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发展共同体 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0-03-04 10:02王雷波
基础教育论坛 2020年20期
关键词:莱州市学科学校

王雷波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山东省莱州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致力于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打造,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莱州特色的县域“样本”。

一、以课程建设推动县域基础教育改革,打造课程改革共同体

莱州市以“差异教育试验”为龙头,依托“课改项目基地”,从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两个层面,同步深化县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是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领域。针对部分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源点不明”“逻辑不强”“结构化程度不高”等根本问题,莱州教体局研制出了基于差异教育信念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框架,并在2017年12月召开的“烟台市中小学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书面交流。梳理形成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时有力地指导了基层教育实践,使区域内涌现出了实验小学的“心教育”体系、金城镇中心小学的“生命发展课程”和文峰中学的“三航课程”等优秀样本。

二是在学科课程暨教学改革领域。针对部分学科现存的“重知识点输入”“轻素养化输出”等突出问题,莱州市从价值认识、行动逻辑两个方面,明晰了“支持学生深度学习的学科课程结构方向”,提出将助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思维、价值观念“做事”作为学科课程暨教学改革的重心。2018年,莱州市承办了“烟台市中小学学科课程结构研究研讨会”,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学校的学科教改实践。2019年,莱州市提出了“基于课程理解”的差异教学路向,淬炼形成“差异教学行动新10条”,开辟了关注高层次认知目标、促进深度学习的差异教学实践路径。

三是在特色课程开发领域。针对区域内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重教材编制,轻价值体认”“有课程开发热情,少课程开发技术”等误区和不足,市教体局研制了《莱州市义务教育段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手册》,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普及了课程开发理论,规范了课程开发实践,印发了“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特色课程名录”,推出了土山镇中心小学的“翰墨书写童年”、柴棚中学的“家乡牛文化”、汇泉学校的“劳动最光荣”等一批特色课程。2019年3月,市教育课程中心瞄准“优秀传统文化”和“莱州地域特色”,在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启动了“魅力莱州课程群”开发行动,筛选出“莱州玉雕”“家乡草编”“中国状元笔”等60个课程点进行培育,在激活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能量,整体提升县域课程开发品质的同时,以校本课程之力推进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四是在课程整合领域。直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本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存在的“价值一致但内容重叠交叉”的矛盾,尤其是地方课程及“进校园”科目多、内容杂,导致课程表爆满等现实问题,本着“切合域情”“适合于我”的原则,以地方课程“环境教育”为切入点,从顶层设计开始,带领学校骨干展开地方课程融入国家和校本课程的试验。这在丰富学科课程内涵的同时,落实了“地方课程目标化整为零≠0”“课程时空1+1=1”的初衷,收到了“课程投入集约化”“育人效益最大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又根据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要求,遵循中小学德育原理、一体化德育课程开发理论,以地方课程资源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和主体,重构了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于一体的复合型、集约化的新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与生活》。以此努力实现从“学科本位”到“素养关切”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学校课程的一体化程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以教育联盟升级结对共进,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

为破解传统结对所存在的“被动性”发展、校际间“碎片式”教研合作等难题,莱州市推出了基于生态机制下的教育联盟,积极探索“结对共进”的方法途径,在各个层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一是承袭文化基因,共享文化实践。牵头学校站在文化高度,帮助成员学校承袭文化基因,优化学校管理,指导成员学校规范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持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七色光教育联盟”,提出了“平等、尊重、合作、聚智、融生、共享、激情”的联盟文化,制定了《七色光学校联盟行动纲要》。2019年6月,七色光教育联盟在实验小学召开了“学校文化相应的教育生态建设”分享交流会,各联盟校就学校教育价值“内核”发掘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第二实验小学召集联盟校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参与“行知乐园”多彩实践周成果展示活动,分享了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文化;实验中学举行了“行知读书沙龙”暨“校际联谊”读书分享活动,并为结对学校展示了修身行动之“文明月” “感恩月”等主题教育活动资料,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共生共享。

二是聚力课堂教学,升级联谊教研。牵头学校主动作为,成员学校积极参与,形成了全市聚焦课堂、聚力提效的浓厚气氛。北斗教育联盟相继走进文峰中学、神堂中学、南十里中学,组织了“合力教研巩固提升”课堂教学研讨系列活动;实验中学等联谊校在沙河中学开展了“小组合作互助达标”课堂观摩活动;双语学校等5所联谊学校开展了智慧课堂公开观摩活动……截止目前,各教育联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送课、公开课、观摩课和校际教研活动,推动了义务教育学校协同发展。

三是建立质量共测机制,推动联盟质量共进。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共同监测和评价机制,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发现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和薄弱班级,进行重点指导和教学跟踪。双语学校组织联谊学校分析历年会考试题,分享复习计划、试题研究、命题方向、备考准备等;实验中学等5校开展了“携手互助传承共享提升”活动,先后共同观摩了地理会考复习课、初三数学复习示范课;双语学校开展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下的学科命题”培训。通过集中研讨,联盟学校教师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学科知识拓展、命题等进行共同分析和经验分享,为结对活动注入了新活力,教育联盟蜕变成了具有实质意义的“质量”联盟。

三、以聚焦合力推动业务中心建设,打造业务指导共同体

针对当下非教育因素对校园的“搅扰”、教学主业间或“偏离”等问题,围绕“教育质量”这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握“管理与引领”“行政与业务”“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聚焦教学,推动业务中心建设。

一是全程一条线科学推进,力求最佳效应。紧扣“教学中心”,行政力量、专业力量、基层力量拧成一股绳;市局、教研室、学校三个层面齐发力。市局负责总体规划、具体协调实施督导。教研室提供智力支持,负责对教学的指导与评价。学校具体实施,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期待”出发,积淀独有的教学思想与课堂。在此过程中,校长着力于思想的顶层设计与提炼;中层领导着力于教学基本范式和操作要素的验证与提取;教师着力于课型样本的培育。迄今为止,实验中学的“小组合作互助达标”课堂、双语学校的智慧课堂、文峰中学的思辨课堂等均已成为具有地域影响力的教育品牌。

二是全域一盘棋协同推进,力求集优效应。紧扣“教学”中心,着眼学科专业,从学校层面建立起以校长为主导,领导班子聚焦教学的“包”学科制度。一般情况下,负责该学科则执教该学科,在教学中提升学科素养,以“内行”全程参与该学科的教学指导与管理。校长管教学、领导班子全员抓教学、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为教学服务的新型管理架构,使所有力量指向教学,使教师们安心于教学,确保了教学行为高效和学科素养的精准落地。

四、以名师工作室推进骨干教师成长,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

针对当下教师个性价值感缺失、教学风格模糊等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莱州市围绕“协同成长”目标,紧扣专业素养,维护好规范与特色、抱团成长和个性突破、理念与风格的关系,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

一是根植课堂教学,围绕“风格”这一主题,坚持教师立场,正视教师个体的独特性,尊重教师差异。各成员在顾问的帮助下努力找寻与自己相匹配的教学风格,同时进行教学改进和课堂变革,完成课堂思想、风格的提炼与锻造。二是立足“理念”这一主题,加强理论学习,专业阅读、学术写作,落脚于教育问题的“专业解决”,完成教师的专业化和多元化成长,以此明晰个人的教育理念。三是建立了基于“自主”的管理模式。主持人有自主聘用顾问,遴选、剔除、补选成员及考核成员的权利;各工作室有自主选择组织形式、评价方式、展示方案的权利,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工作室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建立了基于“数字”的可操作的评价方式,以“数字”来优胜劣汰;建立了主持人和核心骨干的考核指标单设机制,并在评选、专著出版和成果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帮助。

工作室运行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实现了主持人自我突破、核心成员和骨干成员跨越成长的梯次进步。有2人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70多人入选烟台各类培养人选;有180余人主持或参与省市课题,370多人次执教各级优质课。如今,工作室成员已经成为莱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二是塑造了名师工作室品牌。小学语文的教师素养提升、小学班主任的品牌班级建设、健康教育的教材编写、家庭教育的莱州模式,均自成体系、各具特色。

总之,教育发展共同体的创建,使莱州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莱州市先后承办省市级以上会议10余次,成为全省首批入选“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的唯一县级市;金城小学成为全国先进集体,莱州一中成为全国百所名校,烟台名师、齐鲁名师入选人数居烟台市前列……

猜你喜欢
莱州市学科学校
酒心糖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和我的家乡
山东莱州市加快推进石材产业整合
莱州市郭家店镇采叶苗木园艺场
“超学科”来啦
学校推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