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以媒体融合为背景

2020-02-28 06:30朱艳丽
关键词:价值观师生思想

朱艳丽

(闽南师范大学 党委宣传部,福建 漳州 363000)

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铸魂育人工程,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载体的变化,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妥善处理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宣传互融的一体化传播模式。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完成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任务,既要坚持“守正”的要求,也要完成“创新”的目标。守正与创新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辩证统一的两面。其中,守正是根本。“守正”,即坚守正道,发出正声,坚持初衷。只有坚守初衷和使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创新是关键。创新,即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推陈出新。只有不断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才能高质量发展、更好完成使命任务。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只有坚持守正,才不会偏离导向,创新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价值指归;创新是守正的拓展和提升。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守正,唯有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全过程。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守正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1],“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2]。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着眼这一“大事”,全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服务和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人才成长诉求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因此必须坚持守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守的是高校办学的初衷,守的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之正,坚定理想信念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2]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也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既含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又蕴涵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就要坚守高校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原则。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3],高校的发展、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国际国内形势较为复杂,各种思潮相互交织,价值观念趋向多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严峻,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环境、工作的对象、工作的范围及方式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应对复杂的形势变化,更加需要做好守正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准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落实我国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用正确的舆论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对师生的思想引领,引导教师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及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掌握,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引导大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学懂学深学透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并理解这一理论的思想光辉及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自觉坚定理想信念。

(二)守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之正,坚持立德树人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1]。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指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着力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围绕这个重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人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守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之正,就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初心,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鼓舞他们的精神,为高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强大思想保障。作为新时代思想旗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在学懂弄通悟透、落细落小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全面透彻地宣传阐释其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基本内容,推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用这一思想武装个人头脑、指导人生成长和人生实践。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团课等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开展“大学习”“大宣讲”“领航计划”等活动,帮助青年学生全方位、多视角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正,坚定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4]。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成长的丰厚沃土。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在广大师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既要完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帮助师生将之转化为内在信念的任务,又要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基于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正,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弘扬当代中国精神,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大力推进《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贯彻落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全面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有效发挥融合媒体在舆论宣传方面的优势,通过宣传优秀典型、讲述榜样故事、推广先进经验等方式,引导师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以文化涵养为基础,着眼于加强文化内涵和文化载体建设,依托道德讲堂、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坛、经济大讲坛等载体,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校情校史、校歌校训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作用;着眼于实践养成,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科研、实践、志愿服务等各方面,使师生在各种实践体验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于制度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逐步形成引领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坚定师生文化自信。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创新的措施

进入新时代,媒体格局发生变化,高校师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接受的信息也更加复杂多样,这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积极应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在守正的前提下进行全面创新,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更好促进工作优势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积极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是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1]。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关键是创新服务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手段和途径,应着力于工作理念创新、内容手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

(一)解放思想,创工作理念之新

创新,首要的是思维创新,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面对媒体融合的迅速发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原有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已较难满足广大师生的心理期待和情感诉求,也很难达到对师生思想的有效引领。因此,只有大胆解放思想,转变思维观念,更新工作理念,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更好实现凝心聚力,宣传舆论阵地才能守得住。工作理念创新,首先要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高校应打破宣传思想工作是宣传部门单打独斗的思想观念,树立“共同体”思想,学校各个行政部门、教学单位要认识到宣传思想工作是同学校各个领域的工作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齐心协力来做好这项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整体谋划,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大宣传”工作格局,统筹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内容融入立德树人全领域、各环节。其次,强化舆论引导。媒体融合环境下,舆论生态、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应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5],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在管好广播、电视、校报、宣传栏等传统宣传阵地的同时,加强对新兴媒体平台和阵地的管理;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准入和引导机制;主动掌握新兴媒体平台传播的规律和特点,运用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等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新媒体平台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时、度、效”的最大化最优化。再次,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宣传栏等,因反映速度、传播手段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相对局限性。新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APP等,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动性强且搜索便捷等特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扬长避短,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促使各种媒体互相配合,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顶层设计,尽可能实现内容生产、平台展播、技术服务、队伍建设的融通互通,打造“宣传+管理+服务”的融合媒体平台新模式,积极推动工作创新。

(二)拓展思路,创内容手段之新

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高校占据重要地位,其工作思路影响着高校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好的工作思路,能有效促进高校整体工作顺利开展,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反之,则会找不到重点,迷失方向。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需围绕“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1]的工作方针来进行,着眼于宣传内容和方式手段上创新。一方面,宣传内容要有新意。宣传内容要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变化,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师生思想实际,挖掘师生身边具体生动的典型,用讲故事的方法讲道理,寓教于无形,以可见可学的榜样标杆感染人、教育人,让师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宣传思想工作的魅力和价值,从而使师生更乐于接受。另一方面,宣传方式宜新颖。要改变单纯依靠宣传教育、宣传报道、刻板说教等方式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模式,需善用对高校师生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的宣传方式,如把宣传思想工作内容融进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校园微党课、舞台剧、周末影院等校园文化活动;借助一些重大时间节点,如党日、团日、重要纪念日等,开展唱红歌比赛,创作爱国主义题材的艺术作品,如微电影、话剧、绘画、剪纸、网络文化作品征集评选等,或者开展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把宣传思想工作融入师生的日常,贴近生活,使宣传思想工作内容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展示,切实增强实效性。此外,宣传手段要推陈出新。在手段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转变传统媒体路径,善于发挥融合媒体的作用,把移动端作为重点,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充分运用事说、数说、评说、图说等手段,依托高校手机易班、微信、微博、抖音等传播平台,广泛运用图片、音频、视频、VR、H5等多种形式,使样式新颖、贴近生活、品质高尚的宣传作品和宣传报道在广大师生中有效传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

(三)深化改革,创管理机制之新

好的制度有利于加强管理,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原有的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已较难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期待,也较难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标。因此,应积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宣传思想工作责任制。《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对宣传工作负主体责任。因此高校党委应切实建立起责任机制,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学校党委负责人是学校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二级党委负责人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二级单位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负责人应定期听取宣传思想工作汇报,带头坚守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管好宣传工作队伍,切实担起宣传思想工作的主体责任;各二级党委负责人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抓好各自分管领域的宣传思想工作。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高校应把宣传思想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宣传思想工作与其他工作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对宣传思想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评定、评选表彰、选树先进典型,能够提升各单位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视度,增强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定期开展各级各类的宣传思想工作评优评先,如评选年度“新闻宣传奖”先进单位和个人,“优秀记者”“优秀通讯员”“校园年度十大新闻”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发宣传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促进宣传思想工作质量有效提升。

构建舆情预警与处置机制。高校应着力构建“防”“控”“疏”并举的舆情应急响应机制。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手段,积极开展社会热点问题、校园焦点问题、网络敏感问题等的舆情收集和信息数据的动态分析,主动与地方网信网安部门密切合作,对融合媒体环境下的舆情提前预警,提前研判,做到可“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6]的指示,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与反馈的监督,制定相关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做到可“控”。经常性开展核心网评员培训和舆情引导演练,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媒介对负面舆情进行及时疏导,帮助师生端正思想认识,不给错误的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的空间和渠道,做到可“疏”。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要实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跨媒体、跨领域,高校需要建立一支政治上可信可靠、业务能力精湛、敢于担当负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支队伍既要能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过硬;又要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在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上过硬,从而为开展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价值观师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麻辣师生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