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国际化之路的挑战与对策

2020-03-02 11:59罗君名
理论与当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米生产企业

罗君名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一国及地区贸易地位的重要支撑。中国的手机企业在科技创新行列中充当着先锋角色,从国际化发展的角度来探究中国手机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检验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目前,比较知名的国产手机品牌有华为、小米、魅族、OPPO、vivo、金立、锤子、乐视、360、中兴、酷派、联想、一加等13个品牌。相对而言,国外知名的品牌有苹果、三星、索尼、LG、夏普等,实力非常强劲。中国手机要走国际化之路,需要知己知彼,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应对挑战,敢于面对竞争,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一、世界手机市场的基本特点

(一)手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进步,手机的生产效率在不断地提高,市面上的手机运行越来越流畅。这源于手机的操作系统在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完善,各大手机厂商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研发流畅快速的手机操作系统上,不太注重手机硬件的使用寿命设计,让现在的手机使用寿命较短,一般很少超过两年。现在每一个手机企业都至少在每一年推出一部新的旗舰机,有的手机厂商甚至会每一个季度推出一款新手机。手机的使用寿命被不断压缩,更新换代的步伐越来越快。

(二)消费者对手机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

过去,消费者对一部手机的要求是可以打电话、接电话以及收发短信。现在的情况与之前大相径庭,现在的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功能是要能上网、拍照、玩手机游戏,手机的通话功能反而没那么重要了。在互联网普及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消费者需要手机功能强大,网购、看电影、学习甚至网上办公等。现在的智能手机要满足这些功能,需要装载各色各类的手机APP,消费者实时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都要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得到最大满足。

(三)手机的生产是全球化生产过程

生产一部手机需要几十种零部件,几乎没有一家手机企业能够自己生产出所有的手机零部件。世界众多手机厂商生产手机所需要的零部件都要委托专业的生产企业加工生产,自己只生产一小部分手机零件,有的手机企业所有的零件都需要进口或是委托其他企业生产,自己就相当于一个手机组装企业。我国的绝大多数手机厂商就形同手机组装或半组装企业,小米、魅族、OPPO、vivo、华为等国内知名品牌手机企业生产手机需要从美国进口高通CPU芯片,进口日本的摄像头,屏幕要从韩国的三星或LG购买。再以美国的苹果为例,苹果手机的生产工厂不在美国本土,大多数是分布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只在本土进行设计和维持手机芯片的生产,除此之外的手机零部件都是委托异地加工生产,再由组装厂商进行手机组装,完成最后工序贴上苹果标签上市。

二、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自主品牌正在崛起

中国手机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都积攒到一个相当可观的水平。现在,中国手机产业已经不再是仅为外国手机厂商代工生产的那种发展模式,而是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华为、小米、OPPO、中兴、魅族、联想、一加等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前五名为韩国三星、美国苹果、中国华为、中国小米、中国OPPO。庞大的手机销售量表明,中国手机品牌逐渐被国内外市场消费者认可,中国手机品牌正在强势崛起。

(二)手机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化

目前,中国手机产业生产基地呈现出一种高度集中的现状。近几年分别形成以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手机生产基地,以广东地区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南方手机产业基地,以长江三角洲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手机产业基地。三大生产基地都是分布在我国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人口密集的地区,产业的分布依托科技,靠近原料市场。手机生产出现高程度专业化,手机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环节都是专业化的公司完成的,该专业化分工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三)手机科技研发水平迈入新台阶

当中国制造风靡世界的时候,许多国家指责我们在复制他们的产品。那时的中国科技研发水平很弱,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模仿国外的,称之为“山寨产品”;而手机行业里的山寨产品是最多的,消费者称之为“山寨手机”。当华为、小米等一批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手机企业出现后,“山寨手机”厂商才被逐渐淘汰。现在,国内的知名手机企业卖的是自主研发的手机产品,用的是自主研发的手机系统。

三、中国手机国际化发展的挑战

(一)手机核心技术仍然缺乏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核心竞争点,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是每家电子企业都想着能够自主研制与自主生产,但是电子产品核心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技术要求很高,只有少数几家龙头企业掌握着生产电子产品高端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手机是电子产品中最能集成高端复杂技术的产品之一,最核心的技术是手机芯片。在手机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上,中国的手机企业与国外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在华为研发的手机芯片麒麟问世之前,中国大陆的手机行业里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自主研发设计与生产手机芯片。小米科技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芯片,才宣告中国第二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手机企业诞生。国产智能手机绝大多数用的是美国高通生产的芯片,一旦芯片进口被限制或者芯片价格上升,对中国的手机企业就是一个灾难。

(二)中国手机产业链市场基础不稳固

中国手机厂商始终处在一个不稳定的产业链上。芯片制造、手机设计、手机生产、应用平台的运营及开发,是手机产业链的五个最重要的环节。中国国产手机企业主要处在手机的设计及生产的环节上,芯片生产和手机应用平台的操作系统被欧美垄断。中国手机品牌总体处在产业链的下游,受上游产业链的变化影响极大,没有稳固的市场基础。制造手机的很多配件都不是由手机厂家自己生产,而高质量的手机元件国内企业也无法生产,所以只能依赖国外的进口才能满足。从手机生产的产业链来看,上游原料很容易出现问题,或是供应不足,或是价格不稳。比如,小米手机的热型系列机经常缺货,被消费者诟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游原料供货不足。美国高通的芯片,日本夏普的屏幕,索尼的摄像头等是小米手机必需的核心配件,但都得依赖国外企业生产,是否同意卖给小米,主动权在别人手里。在国内小米手机尚且产能不足,在国外更加缺货。

(三)品牌营销不得力

中国手机品牌在国际营销投入的资金及人力是非常有限的,很少运用人员推销、品牌广告、产品的营销推广等一系列综合的品牌营销模式来开展手机品牌营销。至今中国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远不及苹果、三星。一个企业产品的营销模式,应该要与当地的消费方式习惯、文化习俗相迎合,定价符合当地的消费水平才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但是,中国手机厂商因为缺乏海外市场发展的经验,在手机品牌营销推广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印度市场是中国手机品牌比较热衷的海外市场之一,小米手机在印度销售模式几乎都是通过网络渠道完成,这与它在国内互联网为主线上的营销模式是一样的。但是印度的互联网普及水平远远低于国内,这不利于小米品牌的传播推广;同时,饥饿营销模式在国内已经被消费者摒弃,在印度更加行不通。

四、中国手机国际化发展策略

(一)核心技术与专利权策略

一是加大对手机技术研发的投入比。每个国产手机企业在手机芯片研发等核心技术的资金投入占比是不一样的,华为在手机通信的技术研发投入最多,也是目前国产手机科技实力最强的。OPPO与vivo资金投入量最多的是线下销售渠道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手机实体门店,培养销售人员。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短时间不大会有成果收益,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二是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需要建立企业动态人才库,建设强大的技术队伍。技术的研发依赖人才,企业要采用各种综合手段开发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手机企业及有关研究机构之间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多开展各种技术交流会、企业技术产品展览会,适时开展企业技术竞赛,提升人才技能,为中国手机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多元化平台。

三是通过自主研发与购买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解决专利问题。在专利问题上,不一定全部依赖自己,可以采取自主研发加购买的方式解决。对于自主研发难度大的专利技术,企业可以运用合理的方式购买,这是比较省时省力的方法,以资本来弥补研发技术上的不足,也是一种快速奔跑的方式。不过从长远来看,自主研发能够真正积累与沉淀核心技术,无论对于企业自身还是整个行业发展,都是有利的。

(二)产业链策略

需要调整产业链,提升中国手机品牌整体竞争力。中国手机品牌处在产业链的下游,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核心技术,在海外市场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整体竞争力不强。要提高国产品牌的竞争力,必须要掌握上游核心技术,核心科技研发要依赖大量的投入,这对许多国内手机品牌是一大难题。解决之道:一是要加强与产业链上游生产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稳定主要手机元件的供应;二是利用业务外包的形式,把手机部分科技的研发外包给外国科技机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资金;三是建立产业集群,把相关生产企业汇聚在一起,形成专门的产业科技园区,发挥各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方便手机企业间的各种交流合作,是一个快速提升国内手机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四是整合手机行业资源,执行企业联盟战略。独自一家走出国门的中国手机品牌在技术和综合实力上暂时没有办法与国际品牌直接竞争,要想获得好的发展机会只有联合起来,通过合作克服研发难题,扩大品牌宣传,形成规模效应,全面提高中国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三)市场营销策略

需要因地制宜制定与实施多元化市场营销模式。国际市场是一个多样化的舞台,世界各地的市场因经济、文化以及消费水平的差异呈现出多元化。中国的手机品牌在海外市场上营销时要制定合适的、灵活的模式,切莫走经验主义道路,拿国内成功经验全盘复制到国外。比如,在印度、东南亚市场可以通过与当地的运营商加强交流合作,以利用当地的推销人员进行产品的营销为主,以互联网与其他的广告等线上营销模式为辅来进行产品的推广销售。在欧美等发达市场则是主要靠网络销售与线下实体店销售,在定价方面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来制定相应的销售价格。

(四)品牌策略

需要提高品牌意识,加强中国手机品牌建设。一个成功的企业绝对不能缺少自己的品牌,中国手机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坚决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品牌的建设要依赖品牌宣传与产品质量作保障。一方面,中国手机品牌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品牌宣传,通过与当地的电信通信运营商、电视媒体、广告公司及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人员推销、品牌广告、产品的营销推广等手段对中国手机品牌进行宣传推广,树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手机质量过关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中国手机品牌除了自己的研发能力要提升,还要根据国外不同市场的特点设计和推出差异化的手机型号,才能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发挥中国品牌效应。

猜你喜欢
小米生产企业
企业
传递
企业
企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杜小米的夏天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