建议220 件, 密切了代表同选民的联系, 促进代表贴近选民履职。三是调研视察。重点围绕经济发展、民生实事、民情民意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 如近年来,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农村安全饮水和污水治理改厕、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督查调研,有效推进了工作,解决了许多群众关心的民生事和烦心事。四是执法检查。对食品安全法、环保法、兵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保障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实施。五是述职评议。规定每位代表每年就代表履行代表职责义务、发挥代表作用情况,回原选区面对面向选民述职, 由参评选民对述职代表按 “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进行测评,通过述职评议制度达到了以述职推动履职、 以考评激励代表的实效。

二、创新设置代表接待选民室

为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各镇人大都在方便选民的地方设置了代表接待选民室, 如屯光镇在办公大楼一楼设置接待室, 阳湖镇在群众文化站设置接待室; 黎阳镇在居民活动室设置接待室。固定每月10 日为代表接待选民日,安排辖区内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驻室接待选民,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和诉求。每月10 日的两三天前公布接待选民地点和人大代表的姓名、 职务。 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时将听取收集到的选民意见建议, 统一交镇人大主席团汇总, 由镇人大主席团交镇政府办理, 办理后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选民和人大代表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为保证接待实效,制定代表接待选民 “四套表”,细化接待、受理、办理、答复、反馈等步骤,明确每个步骤责任主体、 工作要求和办理时限, 让选民感觉到 “有地方说话”“说了有人听” “有事能解决”。如屯光镇代表接待选民室建成不久, 部分居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 反映燃料公司废弃液化气储存罐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接访代表受理后由镇人大交办镇政府, 镇职能部门立即协调区直部门研究解决方案。很快,将7个液化气储存罐转运到九龙工业园予以拆解,消除了周边居民的 “心头大患”,在选民心中树立了代表接待选民室是能替选民解决问题的“标识牌”。两年来共接待选民220余人次,协调处理选民反映问题87件,形成代表意见建议23件。

三、探索建立村级代表联络站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屯溪区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积极探索,2019 年在黎阳镇开展试点, 除已在镇级建立规范化人大代表活动室外,在所辖村、社区创新建立11 个人大代表联络站,镇域内1 名市人大代表、 14 名区人大代表、 50 名镇人大代表进驻联络站, 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村和社区全覆盖。 构建形成镇人大代表活动室下设若干人大代表活动点的立体化格局, 优化人大代表活动室的布局结构, 进一步方便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建在便民区。将联络站建立在便于选民和群众反映问题,也便于代表更密切地接近群众的地方。比如三门呈村建在村图书阅览室,隆阜二村建在廉政文化室,闵口村建在了便民服务大厅,隆阜一村还在偏远村民家中设立联络点,新江村建在妇女活动室,等等。

二是统一规范。 联络站以加强软硬件建设为重点,严格规范活动开展,提升联络站工作效率。黎阳镇人大为各个代表联络站统一制作了名称牌匾,在联络站的显著位置统一制挂了国徽,统一印制了 《代表活动室联络站基本规范》 《代表联络站资料汇编》《站内人大代表履职手册》 《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登记簿》 等各项工作制度和相关簿册等, 做到全镇统一、规范,有关工作制度统一制作上墙。

三是经费保障到位。黎阳镇人大在镇党委政府的全力关心支持下,投入建站经费7万余元,为每个联络站统一配置了桌椅、电脑、文件柜,订购了相关书籍报刊等;同时,为保障联络站正常运转,每年拨款3000元作为工作经费。

四是规范服务行为。 在服务群众方面, 印制了《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意见登记办理单》,对接待群众意见处理做到 “五个统一”,即属上级部门职责的,转交镇人大分类处置;属普遍性而又不是很急的事项,转为人大代表建议;反映的事项属代表职权范围或能现场帮助协调的,当场解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咨询类的,向群众进行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对无法归类的按其他处置并写清楚意见。在服务代表履职方面,做到个人履职有记录, 印制了 《人大代表参加活动(学习)登记表》《人大代表联系或走访选民登记表》。

联络站实现了代表与群众的 “零距离”接触,可以让代表最直接、最真实地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政府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依据。在接待人民群众过程中,代表们听取民声、了解民情,收集了不少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打通了 “最后一公里”。黎阳镇自建立联络站以来,人大代表接待或走访群众420 余人次, 收集建议意见80 余条, 处理和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出行、棚改拆迁、饮水安全、集体经济发展等问题30 余个,既较好履行了代表职责,又解决了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

猜你喜欢
联络站活动室选民
8个教室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活动室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