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2020-03-07 05:17马文学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情教师应初中语文

马文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阅读知识,还可以增强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加强学情“研究”

加强学情研究是实现高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情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材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学情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教材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想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必须吃透教材、吃透学情。这就要求教师应对教材内容、教材体系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吃透学情是要求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需求等,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教师先对教材进行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叙事散文。本单元以“亲情”为话题,兼顾古今中外,意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人性哲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情感变化回顾,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母爱仍然不能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适宜的角度与文本进行对话,加强对母爱的理解,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之情。

二、加强资源“整合”

由于语文教学涵盖的内容较多,而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为了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还应加强资源整合,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变得少而精。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文本进行深度提炼重组,其主要目的是使得文本知识形成结构化,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搭建的台阶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教师从文本整体感知层面出发,让学生探讨“课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抓住有效信息,从而归纳出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皇帝。通过文本阅读,有的学生说是一个虚伪的皇帝,有的学生说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还有的学生说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皇帝,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能够从整体上掌握文本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三、加强自主“合作”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自主合作,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重要引导,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创建高效语文课堂。由于不同的学生,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真实感悟。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一般在阅读时,需要学生做好三个步骤,即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精读课文,

突破阅读的重难点,加强对文本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首先教师让学生自讀课文,整体把握,感知内容。学生自读之前,教师提出问题:用一句话概括母亲形象特点,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读课文;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读,教师对学生没有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最后进行精读,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

四、加强课堂及课外阅读

通过课堂朗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的理解,感受文章描述的语境,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从文章语言入手,感受文学作品的妙处,体会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表达形式。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朗读机会,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朗读方式,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频,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音频朗读起来。学生跟读之后,教师又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小组读等方式,体会诗人描绘的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同时通过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感悟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积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定期开展课外阅读课,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分享给他人,加强同学之间的阅读交流,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读书榜样,促进学生不断阅读,提升阅读效果。

五、加强阅读教学评价

阅读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评价,可以完善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性评价。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使得阅读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加强阅读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完《海燕》这一课时,首先教师根据本课阅读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设置几道练习题,包括本文中海燕的象征性意义,本文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体性评价,提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如何进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言、语气,应以鼓励为主,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地进行挑错,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也可以小组同学互相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另外对学生全面评价,还有利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和完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情的研究和资源的整合,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为学生提供朗读平台,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教学评价,不断完善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灵台县蒲窝中学(744413)

猜你喜欢
学情教师应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