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设计助力婺州窑活态传承

2020-03-04 06:21索奕双董志存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活态产品设计文创

吴 瑕,索奕双,董志存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2.金华市汉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1000)

婺州窑历史悠久,曾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浙中金华地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可谓是金华的城市名片。2007年,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014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 年5 月,中国婺州窑博物馆开馆。

一、婺州窑活态传承的现状及难点

目前,现代婺州窑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以及婺州窑产品的设计制作工作,主要由作为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大师带领其徒弟和团队共同完成,2017 年之前,陈新华大师投入了大量精力致力于婺州窑传承的制作工艺技术研究,以及中国婺州窑博物馆的建设。在陈新华大师的努力下,他的工匠和研究队伍也逐年壮大,婺州窑从逐步恢复到重新点燃,一直在持续传承和发展中,且成果颇丰。婺州窑现有的代表性产品,主要由陈新华大师的个人工作室“婺窑人家”创作完成,具有鲜明的婺州窑青瓷风格。陈新华大师所创作的现代婺州窑产品,主要以艺术精品、收藏品、日用茶具为主,尤其是艺术精品在全国性各大博览会上屡屡收获大奖,曾获得国家级、省级特等奖各1 项,国家级金奖18 顶、省级金奖14 项,业界知名度迅速攀升。其创作的现代婺州窑产品基本有三大特色:一是釉色老,他采用中国最古老的瓷釉——草木灰釉,使得作品带有千年古韵之风;二是器形大,他的作品大气、沉稳,且非常工整,彰显阳刚雄壮气势;三是纹饰精,他汲取了古代婺州窑的精华,采用连珠纹、网格棱纹和跳刀纹等繁复纹饰,手法多变,章法有度,品格高雅。2017 年以后,陈新华大师将工作室迁移到了中国婺州窑博物馆旁,调整重心,积极开发日用陶瓷,以传统茶具礼品套装为主,坚持发展手工陶瓷,实现可客制化,并成立了“婺窑小镇陶瓷文化有限公司”,并积极投身于婺州窑文化产业规模化“婺窑小镇”的建设中。

非遗的活态传承致力于生产性保护,具有科学性和主动性。婺州窑的活态传承既要创新发展又要融入大众生活,只有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才是实现其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2]。从婺州窑产品的设计研究角度出发,目前婺州窑的活态传承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难点。

(一)活态传承的力度不够

目前,婺州窑文化活态传承工作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婺州窑文化的线下平台搭建,如相关研究所、博物馆、婺窑小镇的建设与运营上,近两年才开始逐渐往工匠培养、婺州窑现代产品设计开发、品牌体验推广上调整侧重点,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活态传承,婺州窑目前虽然在知名度上大大增加,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婺州窑产品的普及度还不高,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还是如“博物馆”般的存在,并没有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因而未真正实现扎根于民间的活态传承。

婺州窑的活态传承还未形成完善的多端联动的产业链。非遗的活态传承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被称为“社区营造”,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活化,重视生活传统和生活空间的延续,将社区共同的历史文化视为凝聚民众、从事经营、旅游开发和生态建设的根基[3],从而形成整体联动的产业链。婺州窑的活态传承目前在非遗教育、培训和体验方面颇有成效,但是在本地非遗文化产业链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在与政府、企业、高校、创业者等多方协同创新方面还有待提升。

另外,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宣传与品牌运营方面还相对落后,在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有机组合并进行传播方面还有待加强。如今享誉国际的龙泉窑与婺州窑的渊源关系非常密切,虽然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婺州窑烧制技艺与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无法相提并论,但是龙泉青瓷的产生在历史上曾受婺州窑的影响,且陈新华大师也是龙泉青瓷的领军人物徐朝兴大师的徒弟,因此,婺州窑的活态传承,可以充分学习和借鉴龙泉青瓷活态传承的经验,并且在陶瓷工艺制作技术、创新设计等方面与龙泉青瓷保持紧密的交流。

(二)传承人缺乏现代设计的理念与交流

笔者经实地考察访谈并多次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之后发现,婺州窑的非遗传承人多为传统手工艺的师徒制出生,对于技法技艺相当熟练,但对现代产品设计的理念较为匮乏,知识结构过于陈旧,往往容易把产品当工艺品去做,形成思维惯性,很难进行产品的创新改良。因此,仅仅依靠传承人作为产品开发的主要力量是不够的,一方面,需要促进传承人与龙泉青瓷从业人员的广泛交流,提升其技能与视野;另一方面,还需对婺州窑产品设计的团队进行系统性架构和专业培训,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有机融入到产品开发中。

(三)产品设计开发缺乏创新

当前婺州窑产品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功能和做工上得到完善,但产品开发的种类也基本集中在陶瓷艺术品、各类传统茶具及茶具礼品套装上,且产品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现代感和创新性。由于手工制品居多,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产品的性价比并不高,购买人群较少。先前关于婺州窑的研究多侧重在制作工艺、传承及文化推广上,缺少对其产品设计细节尤其是针对传统婺州窑的设计元素如造型、图案、纹理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应用,针对婺州窑文化所做的文创产品设计及研究更是少之有少。

(四)品牌市场化运营不足

婺州窑的品牌市场化运营目前主要由金华市婺窑小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主要以发扬婺州窑文化为主,推行线下体验,但并未形成专门的婺州窑陶瓷产品品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的专业团队,以及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型陶瓷企业,同时也缺乏与高校、设计公司、博物院、企业等多方合作,难以拓展产品市场。

二、“非遗”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经验

近年来,文创产业大幅度兴起,各地利用自己本地的传统文化,推出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创产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原创产品设计,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科学技术手段,针对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变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新设计,以新的方式传播非遗文化。如跟文化相结合的旅游纪念品、办公用品、家居日用品、科技日用造型设计、工艺品等都属于文创产品一类。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非遗文化内涵的提炼和转化,是非遗实现活态传承、自我更新的重要途径。广泛调查和吸取全球范围内优秀文创设计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是开发婺州窑文创产品的重要参考案例。从实践看,“非遗”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一般通过嵌入式、衍生式两种路径。

(一)嵌入式设计

以非遗产品本身作为产品主体,延续非遗技艺和非遗内容的传统型,只在表现主题和方式上嵌入现代设计元素,设计生产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非遗类产品。如由知名工业设计师杨明洁所创办的羊舍品牌,其代表性作品“榫卯的重构”扶手椅,将南京的非遗木工的榫卯工艺保留并在产品外观上进行重新构建,选用燕尾榫结构、利用折纸状的整体构架巧妙地将椅面和靠背拼接成型,产品既有传统非遗家具的特征,又呈现出现代设计的美学。再如上海的悦江陶瓷品牌,基于本土元素和国际性设计的表达,运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将将青花、粉彩、颜色釉、雕刻等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与蒙德里安、Helvetica、栅格系统等包豪斯构成主义、瑞士国际主义风格相融合,体现了东瓷西韵,东西融合,最终站上了德国红点奖的领奖台。

(二)衍生式设计

以其它产品为表现对象或主体,以文创为出发点,对非遗典型元素进行提炼和加工,运用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和科技进行再设计。非遗衍生品设计是一种迁徙性、再生性的活态传承。比如,将皮影中的人物形象、剪纸中的传统图案等非遗元素应用到生活日用品如服饰、家居用品等产品上,赋予商品以非遗文化的韵味,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再如,带有明显地域性质的文创产品,比如与博物馆、美术馆、景区合作研发的产品[4],以及依托本地传统文化特征的文创产品。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相当系统、完善,其最出名的莫过于“朕知道了”系列胶带,创意来源于康熙皇帝在奏折中的真迹,将宫廷文化以趣味的方式融入到现代产品中,成为爆品。再如著名设计师刘传凯的文创设计作品“上海微风”折扇[5],采用传统非遗的雕花、镂空工艺,将上海的主要标志性建筑在扇叶中体现出来,兼具浓厚的传统气息和时尚感。北京故宫在文化创意开发上进行借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15年,文创产品达8700 多种,包含丝绸系列、陶器系列、瓷器系列、书画系列、木制系列、笔系列、钥匙扣系列、领带系列、T 恤衫系列、首饰系列、箱包系列等。总营业额超过10 亿元。在这一领域做得比较好的还有杭州市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年的文创产品销售金额高达4至5亿美金,占其全部收入的80%,总计开发的文创产品数量多达2万余种。

婺州窑文化想要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开创新的发展方向,借鉴文创产品设计的案例,可将婺州窑元素结合现代设计,进行创意生活用品的设计开发。

三、文创产品设计助力婺州窑活态传承

(一)收集及提炼的婺州窑文创产品设计元素和对象

婺州窑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独特的历史地位、清晰的历史脉络和完整的发展体系,笔者通过收集、整理婺州窑文化的历史脉络、代表人物与作品、工艺技法、民间故事、发展现状等,提炼出以下几点适合转化为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意元素和设计语言的婺州窑传统文化要素。

造型。首先婺州窑以堆塑见长,大量运用动植物及人物活动的形态,用写实和意向并举的表现方式进行表达,古拙朴素。动物类有熊、牛、兔、马、猴、龟、蛙、虎、鳖、蟾蜍、鼠、蛇、鱼、爬虫、狮等[6]元素,以及反映当时人们信仰的神兽如龙、凤、玄武、白虎、朱雀、青龙、辟邪、麒麟等元素。生活用具有缸、炉、火盆、水井、磨、垄、水田、鸡笼、猪栏、羊舍等[7]元素。其次,现代婺州窑产品造型偏向于追求圆润饱满突显大气的器物之美感。

装饰图形。婺州窑的历代制品都属于民间用瓷,因此在图形纹样方面并无太大的特征,常以素面出现,或少有蟠龙纹、网纹、鸟类纹、宝相花纹、连珠纹、水波纹等中国传统陶瓷纹样作为装饰。

字体。婺州窑兴于汉,因此,在婺州窑产品品牌的字体元素选择方面,应选择带有历史感的隶书、草书、楷书等传统书法字体,并在字形气质上与其造型特征相匹配。

色彩。婺州窑如今已从原先的青瓷和乳浊釉系列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草木灰釉,虽有些暗淡,但是沉稳耐看,符合婺州窑质朴的气质。

质感。婺州窑传承人用跳刀技法所呈现的浮雕式刻花元素不可或缺,断续而规律,体现匠心别致。

鉴于文创产品的多样性,且文创产品的设计定位应是大众日用品而不仅仅是工艺品摆件,因此对婺州窑文创产品的设计对象和范畴应重新进行定位,适应日用品消费市场,适合开发的陶瓷产品除茶具、花器、日用餐具、工艺摆件及其套装外,还可包括:旅行茶具、各类香器、陶瓷咖啡用具、厨房用品如调味瓶套装、卫浴套件、时尚数码产品如蓝牙音箱、文具收纳用品、首饰收纳用品、陶瓷灯具、玩具等。扩大其设计类目,各类婺州窑衍生品如扇子、丝巾、烟灰缸、贺卡、袜子、食品及包装等更是可以突破材质的约束,将婺州窑的传统元素应用到各类产品中去。

(二)总结婺州窑文创产品设计要点与方法

如何灵活运用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与手法,结合现代材料与先进的加工工艺,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出既满足人们感性消费心理、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创产品,是未来婺州窑文创产品开发的重点内容。

现将婺州窑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点与方法总结如下:选取自然界的动植物为设计元素,运用仿生法或拟人法进行产品设计,突出产品的情感化,并对设计原型进行一定的抽象处理,使其呈现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状态,更符合现代设计简约的美感。在纹样方面也以素面或具有现代设计感的纹样进行适当装饰,色彩多以朴素淡雅带有灰度的颜色为主,体现简单生活的气息和高级感。质感上可考虑多用材质搭配的手段,如木材搭配陶瓷、金属搭配陶瓷、塑料搭配陶瓷等来丰富产品的质感。以产品设计作为出发点,此设计方式方法还可以拓展应用到婺州窑文创更广泛的领域,比如婺州窑主题餐饮、咖啡馆、文化公园等服务及休闲旅游产业中,对婺州窑的活态传承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三)婺州窑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模式、传播途径

1.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协同发展机制

文创助力于婺州窑的活态传承,涉及政府、企业、高校、文创机构、传承人等主体,其中,政府部门起到了主导作用,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资金扶持、文化理念宣传等,引导地方企业、高校、文创机构等多方协同发展的模式,提出各方具体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汇聚社会的理论培养及激发公众对本地非遗的认知和关注度,营造婺州窑的发展环境。比如与金华地市各旅游景点合作设计婺州窑体验馆,通过现场体验的方式引导民众了解、接触婺州窑,既能带动婺州窑文创产品的销售,也能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参考中国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文创品牌诚品书店,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复合式经营模式,多方协同,整合资源,运营范畴涵盖了人文、艺术、创意、生活领域,塑造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2.形成校企长期合作模式

要让婺州窑文创产品走进人们的现代生活,必须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婺州窑产品创新的核心人群是非遗传承人,而现代产品设计师群体则可以帮助婺州窑走进人们当代生活,整合非遗传承人和现代设计师群体,以及高校艺术专业的师生、艺术家、品牌企业等的研发力量,能有效形成婺州窑文创产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尤其是可开展与本地高校之间的校企合作。一方面能给非遗传承人开展现代设计的知识理念培训,打开视角与打破思维定势,也可与婺州窑合作开展国内的非遗传承人培训或省内的中小学师资培训项目,将婺州窑文化进行推广;另一方面可为婺州窑培养拥有设计思维的传承人和本地的设计人才,为产品开发注入新鲜血液。

例如,可在高校建立婺州窑基地,开展与婺州窑产品设计相关的课程开发,将婺州窑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项目与产品艺术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服装设计等专业的课程相对接,并与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融合,为婺州窑文创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还可依靠高校的科研力量,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婺州窑的课题、论文、竞赛和专利申请,从而形成本地非遗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为推动本地及浙江省其他地区的非遗文创产业、本地高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3.完善品牌运营建设

逐步形成完善的品牌运营体系,进一步提炼并统一视觉形象。如提炼婺州窑典型的堆塑动植物及人物活动造型,保留其朴素天然的原始属性,演化设计成具有辨识度的品牌logo,并且以婺州窑代表性的草木灰釉为基调,统一品牌的色彩形象,以灰褐色与黄褐色为主,可以用现代色彩设计的理念对婺州窑青瓷的色彩展开研究[7],最终将造型、釉色、装饰和谐统一,找到适合婺州窑产品的现代表达方式。同时,建立拥有自主研发、手工或批量生产制作、市场营销、门店装修、采购和售后等产品市场化部门,完善线上网店和线下体验专卖店、创意工坊等运营,并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与直播等现代数媒技术,开展跨界参展、教育培训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推介与销售,实现品牌的市场拓展和社会价值。

新时期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持续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动力,婺州窑的文创产品设计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更能让非遗再次绽放,重新活跃在人们的生活里。

猜你喜欢
活态产品设计文创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