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语言·言语·文化:跨学科视域下的外语教学与研究》读后

2020-02-28 06:30
关键词:跨学科英语专业选题

郑 珺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厦门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语言·言语·文化:跨学科视域下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以下简称《跨学科教研》)[1]一书是图书市场目前独一无二新作。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该书问世之前,出版业推出的有专著、编著、教材、译著、工具书、虚构小说和诗歌、人物传记、论文集(个人论文集或众人文章合集)等等,而《跨学科教研》是一部“学术故事集”,既带有论文集性质,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论文集;既带有自传色彩,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部传记。这学术故事始于作者1978年3月以77级本科生身份就读厦门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从故事内容提取看,结束于作者2019年11月于《中国翻译》发表的一篇论文[2],跨越时段41年,其中包括作者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硕士论文选题、硕士毕业之后从事英语教育的教研经历,还涉及作者攻读博士学位前后的跨学科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作者个人已发表的部分论文、回忆文章、全国性和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旨发言、全国性和国际会议总结与展望、在作者学院网站上公开的短文以及若干指导硕士和博士发表的文章。这学术故事既不是论文集又不是个人自传,原因是作者在前言就明确了目标读者:高校英语专业本、硕、博在读生和高校中青年英语教师。要满足这类读者群的共有阅读兴趣,作者就必须对内容进行精心取舍。于是,书中既讲述英语专业学生如何阅读来增强问题意识,又讲述教学与科研如何相结合,还涉及行政工作与教研如何相结合。作者针对既定目标读者,讲解以往发表的或在一定范围公开的或长或短文章,选题、觅材、构思三者俱全,尤其突出问题意识。书中文笔带有散文意蕴,但绝无任何虚构情节。

一、为学为人严丝合缝

首先,从内容编排上,《跨学科教研》体现的是“语言→言语→文化”逻辑思考链,其核心观点是习得母语或学得一门外语,必须内化特定语言系统中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这是语言资源;利用语言资源说话作文是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流中涉及社会语言学、跨文化语用学和比较修辞学等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实践。一条主线贯穿整部学术故事集,即语言系统、言语行为和文化差异的互动关系网络,异彩纷呈,多元同心,分合有致。

《跨学科教研》开篇《厦大外文话学缘——95志庆感怀》(见1.《饮水思源:言语表达与语言资源》)是作者对本、硕时段各种课程和众多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回忆。“饮水思源”是感恩当年老师,附带阐发言语行为要有语言系统支撑的学术观点。对于“语言既存在于谈话者,也存在于听话者,但是它本身从来不露面”[1](P5)的抽象观点,作者举例说表达者和听话人的“耳感”都接受“你好吗?”而将“好你吗?”视为口误,可见“‘它从来不露面’是从非语言系统支撑的言语现象的露面得到反证的。”[1](P6)作者就是如此这般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通俗。第一篇故事收官处,作者举例说明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要“小题大做”、言之有物,切忌“高大上”脱空之作,同时凡是他人观点和例子必须注明出处。这是对本科毕业论文最起码而又最务实的要求。这是为学与为人的高度统一,因为你可以不杰出但始终必须诚实。

第二篇故事题为“曲径通幽:静态之美与动态之诡”,其中包括对恩师的悼念文章,提醒读者注意传统英语教学已经含有后来流行开来的“任务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元素。比如一篇精读课文之后的一大堆问题,其实就是老师布置的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学生自己课前预习,通过参阅各种资料还无法理清的问题,作者说他本科学习时段就向学霸同学请教,这不是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吗?[1](P15)该篇故事涉及作者硕士期间的自选题被导师否决,但他不仅接受了导师建议的新选题,而且论文最终还获得了优秀成绩。此外,作者还就自选题在读硕士期间发表了一篇文章,穿越时空到2013年,作者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同一话题的研究方法论文章[3]。这一跨度是29年!

作者认为“研学”二字提倡的是本、硕、博学生在读过程必须是个研究过程,中青年教师教学过程必须实践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假如教而不学,教而不思,教学与科研必定无法相辅相成,而可能是相克。作者提倡学生和教师都要有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精神,而且又是现身说法。作者1984年刚步入高校教师行列,刚开始《英语精读》课教学,针对某篇课文中出现的in future,作者参阅了《新英汉词典》,发现其中对in future和in the future的辨异不准确,于是1985年上半年他发表了一篇“超短文”[4],《新英汉词典》下半年再版时做出了修订纠误。该词典所做的修订是否由作者发表的文章所催生的,无法求证,但时间“证据链”是确凿无疑的。故事讲到此处,作者感慨来了,他认为现在要求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要有创新,题目要高大上,这个理论,那个主义,这种方法,那种视野,字数有最低要求,参考文献数量也有最低要求,结果生产出不少剪刀加浆糊“作品”,而在作者看来如果一位本科毕业生写出一篇“豆腐块”,能够促使一部非常流行的词典修订有关内容,可以特例特批给出“优秀”成绩[1](P26)。作者这里表达的是反对一刀切的评价方式。

学术故事集中多篇文章展示了作者参与英语专业“思辨缺席”的讨论。作者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认为英语专业学生首先面临思想内容的所指与英语能指的重新匹配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如果用中文表达自己思想没问题,而无法用英语来表达同样思想的话,这是语言学中能指与所指一枚硬币两个面的基本常识。

二、教研行政科学发展

作者认为英语专业应该实践“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和以“输出为导向的教育”(Output-based Education),理由是进入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已经在中学过了一遍英语基础语法,接下来应该提倡胡文仲和孙有中提出的“知识课程技能化”[5](P245),所有知识性课程只要采用英语教材,其中语言点都少不了。作者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竟然可以做到结合自身教学、行政和科研又来个现身说法。2013年,作者所在学院开始“英语+西班牙语”双语实验。从教育管理角度看,英语专业学生入学后,根据培养方案,四年本科期间,课时不能增加,学分不能增加,英语为主修,西语为辅修,如何使英语达到本科毕业水平,西语力争接近本科毕业水平?作者兼职院长行政工作,提出如下设想:《大学语文》《中国近现代史》等大学公共必修课程能否改为中英对照双语课程,增加英语阅读量,由学院编写中英对照双语版,内部使用,同时减少一些英语课时,让位给西语课程?学校召集协调会,会上有关学院领导道出一定的担忧,并给出一篇论证他们担忧的文章。该篇文章认为外语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好,主要有两大问题:(1)女生居多,政治参与意识薄弱;(2)外语专业“零距离接触外来思想和文化……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及道德理念的认同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削减,再加上一些外国不良思潮的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冲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确定、不稳定。”[6]就此,作者发表了《“零距离接触外来思想和文化”之修辞认同分析》[7],从外语学科属性展开学术对话。该届双语实验班毕业生中有的去西班牙继续深造,有的不但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而且还被北外西班牙语专业录取为硕士生。作者从2013年至2017年近四年时间还兼任学院党委书记,他按照规定,必须给学生上党课,有次党课内容是十八大《党章》,限于时间,他重点阐述《党章》中有关文化的表述(根据《党章》上下文可归纳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持续上百年,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进行”)。作者觉得这么表述容易得出“中国共产党无法代表现阶段‘文化落后的中国’。”党课照上,这种困惑没有明说,换一种思路来解开逻辑困惑:“中国虽然处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中国共产党正引领中华民族从‘文化落后’状态迈向先进未来。”十九大《党章》对有关文化的表述做出了微调,“总纲”下文提到:“我国正处于……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根据这添加的“原本”二字,作者发表了《新<党章>对‘文化’的话语微调及其理论意义——兼论广义修辞学超越‘局限’的学术启示》[8]。

以上两篇文章都说明作者问题意识强,还说明作者即使结合个人行政工作,也具有科研意识。他组织承办国内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他主笔发表的不是一般简短的会讯,而是总结会议、展望未来的研究性论文。事实上,在《跨学科教研》一书中,作者无论是独立撰写还是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或指导硕、博学生撰写初稿而作者本人作为第二作者所发表的文章,每一篇问题意识都很强,都能谈出作者的独立思考,几乎每一篇文章总能体现出不同学术思想交锋。

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作者的教研之路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坦言一路走来非常幸运,教学起步之时,学校尽管没有科研考核规定,但他自己结合教学勤跑图书馆(前电脑时代)猛读书,学有所得才写文章。作者自谦地说教研30多年到如今,虽然没有大作问世,但至少篇篇都是有感而发(见该书前言)。与如今当下不少高校教师等着“最后冲刺”争取职称晋级不同,作者从来是不温不火,水到渠成,不是搜肠刮肚寻找话题写文章,而是不经意间问题本身冲入眼帘。

作者文章的一大特色是学术对话,有些文章题目就体现了“商榷”二字。因为对事不对人,所以被商榷对象还多次应作者邀请到作者单位奉献学术讲座。之所以作者能做到以文会友,而不是“文人相轻”,体现了作者“修辞立其诚”的治学态度和修辞实践。

2002年,作者虽然早已是教授,但迈上了汉语言文字学修辞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充电”历程。“修辞立其诚”的多数解读是修辞者先要有诚意之心,钱钟书的解读则是唯有成功的修辞才能体现出修辞者的诚意[9]。《跨学科教研》收入的所有文章外加作者历史叙事所构成的“章回故事集”,是广义修辞学的精心安排和新鲜尝试。无论是作者发表的文章还是讲述这学术故事的文笔,作者总是力避艰深晦涩表达方式,是一种平心静气的学术交流,茶余饭后的侃侃而谈。后发的文章如果对前头所发文章的观点有所修正和补充,作者也是和盘托出。

综观全书,正是作者问学精诚,“金石”问题才能扑面而来,而无需踏破铁鞋寻寻觅觅。作者自然朴素又不失文采的笔法,引人入胜,让读者一旦打开这41万多余字的18篇学术故事集,可能爱不释手,从中可领略到作者在教育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翻译学、语言哲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不同学科间游刃有余。一口气读完这独一无二的著述,一气呵成这读后感,大概也算一种独一无二的书评方式。就笔者所知,2020年1月作者又发表了《生者与逝者对话:言语交际类型的修辞学思考》[10],只可惜未能进入作者的学术故事集。作者的学术故事还在延续,正如作者在书中后记所说:“我将继续生命不息,玩字不已,有了还会有……”(见该书后记)本书评只是打开了这学术故事“大观园”的一扇门,读者进入观赏,相信能与笔者产生同理同感共鸣。

猜你喜欢
跨学科英语专业选题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