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的形成

2020-03-07 09:05殷格非管竹笋贾丽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责任企业

殷格非 管竹笋 贾丽

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基本共识阶段(2006-2011)

2006年,法律、党的纲领和中央政府三个层面分别明确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态度,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得到各界普遍认同,代表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新起点,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新纪元年”12。第一,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案,其总则中明确规定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第二,2006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对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中央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做了充分肯定;第三,2006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增强包括企业在内的公民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这个阶段,中国全程参加了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在2010年最终对该标准投了赞成票,政府、产业界、消费者、劳工(工会)、非政府组织和科技、服务等六个相关方组一致同意,标志着六大相关方对社会责任的认可和赞成,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达成基本共识重要标志。13

1.政府层面:各级政府通过政策法规、课题研究、组织培训等方式多方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在从各自职能出发,一方面作为履责主体,不断从组织培训、体制建设、专题研究等方面推进自身的社会责任理念普及和实践探索;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发布相关政策文件等方式,引导和规范企业负责任的行为,促进企业履责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

例如,2006年起,国务院国资委针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展开研究。2008年1月,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按照8个方面的内容履行社会责任。14 国家标准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环保部等部委和相关部门分别从企业员工责任和环境责任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指导企业实践。

浙江省、上海市、陕西省、山东省、重庆市、甘肃省、湖北省、深圳市等通过明确社会责任职能部门、发布地方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制定社会责任标准、开展社会责任能力提升活动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工作。15 例如,上海浦东新区自2007年起开始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成立专门机构、发布政策文件、制定行动纲要、构建评价体系,提高企业核心实力,增强区域竞争力。16

2.行业层面:自我提升与企业引导相结合,为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专项服务

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首先从提升自身、规范自身、优化自身着手,通过建立社会责任推进制度、构建社会责任组织体系、建立社会责任专职部门等方式,推进组织内部不断增进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并积极尝试将社会责任工作与行业具体工作相结合。与此同时,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17、中国纺织工业协会18等为代表的行业组织,积极打造平台、系统优化资源,通过组织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培训、机制化的社会责任研讨与交流会议、系统化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对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进行全面推进和监督,同时围绕行业自律、行业诚信等方面从行业整体层面为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专项服务。例如,2010年,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先后举办了5期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班”,共有500名企业管理者接受专家培训、辅导和咨询。19

3.企业层面: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更加深入,社会责任实践更加主动多元

从2006年,中国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从陌生到熟悉,从浅显到深入;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形成了对于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共识。

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之初,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误区在中国企业中较为普遍。2005年开展的一项针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调查结果显示,“外向型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等概念关注度比较高,但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中国还属于起步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此比较模糊。”20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从改善企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理解社会责任。

2006年到2011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增强企业透明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由2006年的33份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1091份。21

企业开展了丰富的社会责任实践。在企业内部,一方面通过开展社会责任培训、建立社会责任工作部门、制定社会责任推进制度和工作规划等方式,提升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提升社会责任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在生产运营中有意识加强员工关爱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建设。在企业外部,越来越多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慈善公益领域,开始与供应链管理、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结合起来。同时,部分先锋还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和指南的制定,参加全球企业社会责任的交流与对话,重视应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积极加入社会责任国际组织。

中央企业重视建立社会责任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健全社会责任日常信息披露机制,挖掘优秀社会责任案例,加强社会责任能力建设。在华跨国公司将全球社会责任理念带到中国,确立明确的社会责任观,制度本土化社会责任战略,关注前沿社会责任议题,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传播,并积极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民营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主要通过企业家决策推动社会责任工作,关注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提升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形象。22

4.社會层面:发挥资源优势支持、服务、促进和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科研院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有效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知识、理念和优秀实践的传播和普及;咨询和认证等专业服务机构依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供了大量的企业社会责任培训、咨询和审验服务;社会组织从各自职能出发,开展了多样化的企业社会责任激励和监督活动。

例如,2006年到2011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发表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学术文章及出版的著作数量从7879份增长到15049份。23 2006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MBA培养院校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上发布了《中国MBA教育西湖宣言》。2009年,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修订了MBA培养基本要求,要求MBA培养院校课程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方面的课程纳入MBA的培养计划。2009年以后,MBA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中也列入了相应的要求。2010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了两届“全国商学院企业社会责任教学研讨会”。2011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教育中心发布“企业社会责任”MBA教材——《分享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列入MBA学员的必修课中。24

5.国际合作层面:中外企业社会责任互相补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类组织,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等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标准、理念等领域的互动合作,在寻求共识中互相补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始于2007年4月,是第一个专门关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双边合作项目。该项目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代表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与中国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合作实施,旨在促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使主要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和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其政策、战略和实践之中,同时推进中方组织与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25

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项目是瑞典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承担的双边合作项目,由商务部综合司和瑞典驻华大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共同负责,开始于2007年6月。通过组织中瑞社会责任培训、主办中瑞社会责任网站、组织社会责任考察、开展社会责任研究、交流社会责任经验、支持行业社会责任发展等工作,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26

中荷企业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由荷兰王国驻华使馆资助、中国国家商务部主管、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共同执行的双边援助项目,已开展两期。第一期项目始于2008年,2010年结束,主要任务是传播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第二期项目于2011年12月启动,主要开展高层论坛、实地培训、政策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监测和评价系统开发、企业试点等活动。27

12.殷格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新纪元[J], WTO经济导刊,2006.06.

13.殷格非等,ISO 26000一百五十問[M],中国三峡出出版社,2017.12.

14.http://www.gov.cn/zwgk/2008-01/04/content_850589.htm.

15.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编写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2006-2013)[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06.

16.建设和形成企业社会责任体系[J].浦东开发,2007(08):19-20.

17.张庆,11家全国性工业协会联合发布《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中国金属通报》[J], 2008,08.

18.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SC9000T试点工作正式启动[J],《纺织导报》 2006,04.

19. http://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11369788.

20.见殷格非,于志宏,吴福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载《WTO经济导刊》,2005(9).

21.殷格非等.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8)[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

2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编写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2006-2013)[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06.

23.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统计数据。

24. http://www.mba.org.cn/.

25. http://www.chinacsrproject.org.

26. http://www.csr-china.net/ind/nationalcsr/.

27.http://www.siccsr.org.

猜你喜欢
责任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圈里事儿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责任(一)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