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政治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0-02-28 22:43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政治

陈 虹 李 巧 张 雨

(1.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2. 中共贵港市委党校, 广西 贵港 537100)

党的十九大提出: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1], 这一经典论断是新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前提。 党的领导贯穿于各个领域。 高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定党的领导这一政治立场,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精神实质。 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正确导向, 把握党建引领的政治遵循。

1 党内政治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

1.1 党内政治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引导

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自打建立政党以来在经过艰苦岁月的不屈抗争、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的坚持等, 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形成的, 包括:信仰、 理念、 价值、 情感、 工作作风、 生活作风、 行为规范在内的总和, 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结晶。 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忠实践行者。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 教学和管理服务实践中, 以学生为主题, 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 涵盖广大师生和管理者形成的一种精神、 价值、 规范、 形态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2]。 党领导下的高校其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突出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作用。 高校师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其中一部分人亦是中共党员的身份, 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我们诠释了何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何为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 何为经世致用、 知行合一、躬行实践; 何为仁者爱人、 以诚待人、 以徳立人; 何为勤俭自守、 讲信修睦等[3], 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历经岁月沉淀熔铸于党内政治文化之中。 高校的党务工作者、 学生工作者要率先垂范, 积极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努力学好专业本领, 学而常思, 思以致用; 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总结经验、 经验印证理论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理性认知, 做到躬行实践, 学以报国。

1.2 校园文化建设反作用于党内政治文化

高校的本职工作在于立德树人, 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科研任务, 是前沿理论的积极创新者。作为理论创新基地, 高校在各个领域所展示出的学术权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 这体现在高校将对某个领域的学术追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甚至于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高校进行教学、 科研等活动过程中, 师生所体现出的文化诉求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1.3 党内政治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具有目标同一性

党内政治文化并非空有其表, 中华传统文化是其根源; 革命文化是其灵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主体。 高校校园文化是囊括物质、 精神、制度等多种元素在内的多元文化表征, 其表现出多元化、 差异化, 但其文化现象的核心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重要内涵。 党内政治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同一性表现在: 党内政治文化中的忠于信仰、 崇高理想、 政治正确、 求真务实、 服务群众、 勇于奉献等核心要义正是高校办学、 治学的实践要求。 高校要在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的前提下培养出爱党爱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

2 加强高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是落实加强党建引领, 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要求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 “四个伟大” 中是压舱石、 是根本保证。 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政治建设起到提携引领的作用,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其作用不容忽视。 当前, 部分高校党员干部出现理想信念滑坡、 思想腐化、党性意识淡薄等现象, 伴随着享乐主义、 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 拜金主义的滋生, 这些庸俗腐败的政治文化是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其根本原因在于将功利性摆在党性之上, 搞帮派主义, 任人唯亲, 为了评上职称不惜弄虚作假, 严重腐化了高校党内政治文化。鉴于此, 高校各级党委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做到理论武装头脑, 理论指导工作, 理论指导问题整改落实。 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常态化, 相关考核机制配套跟进, 防止学习教育走过场、 流于形式。 其次, 选拔各级党委班子领导干部要任人唯贤、 任人唯能, 特别注重政治品德、 党性修养, 突出政治导向, 好的领导班子是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将从严治党贯穿于政治建设始终, 纪检监察组织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 最后, 筑牢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 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校园形成有困难找党员、 党员干部服务师生的良好局面, 形成师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 服务担当的高校党建工作的良好局面。

2.2 为高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土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 其重要内涵见诸于中华传统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组成, 作为高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信仰与精神追求, 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应有之义。 如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家奖学金、 助学金的评选, 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 是以整个评选过程必须始终秉持公平、 公正、 公开的原则, 以学生的品德、 学习能力为主要考察指标, 兼顾部分特殊情况, 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 做到过程清楚、 结果公开透明, 让广大师生信服, 这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3 为高校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政治依据

习总书记强调 “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 必须旗帜鲜明的坚持党的领导, 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拧紧思想觉悟的 “开关”, 筑起防止西方腐化思想侵蚀的牢固屏障, 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主导权牢牢抓在手中。 高校是青年挥洒青春的地方, 在活泼宽松的校园环境中, 形形色色的外来文化汇聚于此, 其中不乏西方消极庸俗的糟粕文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侵蚀腐化着高校青年的身心健康, 严重影响高校培养新时期 “四有” 青年的目标任务。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把好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这一 “总开关”,辅之以政治正确、 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课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结合历史人物、 红色经典等正能量内容, 把有信仰、 有理想、 讲政治、 敢作为、 勇担当等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要义根植于广大师生心中。

3 党内政治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3.1 以党的信仰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是社会主义的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为主旋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方向, 坚持对党的高校建设方针政策的遵循落实。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 这要求高校党委领导班子必须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通过理论学习、 专题研讨、 学术论坛等方式加大对新思想学习的纵深, 与此同时师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其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常抓常严, 对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培训以信仰教育为主。 高校要充分发挥其理论阵地的优势, 用学术讲政治, 以政治引领学术创新, 坚决抵制那些标榜“学术自由” 妄议中央大政方针、 质疑中央领导权威的伪学者。 将党的信仰文化熔铸于高校的校风校训、 治学、 办学理念中。

3.2 以党的组织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作为一个政党其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应该是组织文化而不是某个个体文化。 校园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构成的综合性文化整体, 高校作为一个大的组织其中包括: 教职工、 学生、 其他工作人员等, 其包括党委组织、 教师组织、 普通职工组织、 学生组织等众多组织在内。 作为党领导下的高校, 要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明确校院党委的“责任田” 及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明细, 以责任明细倒逼责任落实。 要坚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 在学校章程的制定、 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其领航定向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意见诉求, 构建具备师生价值认同、 情感认同的校园文化。 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从校党委到基层党组织要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做到规定动作不能少, 如 “三会一课”、“民主评议” 制度, 要一以贯之地执行落实。 强化 “四个意识”, 做到入心入脑, 内化为思想武器外化于指导工作。 党内政治生活还可以延伸到社团、 班委之中, 以主题讨论、 心得交流、 观看影片等方式, 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 拼搏奋斗的精神品格。

3.3 以党的实践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的优良传统告诉我们,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只有躬身力行、 孜孜以求方能到达真理之巅。 当前高校中出现的学风浮躁现象,究其原因是当下社会急功近利价值观的影响, 由此出现的学术弄虚作假、 学生浮而不实、 教师功利心太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高校党员干部要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以身作则, 学习上检视自己, 以笃实好学的求知精神要求自己, 戒心浮气躁、 急于求成, 搞踏实的学问; 教学上正视自己, 以严格的职业素养规范自己, 戒定位模糊、以私谋利, 搞清明的学问; 学术上端正自己, 以科学务实的精神激励自己, 戒弄虚作假、 华而不实, 搞严谨的学问。 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校风、脚踏实地的学风、 团结向上的班风, 以党的优良作风涵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3.4 积极利用媒体宣传

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大力的宣传, 只有广而告之才能为人所知, 才能深入人心。 在文化传播日益提速的今天, 其传播的载体亦是日新月异, 许多新媒体的出现伴随着舆论阵地的产生, 而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 必须始终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导权。 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 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在媒体宣传方面, 除了固有的报纸期刊、 新闻广播等传统媒体外, 官方网站、 微博、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应运而生, 新形势、 新挑战便有新出路、 新方法。高校同样可以开设学校贴吧、 团委微信公众号,传播身边感动的人和事。 师生可以通过抖音、 微博等自媒体上传正能量文化内容, 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 增强他们对于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归属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 党内政治文化之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时期, 高校立德树人, 培育“四有” 青年; 培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离不开党的领导; 滋养求真务实科学精神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政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