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发展路径研究

2020-03-08 02:20段丰乐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摘要: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和重要性已经得到各高等院校的普遍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课程与思政存在两张皮现象,思政内容难以有效嵌入课程体系等问题较为突出。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高等院校全体教师、管理者与学生群体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努力,必须凝练大学文化、充实课程思政内容,打造优秀师资、明确课程思政主体,深入系统研究、设计课程思政体系,以充分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郑州升这经贸管理学院从大学文化建设和师德塑造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创新尝试,为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课程思政;文化内涵;实现路径

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就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指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对于培养人的手段和方式,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对当前课程思政的方向性指引,是高等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遵循。

一、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课程与思政存在两张皮现象

对于大多数专业课程而言,课堂上教师以专业知识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思政教育的内容并没有系统性的安排。虽然在教学大纲或者培养目标中会将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但是,如何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贯穿思政教育,并没有成熟的可推广性的模式和路径。授课教师仅仅在个别章节中或者个别课堂上列举几个案例,课程思想的主线与灵魂作用难以充分体现,难以起到端正思想、触及心灵的作用。

(二)思政内容难以有效嵌入课程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难以深挖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思政切入点,往往是机械僵化地引入思政案例,无法实现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进而无法充分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如,在一门财务管理类的课堂上,教师先讲述了我国“天眼”射电望远镜的巨大成就,以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在讲述完案例之后,教师话锋一转,开始讲授财务管理的会计专业知识。前面的案例和后面的教学内容难以有效过渡。因此,思政内容有效嵌入课程体系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來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授课教师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充分发挥思政与课程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和模式。同时,教师自身或者教师所在高校缺乏对于课程思政的深层认识和扎实研究,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层面缺乏科学安排。

二、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课程思政的创新尝试

(一)大学文化建设为课程思政提供深厚土壤

高校的大学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首要因素,将大学文化的内核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让学生能够体会和践行,是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始建于1994年,其创办者为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先生。在学院创办之初,王广亚博士就将其在台湾四十余年办学实践所凝练的办学理念融入了学校的全面建设之中。第一,在顶层设计层面,王广亚先生将办学理念凝练为“伦理、创新、品质、绩效”,并以理念为核心,辅之以“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校训的办学要点、“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精神、“三三三”(意指三心、三严、三特色。三心为对师生的关心、爱心和耐心。三严为学校管理的严管、严教和严考。三特色为培养目标的两证多照、风度仪态和守时守信守法)等文化构成。第二,在制度支撑层面,王广亚先生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构建了科学完备的制度支撑体系,如,教职工内部考核奖励体系、学生操行评价体系等,以执行彻底的制度体系来支撑和落实大学文化。第三,在环境育人层面,王广亚先生手书的名言警句在升达校园中随处可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成功感谢他人,失败反省自己”“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等。这些朴素而又富有哲理的警局以楹联或匾额等方式出现在学校的楼堂馆所之中,起到了美化校园和环境育人的双重功能。第四,在特色活动层面,王广亚先生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所树立的两项举措传承至今。一项举措为日日升国旗,每周一至周五早上六点三十分,学校会举行升国旗仪式,组织师生观礼;另一项举措为劳动教育,学校将公区卫生、宿舍卫生、教室卫生等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计入学生学分。以上这些因素都被冠之以“升达标签”,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这些标签以及标签背后的故事都与课程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素材和背景。

(二)师德塑造工程为课程思政提供系统保障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教师是高校的主导。对学生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必须植根于师德高尚的教师群体。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将师德塑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开展。第一,从创办者的角度,董事会设置校内最高师德奖,对在教学科研、育人工作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以充分引导全校师生。第二,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内培与外引相结合,校内培训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多样内容的师德培育、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和训练。第三,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将课程思政作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首要因素,折算权重计入教师的教学评价分数。将师德与思政元素作为教学事故认定的关键考量标准,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一票否决要件。第四,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之外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全方位人生指导。这些制度和设计,能够让任课教师充分体会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作为任课教师的全方位育人责任,从而扎实研究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效联接路径。

三、提升课程思政实效的对策与建议

(一)凝练大学文化,充实课程思政内容

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必须充分结合校本特色。相应的,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大学文化素材,能够给教师一个比较明确而稳定的大学文化体系。高等院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重视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条件完善、校园规划建设,但往往对于大学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体现不够。这就常常造成任课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能零星地列举课程思政的案例,或机械地引入社会发展问题,而对于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和朝夕相处的校园文化没有充分的体现。缺乏体验的教学过程难以真正深入学习者的内心深处。因此,对于课程思政的设计不能仅限于某一位教师或者某一门课程,而是应当上升到学校层面的系统工程。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讲好本校故事,让学生首先做到爱校,进而升华到爱家、爱国,最终成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二)打造优秀师资,明确课程思政主体

教师是高校的主导,更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好的教师能够给学生传递科学的思考学习方法、专业的训练提升能力,特别是正确的认知价值导向。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价值认知塑造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单向传输教育内容,而是转化为师生相互交流和共同成长的模式。因此,打造教师的个体素质,特别是有效设计利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制度模式,是高校的重中之重。必须以扎实有效的制度体系和科学的工作绩效来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以明确的价值导向引导教师的工作重心,进而才能确保面向學生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三)深入系统研究,设计课程思政体系

在系统的大学文化和充足的师德工程保障的前提下,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就成为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素。无论哪一学科的课程,教师必须首先要充分思考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本门课程在整个学科专业体系乃至整个行业、社会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只有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才能解答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第二,本门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校本特色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从来都不能独立存在,学校的发展必然会和课程的内核产生关联,这种关联需要教师去发现、凝练和总结。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依据创办者王广亚博士的教育思想,开发出《广亚智慧》教学体系,全校各门课程均可以从中汲取思政教育的养料和案例。第三,本门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与思政教育的联接点与实现方式。这一部分属于具体的操作层面,会因学科、专业、课程而异,甚至同一门课程,也会因教师而异。但是,教师必须要有系统且具有操作性的教学设计,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乃至于课程的考核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一种整体的认知性学习能力提升体验。在学生学习能力体验层面,需要关注学生对待社会问题的态度素养、对待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素养以及对待问题解决过程的技能素养。这三个方面素养的提升,正是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综合需求,也同样是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的重要考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行反向验证。通过教、学、考等环节,对学生的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的素养进行综合考查,进行持续改进和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当上升到学校发展战略层面进行统筹考量。在课程思政系统中,大学文化、师德塑造与教学设计是三个核心主体要素,在经历了教学过程之后,学生的态度素养、知识素养和技能素养是课程思政的三个重要考量因素,也是促使教学持续改进和课程思政与时代同步的关键因素。

作者简介:段丰乐(1976-),男,山西运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高等教育学。

(责任编辑 李赫蛮)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