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3-08 02:25李陆均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桩基承载力单位

李陆均

(广东交粤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桩基工程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且桩基深埋地下,如果发生质量问题难以被发现,解决程序也很烦琐,因此做好前期桩基检测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展开对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工作的几点思考。

1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相关概述

桩基检测包括桩基成孔检测,保证成桩的质量;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的整体质量;桩基承载力检测,其承载性能的控制。

1.1 桩基成孔检测

桩基成孔检测中,需要针对沉渣厚度、孔深、垂直度、桩位等几个参数进行检测。桩基对于工程结构的限制作用主要是受桩位影响的,因此需要确保桩位分布规范性,避免建筑结构受力不均,影响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性。实施孔深检测中,需要检查孔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桩端深入持力层。对于建筑自身而言,有没有产生附加力矩跟成孔垂直度有一定关系,如果存在附加力矩,可能会造成建筑结构的改变。沉渣厚度影响桩长,进而影响桩基承载性能。相应的孔径大小对于桩基承载性能也会产生影响,检测中也需要把握好这一点,避免孔径偏小。

1.2 桩身完整性检测

桩身完整性是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桩身完整性检测主要是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有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和钻芯法,除了中小直径灌注桩,大直径灌注桩一般同时选用两种或多种方法检测,使各种方法能相互补充印证,优势互补。另外,对设计等级高、地基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变异性大的桩基,或低应变完整性判定可能有技术困难时,提倡采用直接法(静载试验、钻芯和开挖,管桩可采用孔内摄像)进行验证。

完整性检测的目的是发现某些可能影响单桩承载力的缺陷,最终为减少安全隐患、可靠判定工程桩承载力服务。

1.3 桩基承载力检测

桩基是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的连接部分,深埋地下,属于隐蔽工程范畴。在具体的现场施工中,要把控好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才能有效控制好桩基质量,保证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桩基承载力检测一般是通过现代化检测仪器设备采集数据,电脑分析实现的,最终得到承载力数据结果。不过考虑到桩基承载力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地质变化、施工水平,桩身材料质量、桩径、桩长等,因此要精准把控桩基承载力并不容易。在实际的承载力检测中,需要借助相关的检测设备,例如静载试验仪器、高应变动测仪器等,能有效地检测其桩基承载力。

2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桩基检测单位硬件设备不足

现阶段,由于区域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一些地区桩基检测单位缺乏配置完善的检测设备、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定期标定校准、保养和维修工作不到位,导致检测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2.2 检测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现阶段,很多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桩基检测人员非专业出身,专业技术水平低,也没有获得相应专业上岗证,在检测过程中缺乏内部监督机制。

2.3 缺乏规范的检测市场运作机制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检测市场具有多个市场主体,如社会中介检测机构、法定检测机构等,市场竞争大,这些检测机构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通常都会压低检测价格,没有较大的利益空间,导致他们在检测过程中,常缺乏责任心,草率处理一些检测数据。市场上有不少机构不具备检测能力,或者出卖资质,或者将盖好章的空白检测报告转给没有资质的机构使用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2.4 检测规范性问题

第一,检测方法规范性问题。在具体的建筑桩基检测中,相关的检测方法和实际的检测要求不对应,相关检测标准不符合要求等,导致实际的检测结果和标准要求检测结果相差较大,影响整体检测有效性。

第二,检测报告缺乏规范性、权威性。部分检测单位给出的建筑工程检测报告缺乏规范性,内容欠缺、不具体,无法满足国家行业检测标准。如检测报告结论不明确,报告中引用的资料不完整,检测报告缺乏约束力或者权威性等,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

第三,检测的信息数据不满足规范要求,无法真实、客观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3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配置完善的硬件设备

新形势下,检测单位应注重购置先进的检测硬件设备,不断提高桩基检测质量与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开展:第一,检测单位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硬件设备在检测工作中的重要性,确保检测的精确性、全面性,防止出现重大检测失误;第二,作为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单位,要高度重视硬件设备的配置工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采购配置检测工作需要的硬件设备。

3.2 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在开展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工作时,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能确保检测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是提高桩基检测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保证。作为检测单位,应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首先,认识到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其次,要基于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有效纠正不规范、不达标的检测行为。再次,要建立正规编制机制,确保能够有序、规范管理检测人员,防止出现人员管理混乱问题。最后,检测单位要设置专门、专业的资料管理机构,有效整合、统一管理检测过程中涉及的信息资料,最终确保检测工作能够正常、有序、高效开展。

3.3 做好资质检查,提升专业化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检测机构监督管理,规范检测行为,充分发挥质量检测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相关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快完善建设工程检测机构专项检查工作,做好相关桩基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查。针对基桩检测,主要检查检测机构资质有效性、持证人员数量合理性、检测仪器设备科学性及标定校准有效性情况。现场专项查看加载反力装置配重、静载仪参数设定、静载试验数据上传、视频监控上传情况。此外,针对检查项目有无进行检测合同备案,检测机构是否超越资质承接检测业务,保证桩基检测市场规范性,提升桩基检测的专业化水平。

3.4 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高素质、高标准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保证桩基检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开展:第一,作为桩基检测单位,要结合相关政策标准、实际情况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将员工的技能考核纳入年底考核工作中,以此督促员工加强专业技能学习,还可以利用完善的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检测单位要提高人员准入门槛,注重引进一些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水平高、职业素养高的人才进入检测团队,还要做好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第三,加强对在岗在职人员的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定期到单位来开展培训会,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政策,从而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第四,检测单位要为检测人员创造更多进修的机会与平台,定期组织他们到先进单位学习最先进的检测技术,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进而及时优化、改进现阶段的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检测质量与水平,从而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3.5 提高检测工作规范性

提高桩基检测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桩基检测结果的精确性、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水平。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测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开展桩基检测工作,对检测人员进行质量规范、质量标准等文件内容的培训和学习,检测人员在开展检测工作时才能有标准可依,进而确保桩基检测工作规范、有效开展。检测单位要制定责任追究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进而能够严格规范检测人员的行为,提高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与水平。

3.6 通过网络化管理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桩基检测单位应注重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加强对桩基检测工作的管理,从而保证桩基检测工作质量。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发布桩基检测信息,确保检测市场透明、公开,在检测单位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其次,突破传统时空的限制,第一时间发布桩基工程质量信息,实现工程质量信息的公开透明,并发挥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监督约束桩基检测单位,并有效增强检测单位、检测人员的法律和质量意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全面加强桩基检测,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但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桩基检测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桩基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基于此,桩基检测单位应树立正确监管理念、创新检测手段、完善检测设备、优化检测过程,最终保证桩基检测质量与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水平。

猜你喜欢
桩基承载力单位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基于SAP2000的光伏固定支架结构承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