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双高” 建设中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路径研究

2020-02-28 22:43
关键词:双高师生党组织

刘 洋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2019 年4 月, 教育部联合财政部推出了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简称“双高” 计划)。 “双高” 计划的提出, 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部署, 标志着高职教育改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 “双高” 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 是各高职院校实施该计划的重大政治前提, 充分体现了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 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能够在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的前沿阵地,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因此, “双高” 建设院校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 有利于确保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偏航、 不动摇, 为 “双高” 建设提供更强的组织保障。 而党的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功能, 在 “双高” 建设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有利于将政治优势转化为行动引领, 集中力量办学校大事, 以一流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1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基本内涵及意义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职院校的坚强战斗堡垒, 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具有区别于其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基本内涵,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宣传党的理论主张。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 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学校管理和建设的各环节、 各方面。 因此,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宣传党的理论主张,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要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向广大师生传播到位、 宣讲清楚,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 应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和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 引导师生不断培育并坚定 “四个自信”, 牢固树立并增强 “四个意识”, 使广大师生不仅能成为党的各项主张的主动学习者, 更应成为忠实拥护者和积极传播者。 基层党组织对于党的理论主张的宣传, 能够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铸魂的新要求, 引导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精神、 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还能够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做到肩上有责任, 心中有祖国。

(2) 落实党的决策决定。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力量。 在学校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强化其政治功能, 坚决拥护党中央、 上级党组织各项决策决定, 能够让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科学合理地开展各项工作。 高职院校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社会主义高校,这就要求高校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掌握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不断夯实和巩固高职院校党的执政的基层基础, 以抓好党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3) 团结高校师生员工。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员的战斗堡垒, 同时也是广大师生的坚强依靠。 其发挥政治功能的另一基本内容是围绕在党组织周围, 团结动员广大师生向党组织靠拢, 增强党组织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引导在校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坚定职业理想、 牢记教书育人使命、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培养敬业乐群精神, 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另外,还应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自觉将个人发展同国家民族的复兴伟业紧密融合, 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 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家先后印发了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和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以及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这些政策在高职院校, 特别是 “双高” 建设院校的落地生根, 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 更关系到职业教育融入区域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服务国家战略, 能够为实现教育强国、 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这要求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主动担当推动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重任, 注重改革的整体谋划和系统推进, 争当职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争做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动者, 为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双高” 建设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路径

近年来, 各高职院校党委不断加强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全面从严治党氛围浓厚、 成效卓著。但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特别是 “双高” 计划院校面临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 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是政治意识淡化, 党性原则不强。 二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党建工作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科研、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中, 造成党建、业务两张皮。 三是政治传导软化、 党员修养不高。 四是政治生活虚化, 组织内生动力不足。 这些问题的逐渐积累, 日益成为党建引领 “双高” 建设的桎梏, 不利于形成党的领导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 也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强化其政治功能, 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能够落到实处, 从而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助力 “双高” 建设项目的有序开展。

(1) 坚定政治方向, 突出思想引领。

旗帜鲜明讲政治, 理直气壮抓党建是 “双高” 建设院校贯彻党的高职教育方针、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 同时,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确保 “双高” 建设院校基层党组织坚守政治属性、 体现政治本质、 发挥政治功能、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前提。 因此 “双高” 建设院校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 “双高” 计划的首要内容, 在制定建设方案和进行项目实施时要充分体现党的领导,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并在 “双高” 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积极有效落实。 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党委的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 坚持把党建抓在基层, 把战斗堡垒建在基层, 充分激发基层组织生活活力。 要认真履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纲, 构建中心组引领学、 党支部集中学、 党员个人自觉学的 “三级联动” 学习模式,搭建起理论学习、 互动交流、 经验分享的宣贯平台, 让理论学习常态化, 坚持把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每一个党员的必修课。 要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以 “党建质量提升年” 为契机, 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 落实工作责任, 提升工作质量; 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 扎实开展 “大学习、 大检查、大规范、 大提升” 活动, 开展党支部评估定级和“对标联创” 活动。 应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增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 引导党员教师讲政治、 当表率、 做模范,引导学生党员坚定政治信仰, 坚定“四个意识”。

(2) 党政协同发展, 强化政治保障。

我国高职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因此要科学正确地处理党政关系, 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以党代政或党的领导弱化的现象。 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 党政工作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 协同化开展, 凝心聚力, 团结统一。 这样既有利于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 又能满足师生的需求与发展。 要在 “双高” 建设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特别是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健全校党委、 二级院系党组织重大事项决策制度, 加强党组织对教学、 科研和行政管理重大事项的领导。 健全党委对改革创新中新领域重大事项的全面领导制度,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把方向、 管大局, 实现党委主导各类重大事项的设计和决策,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以全面落实二级学院党政议事和政治把关制度为重点, 制定党组织 “三清单” (任务清单、 决策清单、 把关清单), 全面推进党建工作与新兴产业学院建设双融双促, 强化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和政治把关。 打造 “双带头人工程”,坚持“引育并举、 内外兼修” 原则, 把好方向之舵, 领好前进之航, 造就政治强、 业务精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带头人队伍。 这样, 有利于将党的建设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行业区域经济、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紧密联系起来, 努力做到同部署、 同落实、 同检查、 同考核, 有效杜绝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 “两张皮” 现象。

(3) 提升队伍建设, 锤炼党性修养。

“双高” 建设院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是上级党组织工作思路和决策的重要执行者, 也是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作为党务骨干, 应充分发挥政治上的领导作用, 思想上的领航作用。因此, 应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真正把政治过硬、 品行优良、 业务精通、 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 在 “双高” 建设中, 注重对年轻干部的任用和提拔, 充分调动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给他们分任务、加担子, 鼓励他们迎难而上, 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同时, 要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采取 “走出去” “请进来” 的教育模式, 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和综合素质的培训。 特别是要强化作风建设, 要将作风建设融入到 “双高” 项目建设全过程, 坚持纪律底线, 坚守道德标准。 全面实施任期目标责任制, 有效地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价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 把在“双高” 建设中的工作表现纳入考核评价机制,与职称评聘密切连接。 保证党员干部能够满足“能上能下” 的责任要求, 有效地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 切实的将其政治功能发挥出来。 同时, 也应通过集中轮训、 网络学习、 专题研讨、党日活动、 社会实践等形式强化对师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4) 严肃组织生活, 创新阵地建设。

党内政治生活是增强师生党员党性锤炼的重要平台, 也是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基本要求。在“双高” 建设中, 各基层党组织要把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摆在更加显著位置, 把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 基本制度, 坚持规范落实、 创新形式、 提升成效, 认真做好会议记录、落实请假制度, 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同时, 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民主评议党员、 谈心谈话等制度,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咬耳扯袖、 红脸出汗,真正起到教育提高党员的作用。 特别是, 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 在实施建设任务时, 勇于承担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担当, 让组织生活制度真正起到作用,发挥实效。 各基层党组织还应不断增强组织活动的创新性、 活力, 将师生党员周围的新鲜事、 热点问题纳入党组织活动内容体系, 积极引用网络平台软件, 创新党建工作形式, 推进 “互联网+基层党建” 的新模式。 在把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思想观念走向的同时, 应将传统党建手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搭建党建工作云平台, 有效提升“双高” 建设院校的党建信息化水平。 各基层党组织应深入挖掘 “双高” 建设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力宣传, 营造氛围、 汇聚能量, 从而激发教职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双高” 建设。

高职教育进入 “双高” 时代, 更能进一步激发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 使其发挥自身价值, 引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为地方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提供更强的人才支撑。 “双高” 建设院校各基层党组织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 不断强化政治担当,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把全体党员锻造成信念坚定、 担当作为、 务实创新、攻坚克难的先锋模范, 引领 “双高” 建设项目顺利进展,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双高师生党组织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清华党组织公开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麻辣师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