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

2020-03-03 19:0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内涵民族

熊 旭

(乐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民族音乐作为音乐领域的重要形式,不仅具有鲜明的音乐特征,同时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1]。民族音乐文化强烈的民族色彩,承袭了我国古代民族音乐的特征,将民族风俗习惯融入其中,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的推动。在国家日益发展,国力越来越强大的今天,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音乐学科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将民族音乐的内容渗透到其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内涵形成正确感知[1]。在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需要构建一种整体的文化学习和交流氛围,提升民族音乐文化在校园中的热度,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文化价值观。

一、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现今的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世界,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3]。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因此,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在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中是重要的一环[4]。民族音乐教育对民族艺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修养,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凝聚他们的向心力,因此我们绝不能放任其没落[5]。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民族音乐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淀了历代群众的思想认知、民风习俗等文化内涵。民族音乐独特的旋律及韵味,散发出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情,丰富厚重的历史感,博大的文化底蕴,更能带给学生对心灵强烈的冲击[5]。我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将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紧密融合,可引导学生去体会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探索民族音乐的源泉,了解不同民族间音乐文化的差异,进而感受来自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可引导他们对学习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和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音乐,历经五千年文明洗礼,创造了无数经典佳作,诸如民歌《茉莉花》《五哥放羊》《小河淌水》,器乐曲《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等。这些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们符合大众的认知和审美,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流淌着历代音乐艺术家的心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文化发展迅速,重金属、蓝调、说唱、摇滚乐等形式的音乐吸引了大量青少年人群,并广泛渗入高等教育,给传统民族音乐的教学与传承带来了挑战。民族音乐不应该被遗忘,需要跟随时代发展,需要创新传承。作为传承者,我们应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的音乐教学活动,在其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而且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增长他们的音乐文化知识[6]。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不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如同炎黄子孙不了解历史一般。以史为鉴,向来是时代发展的基础要素。新时代高校学生成长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也是接收外部文化信息能力最强的一代。学生的个人喜好发生了重大变化,流行音乐市场快速崛起,民族音乐在学生眼中如同历史教材,而并非当下文化诉求。剥离历史边界的文化视域,而后发现学生顾此失彼,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存在诸多误区。需要明确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就是民族音乐文化,假如放弃了民族音乐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如同摒弃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源泉。文化意识在当前文化交流和民族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才可以更好认知到本国、本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立性以及魅力,才能在日后的文化交往中维护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尊严,传承、创新与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文化。

(四)有助于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文化自信,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对自身文化价值在内心深处的肯定与认同。同时,也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讲授、剖析、研讨,加深了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有助于他们树立文化自信。音乐艺术形式不限地域、时间、场合、环境,音乐是无国界的沟通语言。学生如若掌握一种民族乐器,亦或学会一首民族乐曲,可以在外交场合中展示出民族音乐的魅力,听众在接收我国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的同时,也能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蕴意和精神。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拥有历史教材所无法替代的功能,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于国际,获得世界人民认可的文化载体形式。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DNA”,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简单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习俗、行为规范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传承的是民族的认同、民族的意识、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自信[7]。民族音乐文化对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音乐教育必须加以重视的文化教育方向。通过民族音乐教育,高校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蕴含在民族音乐中的真、善、美,从而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品味得到提高,并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这种情感体验价值是其他艺术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8]。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取材经典,还原经典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首先需要取材经典,剥离晦涩难懂,不易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亦或并不具备广泛传播效力的内容。由于我国民族乐曲风格、类型极为广泛,全部引入课堂教学并不现实,每种地方乐曲都需要寻找和选择最为经典的部分,才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文化引导,否则不仅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而且也容易降低学生理解效果。但是以偏概全,并不足以诠释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故而,不仅要取材经典,还要还原经典。所谓还原经典,是在提供民族音乐素材的同时,提供该段音乐素材的文化背景、作者简介、流行起源、文化机理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经典,传承经典。

(二)多元引入,多元解析

提供经典的民族音乐文化素材,仅为单一的文化教育形式。民族音乐与流行乐曲不同,很多流行乐曲可以从网络上下载,非常便捷,而民族乐曲很难在网络中找到,很多音频资料需要付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原始的音乐素材,提供便于下载和后续学习的音频资料。将音频资料、视频资料、文本资料、图片资料进行深度整合,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引入,能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全貌,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不仅要完成多元引入,也需要提供多元解析。这种多元解析是在历史语境、当代语境、未来语境全时间维度视域下,解析一首民族音乐曲目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命体验价值、艺术创造价值等等。通过多元解析,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多去掌握一些民族乐曲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影响,使其多关注民族音乐文化对社会未来走向发展的积极效应,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文化期待。

(三)深度挖掘,重视体验

由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可知,高校虽然开展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但效果不佳,并未真正达到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音乐教师缺乏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包括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了解、深度发掘与研究;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之后的反思、认知、理解、改变,未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或者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引导学生去思考音乐文化体现出来的动态信息,思考传统音乐文化在当前时代中呈现出的教育价值,体验传统音乐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感受传统音乐的勃勃生机。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们透彻地懂得,并且真正地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在机理,使他们不仅能够口口传唱这些优秀的经典曲目,而且能够将生命体验融入其中,去体会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去品味民族音乐文化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路径思考

(一)结合时代要求和民族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民族音乐文化内容

高校要想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认知和情感态度,提高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效果,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在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知识讲解和技能教学的同时,高校教师必须要思考,怎样给学生灌输更深层次、更有内涵的民族音乐教育,以及如何对在当前多元的民族音乐文化前,让学生们进行合理的选择,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课题和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客观层面上讲,民族音乐所蕴含的内容比较多,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也比较多。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精心选择,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民族音乐教学资源,也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民族音乐的神韵,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因此在高校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若想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就必须对其内容进行科学的思考,正确的选择。

五十六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音乐文化上也呈现着不同的特征,缤纷多彩,各具特色。在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过程中,高校需要立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思考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音乐结晶和文化内涵,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将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纳入到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优质的民族文化教育和熏陶,得到文化价值和行为态度的引导。

(二)搭建线上线下音乐教育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忆或者是进行歌曲演唱,而是让学生在意识中真正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并且积极地思考民族音乐文化的真正涵义是什么,进而根据当前时代的发展,融入更为合理的情感理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需要相应的教育平台,开发多维载体,这样才能促进平台化教育形式的演进。

首先,高校需要构建线下自主学习的文化交流平台。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固化形式,搭建一些非正式的教学平台,组建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校园社团、俱乐部等活动团体,由音乐专业指导教师担任团体负责人,学生根据自身偏好,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选择活动团体。团体负责人可以创办开放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在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去欣赏、理解民族音乐的丰富内涵,体味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使学生更加亲近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传承民族音乐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搭建线上虚拟文化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创设BBS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担任平台的主角,自由探讨和交流。教师作为线上民族音乐文化的引导者,适时辅助、引导、答疑,也可以在虚拟网络平台中随机提出“同学们最喜欢的民族乐曲是哪一首?其乐曲旋律带给你何种生命体验?”“你认为哪一种民族乐曲最能代表你当下的感受?”“何种文化魅力吸引了你的关注?”等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网络具有虚拟、匿名的功能,学生更容易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也更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网络平台热烈讨论,民族音乐文化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其内涵不断显现。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注意,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而且可以使其产生对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的欲望,进而使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三)重视师资梯队建设,强化对音乐文化内涵的普及

结合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调查,我们发现国内高校在音乐教育中存在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文化内涵讲解的现象,教师们重视音乐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讲解,但主要借助西方音乐理论实施课堂教学,而忽略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还有很多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演唱等基本技巧的讲解,要求学生可以对歌曲节奏进行正确的演绎,而忽视教育学生进行情感内涵的表达。音乐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状况。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些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不能让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所以,亟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亟需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师的培训方式和内容进行合理的革新。

首先,高校可以招聘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音乐技能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能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贯彻到音乐教育的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在潜意识中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熏陶,增强学生的认同,使其体会到民族音乐文化蕴含的厚重内涵,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修养,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其次,高校可以聘请本地区的民间艺人或者对民族音乐文化有一定研究的学者,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讲座或者教学。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民间艺人和学者对民族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也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如果请他们直接面向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民族音乐在演唱中所需要关注的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提升民族音乐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效果。

最后,高校需要积极对音乐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高校可通过专题讲座和外出学习等方式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以增加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使他们掌握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融汇贯通于平时的工作教学中去,提高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质量。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活动,进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不能固化于课堂教学,过于固定的教学形式和僵硬的学习机制,反而容易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反感心理。高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在校园中构建有民族音乐氛围的环境,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解探索,并使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有多角度的认知,以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方面,在音乐文化活动的观念上我们要进行改变,这些活动不是必须要以纯音乐赏析形式进行,可以是讲座、研讨会、辩论会等形式,也可让学生自己寻找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方式。例如,可以将《琵琶行》作为讨论主题,分析白居易在描写古典乐器曲风曲貌时的生命感受。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这种古典乐曲中隐含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歌舞、演奏、合唱或独唱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自由编排和组织以民族音乐文化为中心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交流互动氛围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各地高校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带领学生到民间采风,在本地收集民族音乐文化素材,收集大量现存且保护完整的民间曲目或当地少数民族的歌舞素材。引入民间真实的民族音乐文化素材,让学生在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感知民族音乐文化的底蕴和价值取向,体味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命感召力,感受民族音乐文化强大的深层魅力,增强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体验程度,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并且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激情。

各高校应积极展开民族音乐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文化整合,实现价值同化。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发展、价值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高校建立起有着民族音乐的校园文化环境,就能够让学生在意识中对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充分的认知认同,也能调动他们探索和运用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高校可以在宣传墙上展示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内涵,向学生们介绍民族音乐文化的具体内容、特点、发展等,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充分的理解。高校还可以借助校园板报和主题宣传墙等载体,借助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向学生普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让学生了解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让广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正确的理解和认知,树立起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总之,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对学生可以起到提高文化修养、拓展文化视野、培养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文化经典的积极作用。在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时,需要秉承取材经典、还原经典、多元引入、多元解析、深度挖掘、重视体验的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所传授的内容,搭建多维的音乐平台,强化民族音乐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文化活动,积极引导民族音乐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高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多元的音乐文化,感受独特的民族音乐魅力,认识到民族音乐所占的重要位置和作用,体会其中的民族情感,增强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树立传承、发展、创新民族音乐的理想。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内涵民族
我们的民族
活出精致内涵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挖掘习题的内涵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