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开花结果特性及其花果管理技术

2020-03-02 16:05段志坤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开花结果棚室花芽分化

段志坤

(湖南省隆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22200)

草莓因其浆果柔软多汁、色泽鲜艳、甜酸适口、芳香浓郁、营养丰富,并有润肺、生津、化痰、健脾、补血、降脂、美容、抗癌等医疗保健功效而备受人们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草莓种植者在考虑产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草莓的品质。下面对草莓开花结果特性与花果管理技术作一介绍,以供草莓种植者参考。

1 草莓开花结果特性

1.1 花

草莓大部分品种为完全花(两性花),能自花授粉结实。花量的多少,因品种、栽培管理水平不同而异。同一品种,其栽培管理水平高,开花就多,产量就高。草莓的花为二歧聚伞花序,即在花茎顶端着生第1级花,发育成花以后停止生长,在花柄上长出1对花,形成2级序花,再在2级序花的小花柄形成3级序花,依此类推形成4级序花,以第1级花最大,第2级花、第3级花、第4级花依次变小。就一个花序而言,随着级数的增高,雌性程度降低,而雄性程度增高。高级次花序有开花不结果的现象,成为无效花,或虽然开花,但易产生无效果、畸形果。生产上,通常只利用第1级花、第2级花结果。

气温在10℃以上时,草莓开始开花。通常以第1级序的中心花最先开放,然后自内向外由低级次向高级次开放。在湖南省,露地栽培草莓开花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单花开放可持续3~4天,整个花期可持续20天左右。有时,第1级序果已经成熟,而最末的花还正在开放。因此,草莓的花期与结果期很难截然分开,开花与结果在部分时间内同时进行。草莓在开花结果期,叶片数和叶面积迅速增加,光合能力增强,植株养分几乎全部供给开花结果,根系生长停止,生产上要及时疏除无效花蕾,追施氮、磷、钾肥,以促进果实膨大。

草莓在开花期需要较长的日照时数,日照充足,在有微风和蜜蜂的条件下对授粉受精极为有利。对露地栽培草莓,春季日照时数逐渐加长,气温升高,开花与结果处于合适的自然条件下。对北方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和南方塑料大棚促成栽培,则存在冬季日照不足的问题,必要时要及时补光,以利正常开花结果。果实发育期间,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强,碳水化合物向果实供应较多,果实膨大快,糖分积累高,品质好。露地栽培,果实成熟期晴天越多越好。促成栽培,棚室内容易造成光照不足,生产上要经常清洗塑料棚膜,以提高透光率,另外还可在棚室内放置反光膜,增加散射光量,必要时可以安装照明光源,增加光照强度。

1.2 果实

草莓的果实由花托膨大而成,植物学称为假果,因其柔软多汁,在果树上又称为浆果,因浆果表面嵌生着许多芝麻似的种子(瘦果),在植物学上又称为聚合果。果实大小与品种和果实着生位置有关,以第1级花序上的果实(1级序果)最大,级次越高果实越小。

从果实的外部生长看,草莓在开花后的15天内生长比较缓慢,在开花后的15~25天急剧增大、增重,以后生长减缓,到开花后32天开始进入成熟期,生长停止。随着生长发育,果实从小变大,由绿变白,最后成熟,变成红色。种子在浆果表面嵌生的深度依品种而异,有的与果面相平,有的凸出果面,有的凹入果面。种子凸出果面的浆果,果肉中心充实或稍有空心,较耐贮运。浆果上种子越多,分布越均匀,果实发育越好。浆果某一侧种子发育不良,就会导致浆果畸形。

1.3 花芽分化

草莓植株到9月中下旬,随着日照变短(日照时间<12小时),气温逐渐下降(日平均气温<17℃),其茎顶部逐渐肥大隆起,标志着草莓花芽分化的开始。花芽分化时期,湖南省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花芽分化至开花通常需要1000~1050℃的积温,所需的天数一般以日平均气温的积温计算。花芽分化期间,适当低温是诱导花芽分化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南方地区,可以采取高山育苗、冷藏育苗等方法,促进草莓的花芽分化,达到提早采收的目的。除低温、短日照外,营养条件的好坏对花芽分化和发育也有很大影响。花芽分化期间,控制氮肥,秋后摘掉老叶,都能促进花芽分化。

2 草莓花果管理技术

2.1 辅助授粉

草莓开花期间最好不要喷农药,必要时只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以利蜜蜂及自然昆虫授粉。对棚室栽培草莓,缺少空气流动,开花期间利用蜜蜂辅助授粉是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能增加授粉率,减少畸形果,产量可提高10%以上。开花前5天左右将蜜蜂放入棚室,使蜜蜂在开花之前充分适应棚室环境,通常每330米2地放置1箱蜜蜂即可,放蜜蜂的时间一直到3月中下旬。喷药或使用烟熏剂时要关闭好蜂箱孔,将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后再搬进棚室,防止蜜蜂中毒死亡。冬季及早春蜜源少,为引诱蜜蜂采花授粉,可将草莓花或叶捣烂后加入1∶1的糖水饲喂。此外,由于棚内湿度大,开花期间要利用晴天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以促进花药开裂和花粉飞散,增加授粉率,提高产量及品质。通风时要在通风口处罩上纱网,以防蜜蜂飞出。在没有蜜蜂的情况下,可在草莓开花期用扇子扇植株上的花朵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效果也较好。

2.2 去老叶、除弱芽、摘匍匐茎

草莓开花结果期间,要及时摘除病叶、枯叶、黄叶及植株下部呈水平状态的老叶,每个植株保证有6~7片功能叶,同时要将抽生的匍匐茎及弱的侧芽去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保证营养供应果实,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此外,对结果后的花序,也要及时去掉,以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2.3 疏花、疏果和垫果

草莓可抽生花序一至数个,每个花序有10~30朵花,植株开花过多,引起养分不足,小果和畸形果增多。生产上要及时疏去瘦小的花蕾、高级次花序以及小果、病果、畸形果,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大果个,提高浆果品质。通常每株保留健壮花序2~3个,每个花序保留7~12个果实为宜。

草莓开花坐果后,随着果实增大,花序逐渐下垂,果实与地面接触,易粘上泥土,影响着色;易受病虫危害,引起霉烂,从而降低品质。因此,草莓坐果后,应在地面铺草,垫于果实下面,以提高果实的商品等级。为便于垫果,定植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将秧苗弓背朝向一侧,使花序抽生的方向相同。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以省去垫果这一工序。

2.4 灌水施肥

草莓花前、花后及果实膨大期是需水较多的时期,应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用手握土而不成坨,应及时灌水,以满足植株旺盛生长发育的需要。生产上也可通过观察早晨叶面水分决定,如叶缘有水滴,则水分充足,否则需要灌水。值得注意的是,草莓采收前要适当控水,以增加果实硬度,减少病害发生。

草莓在顶花序现蕾时应进行第1次追肥,以满足开花时植株对营养的需要。顶花序果实开始膨大(转白)时,要进行第2次追肥。采用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顶花序果实采收期和第一腋花序果实膨大期还要进行第3、第4次追肥。生产上可采用氮、磷、钾复合肥,结合灌水进行,每次追施的液体肥料浓度以0.2%~0.4%为宜。同时要进行叶面追肥,从现蕾开始,间隔10天左右喷施1次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以保证植株正常开花结果对养分的需要,提高产量和品质。

2.5 温湿度调控

北方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和南方塑料大棚促成栽培,要注意调节棚室温度和湿度。保温开始初期:将棚室密闭,提高温度,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保持在8~15℃,以防止植株休眠矮化,并促进花芽发育,白天温度超过30℃要及时放风降温。现蕾期:白天25~28℃,夜间8~12℃,夜温超过13℃要及时放风降温,否则会使部分花芽退化,雌雄发育受阻。开花期:白天22~25℃,夜间8~12℃,白天温度超过25℃要及时放风降温。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20~25℃,夜间5~10℃,此期温度过高,影响果实膨大。棚室湿度调节主要通过放风降温得以控制,整个生长期都要尽可能降低湿度,开花和果实生长期,白天要将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降至50%以下。

2.6 防病治虫

草莓开花结果期要重点抓好灰霉病、炭疽病、革腐病、蛇眼病等花果病害的防治,以防为主,蕾期前可结合杀虫,交替使用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1∶200倍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喷雾,采收期最好不喷药,棚室草莓可采用腐霉利(速克灵)、多菌灵等烟剂熏蒸的方法防治。

猜你喜欢
开花结果棚室花芽分化
牢记“三个务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葱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11个葡萄品种在乐山地区的花芽分化规律
葡萄花芽分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让民族文化开花结果
让德育在“典型”和“品牌”上开花结果
棚室草莓高产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