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雷埃夫斯港的中国故事

2020-03-07 09:05张希南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远海运码头

张希南

比雷埃夫斯的希腊语意为“扼守通道之地”。位于地中海之滨的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自古就是希腊最大的港口和通往欧洲的南大门。2008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和希腊方面签署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并于2010年正式经营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凭借在比港优秀的海外履责实践,中远海运逐步实现自身与希腊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共赢,探索了一条宽广通畅的可持续发展大道。

不光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中远海运深知,“一带一路”建设靠的不是“坐享其成”、资源掠夺,而是要帮助所在国提升内生发展能力,不仅要思考如何通过“走出去”来为自身和合作企业及其所在国“锦上添花”,更要迎难而上,通过“雪中送炭”“同舟共济”的方式,为增进所在国民生福祉作出贡献,实现合作共赢。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受制于希腊迅速萎缩的经济以及自身低效的管理,比港亏损1300万欧元,客户几乎流失殆尽,基础设施老化,生产陷于停顿,大门被工会围堵,工人不能正常上班,业务持续下滑,经营难以为继。有些装载亚洲产品的货轮,甚至不得不前往德国或英国的港口,再辗转把货物运送往巴尔干国家。

就在比港被所有人认为没有未来的时候,在希腊最艰难的时候,中远海运挺身而出,选择站在希腊的身边,通过特许经营权接管了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的经营权。接管之初,外界普遍不看好这次合作,认为中远海运将深陷其中。然而,经过中远海运多年来的辛勤耕耘,凭借中国资本和中国管理经验的助力,比港扭亏为盈,重新焕发生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准箱增长至2018年的491万标准箱;全球排名从并购之初的第93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32位;为当地直接创造工作岗位2600余个,间接提供和创造就业岗位8000余个;直接经济贡献6亿欧元,缴纳税金7000万欧元。

事实证明,比港项目是互惠互利的,有力地促进了希腊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符合希腊国家和人民利益,得到了希腊人民的支持。

不但要自己“上路”,还要带动更多同路人

开放和包容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中远海运深刻认识到,“一带一路”虽由中国倡议,但建设仍需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一带一路”不是一个人的路,而是大家的路,是所有人的路。中国不仅要亲自“上路”,更要带动其他“看路”的国家“上路”,携手各国共同走向广阔的世界。

随着比港进入快速发展,当地经济逐渐复苏,为了让比港的枢纽地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周边国家共同受益,中远海运自2014年起便开始探索建设“中欧陆海快线”。通过这条路径,从海上运来的远东货物在比港上岸前往捷克、奥地利等中东欧国家,比传统的西北欧路径(货物从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等港口上岸后通过海铁联运到中东欧)缩短7至10天,为远东至中东欧腹地的货源提供了更为便捷、成本更低的通道,有力提升了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亚欧更加快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中国企业不仅要加快自身“走出去”的步伐,更要思考如何善用自身“走出去”的资源优势,努力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从而带动更多中国企业一同“走出去”。比港也带动着更多的中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的路径实现“走出去”。依靠比港的地理优势,惠普、华为、格力电器、中兴等国内外一流企业相继在码头设立其物流分拨中心,借助中远海运航运、物流、码头产业链,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全程物流服务。

如今,比港已形成包括集装箱码头、邮轮码头、渡轮码头、汽车码头、物流仓储、修船造船在内的六大业务板块,以比港为枢纽的“中欧陆海快线”多元化铁路服务覆盖了希腊、北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斯洛伐克、捷克等9个国家、1500个网点、7100万人口。

只有保持文化自信,才能“接地气”“通民心”

对于每一个“走出去”企业而言,背后要串起的不只是经济,更是文化,要克服的不只是物理空间上的阻隔,还有文化空间上的差异。但是仅仅理解和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本土文化、风俗人情、宗教信仰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中国在了解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必须了解中国,只有实现双向认同,才能真正促进心意相通、文化交融。中远海运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企业在做好本土化经营、处理好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还需要时刻坚持文化自信,积极通过自身“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中国所积累和沉淀的东方文化是有人情味的、有温度的文化,是“以和为贵”的文化。由于码头所处的特殊位置,周围很难找到吃饭的地方,长期以来,当地员工只能自带午饭,很不方便。针对这个问题,中远海运决定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并由员工成立午餐管理组织。尽管员工食堂面向的是希腊员工,但每周都会有中式菜肴供应,在满足并丰富希腊人作为世界美食家的味蕾的同时,推广东方饮食文化。中远海运每年还评选4名希腊“洋劳模”,奖励为期一周的免费中国行,鼓励他们到中国看一看,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和谐共赢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驱动下,中远海运坚持文化自信,用求同存异的思考方式为希腊员工们带来“中国式温情”,形成了比港中希方干部和员工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也使得中国和希腊两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与融合。

在“一带一路”绘制的蓝图中,中远海运比港项目建设被誉为“中希两国合作典范”。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設的持续深入,希望越来越多的“走出去”企业能够与中远海运一起,讲好中国企业海外履责的好故事,唱响中国企业互利共赢的好声音,赢得东道国政府和人民的信任与尊重,在全球范围树立起诚信负责、值得信赖的中国企业好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企业管理本部

猜你喜欢
中远海运码头
大块头和小不点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