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现象探究

2020-02-29 20:16郭学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佛系生活

摘  要:时下中国,“佛系”这个词红遍全国,在90后、00后年轻人中尤为明显。佛系青年以他们独特的行为态度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其发源于日本,通过媒介的传播,在中国本土发扬光大,做事的妥协性、思想的随意性、心态的稳定性是其突出特点。“佛系青年”出现是多方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在物质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成果,取得显著成绩,互联网推动“佛系”迅速中国化,它及时给不为物质所困的青年提供精神慰藉,加之青年自身思想的不成熟性,对纷繁复杂价值观的不可辩性的“漏洞”,给“新鲜”思想可趁之机,出现“佛系青年”。笔者立足急速发展与转型变化的中国社会,深入到佛系青年群体中进行调查,发现佛系青年也并不“丧”。

关键词:佛系;90后青年;青年奋斗观;低欲望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命运与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代中国青年身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各种商品极大丰富、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一些年轻人无论是经济能力、专业能力、知识储备,还是生活阅历、心理素质都处于起步阶段,驾驭外部世界的能力和心之所想多力不从心,这使他们对现实无奈,大数据时代面临的诸多选择也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往往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佛系”就是其中的一种,如今佛系不仅仅是一种青年的代名词,它其实折射出当代青年在无尽的选择和压力下,是以90后年轻人为代表对快节奏社会的一种弹性反击,他们用自己的慢态度来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谓之“佛系”。

一、“佛系青年”的出现

佛系青年一词最早起源于日本。日本自泡沫经济破裂以来,经济持续低迷,已从“失去的二十年”变成“失去的二十五年”,国民状态是经济变化最真实的写照,伴随日本经济的低迷,日本国民状态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年是社会的晴雨表,日本青年本该是最有消费欲望的核心人群,却已走向“低欲望”,日本“草食男”演变为“佛系男”。“草食男”是由日本女作家深泽真纪通过观察日本社会30左右男性生活后2006年时提出的一种流行概念,其特色包括性较为内向;消费观偏节俭;没有事业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享受平淡、拒绝浮夸。当“草食男”发展到2014年,日本畅销女性杂志《non-no》提出了“佛系男”概念。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一书中,把日本青年的这种状态总结为三个关键词:Mild Yankee、AEONIST和LaLaporter。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

而中国第一次出现“佛系”的说法,是2014年2月“人民网”转发“日本通”的报道。报道中描述“佛系青年”是“他们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但内心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讲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总是嫌谈恋爱太麻烦,不想在上面费神费时间,也不想交什么女朋友,就单纯喜欢自己一个人,和女生在一起会感觉很累。”1到2017年11月21日,微信公号“留通社”发布与90后相关文章《胃垮了,头秃了,离婚了,90后又开始追求佛系生活了?》,“佛系”一词迅速爆红。该文章指出,“佛系生活是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生活环境下的种备选,在调整心态,接受‘随缘后,确实会变得轻松-点,焦虑也有所缓解。然而,这绝不等同于不作为,而是该干的事情干好后再一切随缘。”在12月11日,微信公号“新世相”发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文章开篇便是“手里的保温杯水温未凉,办公室的90后己经找到人生新方向:他们宣布成佛了。”2该文成功将“佛系文化”推向高潮。之后,社交平台上,“佛系买家”“佛系综艺”“佛系球迷”“佛系养生”“佛系育儿”“佛系打午”等词瞬间火爆异常。“佛系”在中国彻底打响。

(一)佛系青年的内涵

当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矛盾已经转变,社会转型蓄势待发,90后青年人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然而房价的高不可攀、就业的难于上青天,社会财富被60、70后掌控,职场中坚力量和社会话语权被80后占据,90后只能望洋兴叹,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渴望成就一番大事业,业绩要更好,成绩要创新高,房价高、物价贵、好工作难找,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往往却委曲求全,时刻紧绷神经、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所以,他们愤而投身“佛系”,“不仅年轻人和富人全神贯注于风格化的生活方式及自我意识的确定,消费文化的大众普及性还暗示着,无论是何种年龄、何种阶级出身,人们都有自我提高、自我表達的权利”。3“佛系”一说,承载了一种对于生活中快与慢、进与退的思考,乃至追求。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中国正迎来最特殊历史时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各种APP移动客户端是青年人获取信息的新兴主流传播方式,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展现才华的平台。细数2018年上半年的网络热词:“小猪佩琪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确认过眼神” “肥宅快乐水”“隐形贫困人口” “陈独秀同学请坐下”“皮一下,很开心”“C位出道”“XXX了解一下”“在违法的边缘试探”“pick一下”等,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年轻人自我排遣的调侃,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纾解生活的压力,其中“小猪佩琪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 “肥宅快乐水”“隐形贫困人口”更是与佛系青年息息相关。“隐形贫困人口”是指有些人看起来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这一词的解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这也是多数在奋斗的青年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尽管他们工资不高,但不放弃对物欲的享受,他们可以有多少花多少,没有了也可以。而“肥宅快乐水”就是可口可乐,原因是可乐糖分高又好喝,喝水都能胖,选择喝可乐可以让你有三倍的快乐!诸如此类,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苦中作乐中都具有一种乐观自嘲,年轻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追求的更多是享乐,是一种平和的态度。

旧的事物代替新生事物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90后是“佛系青年”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90后的生活状态是幸福的,70后长在追求吃饱喝暖的年代,80后国家改革发展的年代,90后享受了国家发展的成果,他们大多物质条件充裕,他们也有理想抱负,有人生目标,但在父辈的压力下他们努力拼搏却收获了了,因而他们转向追求快乐,不再像上一辈一样极力买房买车,租房打的同样可以,从丧文化、秃头、中年危机、保温杯,再到成家走到了出家,修炼成佛,他们被冠名“佛系人群”。所谓“佛系”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据我两个月在佛系人群中的观察,我认为“佛系青年”是外表稳重,待人温和,行为随性,心态平稳,不争不抢,但又认真努力生活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喜欢慢节奏的生活,而不是懒惰、毫无追求坐吃山空。

(二)佛系青年的特征

佛系青年的穿搭往往偏向休闲型,这类人群清淡、寡欲,崇尚低饱和度色的衣服,是性冷淡和极简风的集大成者。他们的穿着往往体现一种云淡风轻、与世无争的感觉。他们穿衣服的颜色,讲求素净,黑白灰是他们偏向的颜色,纯色也是一个好的选择;衣服的材质偏向棉麻,佛系男生穿衣往往比较随意,佛系女生穿衣较精致,喜欢穿森女系;他们选择的配饰通常是很小的串珠手链,如新月菩提子、小叶紫檀、青晶石、绿松石等这些低调又小清新的材料,比较符合无欲无求的气质;佛系青年的包袋喜欢布包、草包,要求logo不明显,甚至喜欢自己做,较环保;就连拍照都不太喜欢摆造型,喜欢面无表情,不看镜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口头禅其实就是个人性格特点的表现,佛系青年群体也有他们的独特的口头禅。“都行”“可以”“没关系”这就是他们挂在嘴边最常说的话,佛系青年,他们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打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对于佛系青年的走红,他们表示:红不红我们并不在意,我们无欲无求、无悲无喜、不争不抢、善哉善哉。又比如,佛系青年的表情包,内容是: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一切爱豆 皆是虚妄;种种谣言,过眼云烟;撕嗨无涯,回头是岸;万物皆空,无欲无求;互怼动气,七大伤肝;随缘点赞,善哉善哉。佛系青年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口头禅,总之,都代表他们平和、岁月静好的态度。

总体而言,“佛系青年”有自己性格特点,衣着爱好,生活方式。

二、“佛系青年”出现的背后

改革开放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已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人均GDP接近一万美元,已经超过俄罗斯,在欧洲国家有人甚至会调侃,中国是发达国家,因为中国的无限网覆盖广、速度快,中国的地铁环境好、交通设施完善,中国的高楼林立、商店错综复杂,中国的城市夜晚灯火通明、娱乐设施多,然而,在外国青少年喝啤酒、吸大麻、泡酒吧的年纪,中国的青少年却是喝热水、看中医、宅在家,如此巨大的差别不禁让人感叹中国青年太丧了。那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有有哪些呢?

(一)价值观的混乱

当今社会结构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全球经济化的趋势导致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这就引起了价值观的混乱,普世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着青年的选择。价值观是一个人看待自我和他人的方式,不同的人之所以会对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就是源于价值观的差异,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操控着你的人生,让你在不同的人生问题上做出选择。佛系青年对房子的追求、对工作的选择和对婚姻的抉择都受自身价值观的引导,70后接受英雄主义教育,提倡奉献自我;80后接受爱国教育,提倡报效祖国;90后则发展争抢和投机是社会主流。英国摄影师阿德里安·菲斯克发现,中国青年反抗和听话并重的能耐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年轻一代普遍认为父母无论何时都在给自己提供强大的情感支持,他们试图给父母物质上的回报,但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不依赖孩子经济的现象,让他们免去后顾之忧,可以更好的过无欲无求的人生。

(二)成长环境的优越

佛系青年的家庭环境总体有两种;一种家庭富裕,不用努力就有房有车有地位,没有需要奋斗的动力,便游戏人生;一种家庭虽普通但家长溺爱,衣食无忧。在这两种生活环境下,90后青年似乎没有感受过吃不饱、穿不暖、求而不得的滋味。据学者尼尔森对18-25岁中国年轻人的调查获知,成年人的重要标准是:能够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对情绪有很好的控制;在父母之外经济独立;不要太以自己为主,更多为他人考虑;自己做决定。他们从小也被老师告知要有理想,他们想象18岁的风光,脱离了父母的管束的人生万紫千红,然而直到真正成年,才发现理想实现不了,潇洒的人生实现不了,父母的要求抗拒不了,在困难挫折来临时,只能投向父母的怀抱。

(三)互联网的衍生品

世界各国在经过工业阶段之后,进入互联网阶段,互联网开始不断的衍生出各种应用,优化了人们行为的效率,也使得信息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種错综复杂的思想、观点的秒速传播,网络媒体利用新的、热点词汇大量噱头来吸引观者眼球,年青一代由于知识和辨别能力与成年人有差距,很容易被所谓的“新颖”的论述吸引,产生认同感,进而自我代入。年轻人似乎会认为成为“佛系青年”是一种潮流,他们自我标榜,不断深入“佛系青年”的思维模式,就容易走入一个怪圈,是“佛系青年”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就了“佛系青年”。这种概念的混淆,使得媒介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客观的传播“佛系青年”对09后、00后年轻人是必要的。

(四)就业的巨大压力

当前我国整体还处于改革与变动的快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曾分析,青年作为“危机的一代”,在就业、发展各方面都存在挑战,青年的生存压力相对加大。在每年毕业季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则新闻:某省市公务员报录比达到了1000:1,创历史新高。这夸张的比例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都说70后是幸运的一代,他们生活在毕业就包分配的时代,不用面临就业的竞争,掌握知识就等于掌握了一切,创业容易,挣钱容易,在中年他们占据了社会的大量财富和资源,有房有车还有存款,90后与之对比,正好相反,他们努力奋斗,却被现实打败,反而走向租房也挺好、吃好就行,在北上广工作也行、回家也不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很多人把佛系和丧文化相联系,认为90后没有斗志,颓废无能,殊不知这仅是社会大环境下,90后的一种生活方式罢了。且竞争是当前时代特有的现象,信息化的发展,市场经济逐利倾向明显,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似乎成为大多数人奉行的法条,90后从小在各种培训班、各种成绩对比中长大,日以继日的被拿来与同龄人作比较,他们已经对这种情形乏味,选择避之不及也无可厚非。由此,网络上兴起一种调侃式自嘲的亚文化,并在社会中蔓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的90后,他们在用与80后、70后不同的网络语言,或调侃、或嘲讽,嘻嘻哈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佛系就是他们的封号。

三、“佛系青年”的积极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后,百折不挠做出新的成就,以一种不倒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愿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最后一批00后已经成年,90后应该要接替父辈的使命,为社会发展、国家富强贡献力量。新时代需要新的力量,习近平主席不仅一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青年作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希望,必定要做出新改变,时代也会对青年有新要求。

(一)摒弃功利心态,积极生活

当前我国整体还处于改革与变动的快速发展阶段,青年作为“危机的一代”,在就业、发展各方面都存在挑战,青年的生存压力相对加大。与日本青少年不同,日本的“草食系”源于消费主义渐渐式微,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的佛系青年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佛系青年并非不想去奋斗。他们依然怀有理想,依然想去改变命运。他们标榜自己是佛系青年,无非是对现实的一种自嘲,是在抚慰自己的伤口,追求心理平衡。

佛系的生活态度,似乎符合古圣先哲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教导。面对生活的压力,年轻人选择退回自我,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享受内心的平静,不与他人论短长。这是一种可以让精神和身体放松和释放压力的生活方式,“佛系”是应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反抗行为,就像最近流行的口头禅“你开心就好”所诠释的那样,90后追求的更多是精神方面的满足,在慢节奏中去体会内心真实的需求,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寻求精神和身体上的舒适、幸福感,同时降低对物质的要求,在满足自已的精神需求中,回归到生命中最基本,顺其自然地生活方式。

(二)客观面对挫折,奋斗有为

佛系青年心态“正”。较之社会出现的众多青年犯罪问题,佛系的年轻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年轻人爱面子,表面上不努力,内心却有渴望,佛系或者只是一种更加关注精神生活、热爱生活的生活方式。如今,因为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案件层出不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有青年犯罪的地方,必有心理问题,比如“江歌案”中陈世峰异性缘很好,恋爱5次,但在日本留学的他,貌似优秀的背后是很自卑,在案发前他的周围老师同学评价“很要强”“很穷”,在同龄人面前喜欢展示的体面、骄傲,这样“像影子一样的人”残忍杀人。这个案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讨论,案后人人都知道“告诉孩子 远离身边的垃圾人”,但事件背后隐藏的是心态“不正”其实才是案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所在。因此,在佛系青年的身上“淡然处世 不争不抢”是否显得可爱呢?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为了青年大可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佛系青年在社会发展的大洪流中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岂不可取,颇有“竹林七贤”清静无为的姿态。

佛系青年实则不“佛”。提到佛系青年,很多人会想到宗教中“佛”的形象,无欲无求“贪嗔痴恨爱恶欲”皆无,其实不然,佛系青年与“佛”并无关系,如若非说有关联,可能是再讲佛系青年的境界,佛系青年讲求的是人生在世要自我规范,他们有自己的行为准则,道德底线,人在大彻大悟时才能达到“佛”的境界,佛系青年在快餐时代,经济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追求利益放低姿态、放宽底线的情况下,悟出新的方式,这实则是一种进步,佛系青年有信心有信仰,在黯淡的时光仍咬牙坚持,在精彩之处也自我束缚,昂扬积极。“佛系青年”是否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90后、00后伴随着中国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内需扩大缓慢、老龄化、环境治理问题棘手仍是难题时,国家需要青年,民族需要青年,佛系青年要摆脱冷气,向上走,才能杜绝自暴自弃者的声音。佛系青年不“佛”,但也决不能无动于衷,像人民日报倡导的那样,佛系青年终有一日会修成“斗战胜佛”,成为民族、国家之光。

參考文献

[1]  世相君,《第一批 90 后已经出家了》,《新世相》,2017年。

[2]  唐辛子,《日本佛系男子进化史》,《新周刊》,2018年。

[3]  【日】大前研一,姜建强译:《低欲望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

[4]  [英]提摩太·贝维斯.,.胡继华译:《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载《人民日报》,2013年第5期。

作者简介:郭学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佛系生活
法系妈&佛系爸
“佛系”掩盖了什么?
快乐驿站
我的同学是“佛系少年”
佛系
佛系青年(双语加油站)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