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到位”提升班组管理质量

2020-03-01 06:53吴华龙徐志钦
交通企业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班组观测应急

□ 赵 戬 吴华龙 徐志钦

面对民用航空事业高速发展、航班飞行量与日俱增以及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频发的挑战,基层台站班组的飞行安全保障压力和安全工作风险持续增大。特别是由于人员思想认识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现场执行不力、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复杂天气难以快速响应等问题,都可能造成保障工作的“错忘漏”,甚至导致航空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征候的发生,对飞行安全造成巨大隐患。比如观测工作,一个气压数据的错误就可能导致飞机进场高度过高或过低,造成飞机复飞等结果。因此,作为安全保障最前线的基层班组,应该严格按照民航局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民航局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基”建设工作的责任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努力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挖掘班组自身工作潜力,落实安全责任担当,将“思想认识到位、制度健全到位、业务技能提升到位和现场执行到位”这“四到位”践行到日常工作中,筑牢“三基”建设基石,实现班组管理效能、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思想认识到位

由于工作性质原因,观测人员长期以来基本都是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平凡岗位,每天24小时重复书写与报告着26个字母与10个数字。工作的性质使得他们很难出彩,但每当有飞行事故或不安全事件时,观测人员却可能是被调查的对象,无形中的压力直接影响着观测人员的工作士气,使得大多数人员选择了“看淡一切”,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满足于“我值班时不出事就行”的现状。

作风建设离不开思想精髓。为了让观测人员充分认识安全生产责任,班组采用“微信通知、个人签学、会议组织学习、交接班提醒”等相结合的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及民航各级领导的安全要求及时快速地传达至每一位员工。针对人员新老分层明显、人员思想差异性大等特点,观测室定期召开科室会议,并将党小组会议扩大至全员,充分发挥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导全员向“5.14川航3U8633”非凡英雄机组、身边劳模、典型事例等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榜样学习,激励人员努力践行“守初心、担使命”的精神,形成“将优质服务牢记心中”的重落实的积极文化氛围。同时,及时开展针对复杂罕见天气、应急突发事件以及行业不安全事件等的典型案例分析,组织人员对定期排查或自愿报告的危险源清单进行学习,始终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深刻教训,并将相关内容纳入案例库、试题库、视频库、课件库。通过“四库”的建立,保证安全教育有素材、有手段,确保人员思想认识到位,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安全责任,真正明白领悟“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我为什么这么做”,让安全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使之成为全体人员的行动自觉,营造“立足本职做贡献,管理服务上水平”的积极氛围,促进班组成员负重拼搏、实干争先。

二、制度健全到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组的活动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处于保障飞行安全最前线的班组,如果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等存在缺陷,特别是制定实施的现场操作流程如天气报告发布流程、应急发报处置程序等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甚至只是流于形式、可操作性差,班组成员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价值标准,就可能造成管理的随意性,甚至让违章操作、人员误差合法合规地存在。

规章制度需要普适、全面。作为提供一线服务的班组台站,应该按照民航“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从“繁琐”的细节规定入手,针对近年来航班量快速增长和航班高密度运行对观测服务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不断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以保证制度具有适应性、适用性,使管理有章可循。值班人员在每天早上交接班之前必须保证值班室和厨房卫生整洁;使用完厨房后必须随手关闭用电插座开关;将观测簿、文件夹、墨镜等摆放于工作台指定位置;将水杯、手机等放置于值班室门外物品放置处,严禁带入值班室内使用;值班员每小时57分以后不得做与天气报告发布无关的事宜等,尽力实现物归其位,工归专人。定期组织人员建立健全各项操作与应急预案,及时开展流程再造;根据上级规章下发、工作程序变更等,及时组织人员补充完善规章制度,主动开展业务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再造工作。例如,2019年组织对《观测室运行手册》进行了4次修订,新增、修订工作规定、操作流程20个,特别是及时修订发报与应急发报工作程序等6个;针对上级通报下发的因昆虫堵塞等造成气压严重差错事件,认真比对分析风险点,修订完善了《气压数据异常应急处置程序》并将其单列,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到位。

三、业务技能到位

观测队伍中个别老同志由于文化基础差、精力衰弱,虽然实际操作经验丰富,但容易疲劳且计算机应急操作反应慢。最近几年,机场气象台新进人员基本为本科或以上学历,观测员经过培训上岗、执照考核后,日常值班基本不是问题。但年龄上的代沟,基本呈现断层状态,当突发应急事件及复杂罕见天气突袭时,往往容易因现场处置能力不够而造成观测工作被动,特别是设备老化严重、备份手段能力不足、突发应急处置经验不够等造成的质量矛盾在现实工作中已越来越突出。同时,观测资料处理技术落后,资料的集成度低,使用与分析能力不足,观测资料的应用与服务还处在提供原始数据服务的层面,制约了观测服务效果。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工程,也是提高人员业务技能、落实安全责任的有效手段。为提高人员业务技能,观测室创新“三法”。

一是采用“轮流授课”法替代原来单一的教员授课方法,人员按照制定的业务培训计划时间节点进行讲授,通过课件准备、现场授课、临场反应等夯实人员的业务技能基础。

二是采用不定期“现场模拟操作抽查”方法,作为定期换季业务考试讲评的补充,通过现场抽查、现场评分和现场讲评,检验人员发报与应急发报等实际操作的熟练度,对基础不扎实、操作不熟练人员,通过交接班反复提醒或专门单独辅导培训。

三是采用“分段递进式”方法,利用“基础知识培训,简单操作体验,综合应用实践”的分段培训考核,建立《气象观测人员岗位培训见习记录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开展新进人员见习培训教学活动,攻克近年新员多、培训任务重等困难堡垒,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确保人员业务技能到位。同时,为创新发展,观测室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多人次参加民航局空管局、华东空管局等科技项目,并不断自主研发各种程序,升级改造观测发报软件,将安全窗口前移,确保关键气象要素得到有效实时监控,大大降低差错风险,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证业务、技术、智慧支撑到位。

四、现场执行到位

实际工作中,可能有个别人员不认真学习或遵守规章制度,无视明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权限,不时出现错误性的操作。气象观测的实践操作性强,容易受上行下效或师授徒仿以及以往的成功经验等习惯影响,观测人员有时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形成习惯性违章,甚至连个别管理者也会犯指挥性作业违章的错误,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或危害生产、员工利益时,仍然盲目指挥、违章指挥,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小则可能损坏班组与个人的利益,大则可能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班组和个人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为规范人员的行为操作,班组以“永远在路上”为指引,严格按照上级关于绩效管理、安全质量管理考评制度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重新修订了《绩效考核办法》,将工时绩效考核中的夜班工时系数拉大至白班的3倍;将原来单一的质量绩效考核标准细化为观测室内部工作错误、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3种,奖惩额度从每人的1000元提高至2500元,加大了安全绩效管理力度。通过现场跟班、记录抽查、人员报告等方法严格考评,其中管理人员每月每人至少定期或不定期抽查5次,严肃查究不规范操作等违章行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讲评、安全教育,立整立改,对严重的违章行为还要单独组织针对性的规章知识培训与考核,及时肯定应急操作到位有序的行为,强化管理和岗位责任。同时,对绩效奖惩,及时与责任人沟通交流,并每月组织分析讲评,做到透明公开、公平公正。如2019年班组累计工时绩效奖惩近3万元;实施安全质量绩效奖惩30余人次,金额近1.5万元;人员“习惯性”违章得到有效管控,现场监督、操作规范到位。平时,还充分利用每月至少一次的例行集体观测和在复杂罕见天气或重要保障任务时临时组织的集体观测时机,及时发现班组人员存在的实测技能不足问题,由组织者、技术职务最高者分别进行总结讲评,统一观测方法,提升人员的实测能力;对当地出现的复杂罕见天气、应急突发事件以及外单位不安全事件等,及时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由当日值班人员或管理人员首先讲述其中保障、应急处置方法,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学习,分享经验,由班组主管总结或给出明确操作方法,确保应急判断专业、处置操作规范。

五、结语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需要班组人员用行动来担当。作为一个基层班组,要始终将落实安全责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断增强人员的安全责任心,用智慧创新业务技能培训方法,提升复杂罕见天气与应急观测处置能力,认真贯彻执行班组建立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同时,要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考核力度,及时发现与纠正制度执行的偏差,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去除“浮”、“散”、“粗”、“虚”等表面现状,真正做到人员思想到位、制度健全到位、业务技能提升到位和现场执行到位,努力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思想观念转变。立足岗位,积极作为,不断促进安全管理可持续性发展,真正践行真情气象服务,满足航空用户与航空安全的需求。

猜你喜欢
班组观测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