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5~44岁HIV/AIDS青年患者中医症状及证候调查研究❋

2020-03-03 12:50马秀兰李静茹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建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艾滋病证候症状

曾 琳,冀 艳,马秀兰,张 颖,李静茹,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建萍△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乌鲁木齐 830000; 2. 新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乌鲁木齐 830000; 3.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 050000)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在特定人群及局部地区处于高流行水平,并且转变为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1-3]。同时青年男性和老年男性的感染疫情颇受关注。截至2017年9月底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从2011到2017年,中国艾滋病发病增长率高达179.68%,我国艾滋病疫情在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中上升较快。60岁以上艾滋病病例以男性为主,从2010年的4751例上升到2017年的19815例,构成从7.4%上升到14.7%。此外,新发现的15~24岁青年HIV/AIDS病例,从2008年的8354例上升到2017年的16307例,其中青年学生占比从2008年的5.8%上升到2017年的18.9%,且青年学生病例以同性传播为主占比57.9%,异性传播占38.7%。从性别来看,男性感染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之比为3.9∶1;从年龄来看,新诊断的HIV感染者以性活跃的青壮年为主[1]。为探求青年患者中医基本证候规律,期望达到早期干预、已病防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新疆艾滋病高发区域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狱及劳教所,调查年龄范围在15~44岁总计886人。其中男性543名,女性343名,平均年龄(33.97±6.00)岁,病程(3.79±2.70)年;汉族65名,维吾尔族780名,回族3名,哈萨克族25名,其他民族13名;已婚176例,未婚511例,离异169例,丧偶30例;文盲62名,小学252名,初中344名,高中或中专153名,大专或本科75名;工人24名,农民或农民工147名,学生2名,事业单位及公务员40名,公司职员23名,自由职业13名,个体93名,娱乐服务业9名,无业418名,其他117名;性传播48例,吸毒99例,不详13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诊断标准 HIV诊断标准:依照WHO对成人及15岁 (含15岁) 以上青少年HIV感染临床分期体系标准执行[2]。中医辨证诊断分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3]。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HIV/AIDS患者(均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免疫印迹确认试验HIV抗体阳性者)。

1.2.3 排除标准 精神病患者;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激素、化疗等引起的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血液病患者;不愿意合作者。

1.2.4 调查内容和方法 整理新疆高发地区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间明确诊断HIV/AIDS的患者。采用预先制定设计好的信息提取表进行详细询问。该表根据HIV/AIDS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以及中医诊断学四诊常见症状制定。

1.2.5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工作人员进行预先培训,统一填写标准,对所有症状的理解相同,中医证候由2位有经验的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医医师共同确定。

1.3 统计学方法

根据艾滋病临床症状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分布频率

表1显示,青年患者临床症状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乏力>腰膝酸痛>健忘>口干>烦躁>头痛。

表1 临床症状分布频率比较

2.2 证候分布频率

表2显示,886例患者证候以虚证最多有454例占51.3%,其次是虚实夹杂证288例占32.5%。由表3可见,866例患者共出现26种证候,以气阴两虚证最多总计222例占25.1%,其次是气虚湿阻总计205例占23.1%,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气阴两虚>气虚湿阻>肝郁气滞、肝肾阴虚>气郁痰凝>肺卫不固。

3 讨论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净年均增长率达35%,在18~22岁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感染率为65%[4]。截至2017年10月底,北京市累计报告学生感染者1296例,自2000年报道的首例学生病例以来,至2015年,每年新增学生病例数不断增加。2011年至2015年平均增幅为22.47%,2017年1月至10月新增学生病例数128例,与2016年同期的129例持平[5]。

表2 虚实证候分布频率比较

表3 26种中医证型分布频率比较

青年高发艾滋病的原因,一是较高的性行为发生率。此年龄段人群大多刚脱离父母的严厉约束,有懵懂的性好奇,又具有一定的自我行为能力,自我控制力较差,在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刺激下易发生高危性行为,并且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匮乏,防护意识差,安全套使用率低,大大加剧了HIV感染风险[6]。大学生心理上对于性的认识比较混乱和放纵,如觉得大家都是大学生,相对“干净”,不会染上艾滋病性病,故而轻视了安全套的保护作用。以前可能是非婚怀孕的事件增多,现在更多则是导致性病艾滋病的广泛传播[7];二是吸毒现象发生。据公安部门登记的吸毒者85%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并在静脉吸毒者中,有相当高的比例共用针具,而且不安全的性行为比例也较高,尤其是少数民族HIV-1感染者占比要高于汉族。这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吸毒历史长、文化教育水平低、专为少数民族制作的健康教育材料缺乏、教育宣传不到位等,这些因素使得少数民族成为某些艾滋病高发地区感染者和发病者的主体[8];三是经济结构的变革。大批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些流动人口中存在许多易感因素,如生活压力大、年龄低、两地分居、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这些因素使得这部分人存在吸毒和性乱行为[8];四是艾滋病防控知识缺乏。较早的文献报道,青年学生掌握的艾滋病知识水平较低,如山东某城市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60%以下,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识知晓率仅为42.8%和9.1%[9],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57.32%[10]。因此,教育和卫生部门倡导针对青年学生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五是性教育知识的缺乏。余峰彬等[11]研究发现,针对大学生的性教育严重不足,仅有13.3%的学生接受过性教育。张德美等[12]发现,32.2%的大学生在高校没有接受过任何性教育。蒋春雷等[13]认为,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接受性教育的步伐,且性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性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和负面影响,提出性教育是公益的行为,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应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

艾滋病是一个医学生物问题,其有效防止需要依靠社会政策、立法以及观念的协同支持,尤其应在青年人群中加强宣传防止性病艾滋病教育,使其成为防治艾滋病的主力军。由于年轻人感染艾滋病的速度和数量都在飞速增加,因此最为紧要的是让青年人参与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他们不仅应该是信息的接受者,更应该是变革的直接行动者。

此次研究中青年HIV患者中男性较多,多为未婚,民族以维吾尔族较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业以无业居多,传播途径以吸毒较多,症状以乏力、腰膝酸痛、健忘、口干、烦躁、头痛为主,从证候分布上以虚证为多,其次是虚实夹杂证,气阴两虚、气虚湿阻、肝郁气滞、肝肾阴虚、气郁痰凝、肺卫不固多见。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表现为各种虚损的症状,其病性为气、血、阴、阳的亏损,病位可涉及五脏,但以脾虚为多,并逐渐累及他脏。艾滋病有其特有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预后转归,其病程长、病情复杂、证候较多,因而在中医证候研究的基础上辨证论治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艾滋病证候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