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复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0-02-29 11:37陈迪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绳子轮胎树枝

陈迪

案例背景:

小班幼儿在入园半学期后,大部分能够做到情绪稳定愉快的参加游戏活动,并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在老师提醒下能够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本案例中的若宁小朋友能够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能够愉悦地和同伴相处并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能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究,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玩中启智的效果。

案例描述:

户外游戏时间,UFO综合活动区下的轮胎跳床周围围满了小朋友,隐约听到小朋友们在说:“给我,给我,把它拿出来给我。”我看到几个小女孩儿轮流将手伸进轮胎跳床的绳子空隙中,在底下摸着什么,雨琦和煜涵小朋友则直接爬到了轮胎跳床上面,将手从跳床空隙中伸了进去,她们反复尝试了两三次之后,仍旧什么也没有摸上来。(见图一)只见她们不时从一个空隙转移到另外一个空隙,不厌其烦地尝试着,这时候我看到若宁的手腕部分开始发红,我忙问道:“你们的手这样疼不疼?”若宁说:“有一点点疼”,我用手试了试跳床的绳子,特别硬,我禁不住用力一拉,绳子移动了一点点,应哲看到以后连忙说:“陈老师,这个绳子可以动,你看这个洞变大了。”说着,把绳子用力往旁边拉了拉,他刚把洞口变大一点点,若宁小朋友就把手伸了进去。但是仍没有成功,我看到他们开始有的用脚使劲蹬轮胎跳床,有的用手使劲拉,并喊着“使劲推呀”,他们试图将轮胎跳床移开,从而将里面的物品取出来。(见图二)陆陆续续来了三四个小朋友进行尝试,但他们最后都放弃了。这时候我看到若宁小朋友趴在轮胎跳床边缘,两只小手不停的捏绳子,试图通过绳子的移动,使洞口变得的更大一点,紧接着她将手再一次伸了进去,由于洞口太小,周围的绳子将她的袖子撸到了胳膊肘的位置,我看到她在努力地去碰触物品,我还听到她自言自语的说:“够不到呀还是”说着甩甩袖子走开了。

分析:游戏中,由于幼儿在不断尝试用手取出物品时,教师发现她们的手存在受伤的可能,于是进行了第一次介入,通过语言引导幼儿进行规避手部受伤的风险,从而使幼儿探索的欲望可以持续进行。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做到自发地尝试用力拉,用脚蹬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说明幼儿具有勇于探索,积极动手动脑寻找解决问题的意识。

过了大约两三分钟,我看到她在手指上一边缠绕着一根软草,一边慢慢的走向轮胎跳床,(见图三)紧接着她将手中的软草伸直,从轮胎跳床地空隙中伸了进去,另外一只手通过移动绳子的方法使空隙变大。(见图四)又将草往里面伸了伸,抬头对我说了一句:“我还是够不出来”。我问:“你想一想为什么够不出来?”旁边若希说:“因为这个口太深了”,我又追问到:“这个口太深了,还有吗?”若宁却答到:“我是想要够底下的葡萄,紫色的那个就是,”说着她跳着走开了。

分析:若宁小朋友在前面的不断尝试中,并没有成功取出物品,但是她自主选择辅助材料进行尝试,在失败时,向老师提出疑问,这时,教师进行了第二次介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若宁和若希进行了回应,但若宁并没有正面回答够不出来的原因,而是阐述自己想要干什么,可见她认可若希的回答,同时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初步探究的能力。

紧接着她在UFO综合活动区的另一端再次回来的时候,拿来了一根比软草长许多的小树枝,并将树枝的一端对准下面的葡萄模型去进行碰触。(见图五)旁边的若希说到:“你给我”,但是若宁并没有同意,正在这时柏林走了过来,问到:“你在干什么?”若宁说:“我在够葡萄”。只见她慢慢的运用小树枝将其在边缘部分往中间移动。旁边的小朋友们激动地喊到:“动了,动了”,正在这时树枝断成了两三节,但是她将手从大一点的空隙中伸了进去,非常轻松的将葡萄模型拿了出来。她非常高兴的说:“我够出来了”,说着回头将葡萄模型送还给了进行角色游戏的小朋友们,(见图六)这时若希说:“下面还有一个呢”,于是我追问到:“还有一个?怎么办呢?”“孩子们纷纷说到,我们再把它够出来”,“可是刚刚用到的树枝已经断掉了,怎么办呢”?若宁说:“我知道哪里有,”说着她和若希轻车熟路的往前跑去,于是我连忙跟着她们跑到了幼儿园的护栏旁边,透过护栏,若宁抓到了一根枯树枝,想要折断,我问到:“我们刚才的树枝为什么断了”?她说:“那一根太细了”,并用手指圈了一个小小的圈圈来进行展示,我追问到:“那我们这次怎么办呢?”她指着一根比刚刚粗许多的树枝说到:“这个就可以”。(见图七)

分析:若宁能够在上一次游戏中,老师和其它幼儿的对话以及和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发现用软草的不足之处,并能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找到更加适宜的游戏工具,可见,她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并能够细心的在观察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若宁拿着树枝开始用上一次的方法试图将轮胎跳床下面的物品移动到中间,但遗憾的是,跳床下面的物品在她一次次的碰触中越来越往里面移动,一直被戳到了轮胎跳床的最下面,在上面的空隙中几乎看不到了。(见图八)这时我看到长长地树枝在小朋友们周围不时移动,我忙说到:“小心点,别用树枝戳伤眼睛,”孩子们纷纷响应到:“好的。”若宁一边往外戳一边说:“我弄不出来了,太深了”,旁边的小朋友们纷纷问到:“它跑到哪里去啦?”我也跟着问到:“怎么又没有了?”若宁说:“我把它弄到最里面去了,怎么办呀?”孩子们纷纷说到:“把它抬起来吧?”孩子们又开始尝试用脚使劲蹬、用手抬、用力拉等方式,若希一边拉一边说:“那你在戳一戳,”“我看不见它了,”若宁回头对我说到:“老师,你给我们抬起来吧?”我故意说到:“可是我一个人抬不动,你们能和我一起吗?”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于是我和旁边的小朋友抬起轮胎跳床的一角,若宁用树枝非常轻松的就将物品取了出来。(见图九)

分析:游戏中,若宁运用新材料并沒有顺利将物品取出,她能够配合周围的小伙伴们试图运用另一种方式取得成功,但效果仍不理想时,她能做到积极向老师寻求帮助,可见别人对她说的话她能够注意听并做出积极回应,在教师提醒下能够做到注意规避树枝容易戳伤的风险,在多次尝试后,仍不能达成目标时,能够勇敢的寻求帮助,有较强的与人交往能力。

策略分析:

1.根据幼儿需求运用适宜地方式介入游戏,推进幼儿游戏发展。

游戏中,教师通过便于幼儿理解的语言,引导幼儿发现并规避手部受伤、眼睛受伤的风险;引导幼儿发现为什么拿不到物品?从而让幼儿通过实际探索,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通过各种途径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2.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实践,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目标。

游戏中,教师运用语言和信任的目光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让她感受经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感,案例中,若宁分别用手,软草,小树枝,结实的树枝这四种方式,逐步深入的进行探索,教师并没有干扰幼儿,而是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量放手让她自己去实验,从而达成自己的目标。同时教师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猜你喜欢
绳子轮胎树枝
寻宝藏
“蜂窝”住进轮胎里
大轮胎,玩起来
绳子
树枝变虫虫
暴走的轮胎
取绳子
树枝贝壳花
芝麻开门
成功与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