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职业委婉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对比分析

2020-03-03 17:52
林区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图景指代交际

(天津外国语大学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204)

引言

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分工,进而产生职业。职业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交际过程中也作为语言现象蕴含着人类的情感态度,反映了某一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委婉语是交际过程中出于礼貌或忌讳等原因有意扩大能指与所指之间距离的一种表达方式,职业委婉语是委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中的语言世界图景,既有助于语言学习,也能促进交际[1]。

国内学者从语用、语义、跨文化交际等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分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英委婉语对比研究上,对汉俄委婉语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从语言世界图景角度研究汉俄职业委婉语对比的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着重讨论汉俄职业委婉语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方面的异同,汉俄职业委婉语中语言世界图景的共性与民族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与委婉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中心论”范式在语言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语言的研究由传统的对语言客体的研究转向对语言主体——人的研究,这一转向充分体现了语言学研究“以人为本”的精神,也为语言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

语言世界图景是当代语言文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通俗地说,语言世界图景就是语言中反映出来的某一民族对世界的认识,是语言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思维。人作为语言的载蓄者,并不是单纯地、一成不变地进行语言传递,在传递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会对语言进行理解加工,再输出的语言是“思维化”的语言、“文化化”的语言,所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够传递的不仅是文字表面的意思,更反映了其民族文化特点。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实际上是借助对“大写的人”的研究,通过具体的语言现象来诠释语言个性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以及观察、感知、划分世界的方式。

语言是交际的首要工具,想要达到最大程度的交际效果,除了语法、语音正确,语言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在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禁忌或令人不愉快的情况,为了照顾交际双方的情绪、心理,避免使听话人感觉不礼貌、屈辱,就要选择委婉语进行表述。

职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新的需求促进许多新职业的产生,科技进步也导致一些旧职业的消失,因而职业牵涉的文化含义是十分丰富的。虽然当今社会强调“职业无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人们依旧潜意识地将职业进行了划分,前景广阔、社会地位高的高薪职业和前途黯淡的低收入冷门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有很大差距。因为职业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又敏感的话题,故而人们在提及职业时,经常会使用委婉语来指代一些社会地位不高的职业,职业委婉语也成为委婉语研究的重要部分。

对汉俄职业委婉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进行对比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认识汉俄两民族的精神世界,进而了解语言背后的语言持有者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世界观等方面的特点,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不同民族潜藏于语言之下的文化,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意义。

二、汉俄职业委婉语对比分析

委婉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现象,在汉俄语言中自然也被广泛使用。本文将对汉俄职业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一)汉俄职业委婉语的表达方式

职业委婉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本文将根据委婉语的使用动机将其进行分类。

1.技术含量低,社会地位低,劳动量大的相关职业使其体面化

俄语中很多与清洁、农业、服务有关的工作被认为是不体面的,因而出现以下这些委婉表达:

(1)менеджер по клинингу, клининг-мене-джер, клининг-оператор, менеджер по клининго-вым услугам, менеджер по дезинфекции, мене-джер по уборке/похозяйству, специалист по клинингу,техслужащий,оператор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й уборки, рабочий по санитарииокружающей среды代替уборщик помещений(家政);

(2)оператор очистных работ, мастер чисто-ты, рабочий по благоустройству代替ассенизатор(清洁工人);

(3)рабочий сельхоз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работник на ферме代替пастух(牧人);

(4)фитодизайнер, рабочий зеленогохозя-йства代替садовник(园艺工人);

(5)мастер маникюра, менеджер ногтевого сервиса, 代替 маникюрист(美甲师);

(6)менеджер ресторана, метрдотель, специа-лист по работе с клиентами代替 официант(服务员);

(7)секьюрити, сотрудник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специалист побезопасности代替охранник(保安);

(8)механизатор, сотрудник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отдела, водитель сельхозтехники代替 тракторист(拖拉机司机)[3]。

以上职业委婉语涉及的职业基本包括以下特点:例(1)(2)是清洁工作,例(3)(4)是农业相关的工作,例(5)(6)是服务行业,而例(7)(8)则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汉语中为提升职业档次进行委婉表述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经纪人”代替“掮客”,“阿姨”代替“保姆、女佣”,“园艺师”代替“园丁”,“城市美容师”代替“清洁工、扫大街的”,“绿衣使者”代替“邮递员”,“门卫、保安”代替“看大门的”,“板儿爷”代替“蹬三轮的”,“外来务工人员”代替“农民工”,“发型设计师、理发师、托尼老师”代替“剪头发的”,“足疗技师”代替“做足疗的”。中国古代特有的职业“太监”,由于其身体上的残缺,人们出于同情也多用“净身人、中贵”来婉称。

2.社会地位不低的职业使其权威化

除上述情况外,一些职业的社会地位并不低,但在交际过程中,采用委婉语表述:一是可以放大职业的影响力,使对方信服其能力,从而达到某种目的;二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使交流更友好。

俄语中为满足该目的的表述有:

(9)специалист попродажам, менеджер, про-давец-консультант,работник кассы,сейлзмене-джер, менеджер попродажам, маркетинг-мене-джер, менеджер по сервису для абонентов代替продавец(销售);

(10)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 тьютор代替учитель(教师);

(11)контролер代替надзиратель(检验员);

(12)экспедитор,водитель,специалист отдела доставки代替курьер(运输商);

(13)офис-менеджер,ассистент,помощник руководителя代替секретарь(秘书);

(14)ассистент代替помощник(副手)。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国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语中为满足该目的的职业委婉语层出不穷:“客户经理”代替“客服”,“销售经理、销售主管”代替“销售员”,“保险代理人、保险销售员、保险规划师”代替“卖保险的”,“心理咨询师”代替“心理医生”,“产品经理”指代“负责产品设计、销售的人员”,“法律顾问”指代“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艺术总监”指代“艺术事务负责人”……

3.违反法律的特殊职业使其模糊化

在任何国家都有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灰色职业,在谈及这些职业时,出现了一些委婉模糊的说法。例如:

(15)девушка по вызову(应召女郎), жрица любви(为爱献身者), дама полусвета(半上流社会的女子), дама с камелиями(风流女子), королева полутьмы(昏暗中的王后), труженица койки(在床上赚钱的女人)代替проститутка(妓女);

(16)джентльмен удачи(成功的绅士), рыцарь наживы(财神)代替вор(小偷)、мощеник(骗子)[4]。

在中国,提供色情服务的职业同样是违法的,因此产生了与之有关的一系列职业委婉语:“小姐、公主、公关小姐、外围女、美空、按摩女”指代提供色情服务的女性,“牛郎、鸭子、小倌、情感陪护先生、公关先生”指代从事色情行业的男性。此外,汉语中也用“三只手、梁上君子”代替“小偷”。

4.与失业有关的说法使其含蓄化

失业是常见的社会现象,大多数人认为失业是令人难堪、尴尬的,所以在谈及失业时,也出现了种种委婉说法。俄语中类似的委婉表述较少,比如временно безработный (暂时失业的)代替безработный(失业者)。汉语中的此类表述相对多一点:“炒鱿鱼、待业、无业游民、自由身、待岗、空档期、卷铺盖”等都可以指代“失业”。

(二)汉俄职业委婉语的构成方式

由于交际目的不同,职业的委婉说法不胜枚举,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委婉语也会越来越多,但其构成方式还是有迹可循的。

俄语职业委婉语可以分成单个词语构成的简单委婉语和多个词语构成的复合委婉语,总体而言,多数委婉语都属于复合委婉语。俄语职业委婉语的常见标记方法有三种:一是将该职业的外来语进行音译,多来源于英语,如секьюрити(来源于英语security保安),сейлзменеджер(来源于英语sales manager销售),фитодизайнер(来源于希腊语phyton+英语 designer园艺工人),ассистент(来源于英语assistant副手);二是使用俄语解释和美化该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如рабочий зеле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园艺工人),рабочий по уходу за животными(牧人),сотрудник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保安);三是采用外语和俄语结合的方式,如менеджер ногтевого сервиса(美甲师),менеджер по уходу за территорией(门卫),работник на ферме(牧人), менеджер по про-дажам(销售)。

汉语职业委婉语的标记方式多种多样,笔者将其总结并大致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在职业名称后加汉字“师”“者”“家”“经理”“顾问”等称谓装点门面,如美甲师、街头艺术家、市政工作者、化妆师、销售经理、客服经理等,这类委婉标记方式已成为现下汉语职业委婉语的主要标记方式;二是使用比喻等修辞方法美化职业,如“白衣天使”指代“护士”,“绿衣使者”指代邮递员,“城市美容师”指代“清洁工”……[5]

三、汉俄职业委婉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是依靠语言,所以各民族语言的差异会造成对世界认知的差异。正因如此,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世界图景,不同的语言世界图景也体现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世界图景的民族性只有在以另一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为背景、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研究才会清晰地表现出来[6]。职业委婉语作为汉俄语言中的共有现象,我们对其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汉俄职业委婉语中语言世界图景的共性和民族性,进而从民族世界观、历史文化层面寻找其成因。

(一)汉俄职业委婉语中语言世界图景的共性与民族性

通过对上述语料的分析可以发现,中俄两国职业委婉语中表述的职业范围是有共性的。劳动量大、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农业、服务业领域的职业多有其对应的职业委婉语,这表明汉俄两民族都认为从事此类职业的社会群体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因而使用委婉语照顾受话人的心理感受,这也反映出中俄两国在职业前景、职业地位的划分上是有相似之处的。灰色领域的职业也都有其对应的职业委婉语,因为其违反法律与道德,无论在中国还是俄罗斯都是受舆论谴责和法律惩罚的。此外,当下部分职业如销售为提高其可信度,汉俄两民族不约而同地都采用“经理”等标记方式来提高其职业地位。

在职业委婉语的标记方式和与失业有关的委婉语表述方面,中俄存在明显差异。俄语中职业委婉语的标记方式主要是通过引入外来语或者使用俄语解释和美化该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汉语中职业委婉语的标记方式则是通过使用比喻等修辞方法或者添加汉字“师”“者”“家”等来进行美化。而面对失业现象,汉语中与之相关的委婉语明显多于俄语,这反映出汉俄两民族对待失业现象态度的不同。此外,受历史等因素影响,一些职业是某一民族所特有的,如汉民族的“太监”。

(二)影响汉俄职业委婉语语言世界图景的因素

通过以上语料分析可以看出,汉俄职业委婉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具有民族性,汉俄职业委婉语反映了两个民族对职业前景的不同看法和情感评价,这其中既有社会现实原因、社会心理原因,也有社会文化原因。

从社会现实原因角度分析,汉俄两民族的财富观都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大幅下滑,随着经济制裁不断,俄罗斯经济风雨飘摇,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穷人沿街乞讨,富人纸醉金迷,自然催生了财富观的巨大变化。对金钱的追求最直接反映在职业领域上,与追求高薪职业的主流相对应,低收入职业不受人们的追捧,甚至受到社会歧视,因而产生低收入职业委婉语。中国改革开放后,人们对金钱的态度逐渐开明化,开始正视金钱的作用,对高收入职业的追求也不再遮遮掩掩。高收入职业不仅坐拥金钱,还能收获较高的社会地位,虽说各行各业不分贵贱,但职业间从来不存在真正的平等,职业歧视也一直都是客观现实。因而在一些特定场合,为了避免造成低收入职业人群的不适,也为了体现说话人的素质,人们便使用委婉语来弱化职业歧视。

从社会心理原因分析,汉俄两民族使用职业委婉语的原因无非出于礼貌和掩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礼貌是基本的交际准则。俄罗斯人素来以直爽、耿直、热情闻名于世,但俄罗斯也是相当注重自尊的国度,因此在交际中使用职业委婉语来维护自尊心。而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儒家中“礼”的观念植根于中国人的心底,“尊人卑己”的思想由来已久。步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这些观念影响着中国人,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涵盖职业领域。人们使用委婉语,不仅仅是为了礼貌、好听,掩饰也是使用委婉语的原因。法律道德范围之外的一些职业,为了掩饰其不合法,也常常衍生出一些委婉语,“外围女”一词就很好地体现了掩饰功能。

从社会文化原因分析,每种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自然有民族文化的烙印。从莫斯科公国到沙皇时代乃至苏联时期,俄罗斯社会一直是集权专制的社会,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像农民等出卖劳动力的职业依附地主或其领导,社会地位极其低下[7]。苏联解体后,虽然俄罗斯就业人口逐年下降,但就业方向呈多元化发展。商业、教育、文化、体育 、保健等领域的就业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传统的就业行业如工业、建筑、交通特别是科学部门,就业人员的比重在下降,这表明人们的职业地位观发生了变化。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严格,人与人之间也绝非平等关系,而是分高低贵贱的,因此汉语职业委婉语中等级观念十分明显。中国古代的“三教九流”,就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难想象,曾经辉煌的职业也有可能走向没落,而当下的冷门职业也有可能在未来备受推崇。

结束语

委婉语是非常细致入微又婉转的一种语言现象。职业将人与社会紧密连接起来,其本身是充分浸染了社会文化的产物。通过对汉俄职业委婉语的研究,了解汉俄两民族的职业观,发现汉俄两民族在职业前景划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与两国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探索汉俄语言世界图景,不仅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更有助于了解中俄文化差异,促进汉俄两族人民相互了解。

猜你喜欢
图景指代交际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情景交际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情景交际
交际羊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青岛新图景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