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阈下豫剧电影字幕翻译策略探析

2020-03-08 02:20刘常兴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字幕翻译目的论

摘要:新世纪以来豫剧电影蓬勃发展,独秀于戏曲电影百花园。随着豫剧电影的广泛传播,一些国外观众也逐渐开始关注豫剧,关注中原文化,但受到语言差异限制,西方观众在观赏豫剧过程中不能完全领略豫剧艺术的魅力。在目的论视阁下,对豫剧电影《三哭殿》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推动豫剧艺术和豫剧文化的海外传播。

关键词:豫剧电影;豫剧艺术;字幕翻译;目的论

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的典型代表,是河南历史发展下来的活化石。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要想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走出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致力于豫剧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豫剧电影,是将豫剧艺术和电影手法融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既保留了豫剧的艺术特色,又融入了颇具现代感的电影艺术元素。豫剧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形式。要想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通过豫剧电影领略豫剧乃至中华文化的神韵,字幕翻译尤为重要。不同于传统翻译的是,字幕翻译通常要受到空间和时间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基于翻译目的论,笔者对豫剧电影《三哭殿》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提高豫剧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兴起并且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四位翻译家相继提出了四种理论,这几种理论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其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卡特琳娜·赖斯的理论研究,第二阶段是汉斯·弗米尔的理论研究,第三阶段是贾斯特·赫尔兹一曼塔里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的理论研究。目的论把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行为,翻译活动的目的性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目的决定方法和手段。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文本的功能和文本的接受者。

目的论包括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诚法则三个重要法则,其中,目的论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两个法则都从属于目的法则,忠诚法则又从属于连贯法则。影视剧字幕翻译在目的论指导下应遵循这三个原则。首先,目的论中的目的指的是译文的目的,因此,字幕翻译要遵循满足交流的目的;其次,连贯法则包括篇内一致和篇际一致,即译文内部要连贯,能够被受众理解和接受,译文又要在最大程度上和原文保持一致,因此,在连贯法则指导下,字幕翻译既要贴合原意又要符合译人语表达习惯。最后,忠诚原则强调译文的目的要和原作者意图保持一致,字幕翻译既要达到交际的目的,也要忠实于原文和语义间的连贯,不能一味强调“功能”而违背原作者的写作意图。成功的字幕翻译应该是既能准确表达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又能使受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深深融入作品中,获得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升华。

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中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目的论侧重文本的功能性,更加强调翻译活动的目的性,这与影视作品创作的目的性是一致的,因此,目的论理论研究成果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标准由“对等”变成了“合适”,这使得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确定字幕翻译策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不仅可以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而且能够使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影视作品。

二、豫剧电影字幕特征

豫剧电影既从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豫剧艺术精华,尤其是经典的情节桥段、凝练的程式化表演,又兼具影视作品的写实性和具象性,因此,要想使广大受众在观影时充分欣赏豫剧艺术的魅力,在翻译豫剧电影字幕时必须考虑到戏剧电影字幕的特殊性。豫剧电影字幕既有即时性、通俗性、同步性和无注性等影视作品字幕的共性特征,又有豫剧语言的特殊性,无论是对白还是唱词都是极具生活气息和乡土性,通俗易懂。字幕的即时性是指字幕和对话随画面显示在荧幕上,又随着画面的变换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不给观众留思考的时间;通俗性就要考虑影片的目标受众可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因此,字幕的译文要能够做到用最凝练简单的语言准确传达创作者的意图,帮助受众理解;同步性指的是字幕必须与画面和声音同步,译者要能够做到口语和书面语的恰当转换,有时还要对原对话进行删减同时还要避免信息丢失。

三、目的论指导下豫剧电影《三哭殿》字幕翻译策略探析

《三哭殿》是豫剧著名经典折子戏,在观众中有广泛深入的影响。2001年唐派《三哭殿》被搬上荧幕,进一步扩大了这部传统经典剧目的传播范围。在目的论视域下,豫剧字幕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时空的制约下,向处在特定文件化背景下广大观众最有效地传达豫剧电影相关信息,以便观众更好地欣赏和感受豫剧电影作品的魅力。

(一)目的性原则下字幕翻译策略探索

目的论认为目的性原则为三原则的核心,是翻译过程中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正是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手段。字幕翻译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受空间制约的条件下,准确而及时地向观众呈现出影片要传达的信息。字幕翻译的目的也就决定了译文翻译要从观众的立场出发,为了能让观众看懂就要考虑到观众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要考虑目标语的环境。同时考虑到字幕要在屏幕这块狭小空间内和画面和声音保持同步,译文要尽可能简短凝练,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翻译《三哭殿》字幕时采用了缩减的策略。缩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浓缩,对源语冗长的信息进行整理再创造,做出比较简洁的翻译;二是删减,对源语中难以翻译但不涉及关键信息的部分直接删除。

例1:但愿得靖边患狼烟早平。

I hope the warfare will be finished soon.

狼烟最早见于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古代边防用狼粪燃烧生烟以报警,后来常用狼烟指战乱。中国人对于狼烟的意义耳熟能详,如果把狼烟翻译成狼粪燃烧产生的浓烟,还需进一步解释这么做的目的,否则容易造成误解,这样一来翻译得比较冗赘不说,这么解释实在没有什么意義,况且字幕上也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可用,再加上前面已经出现“边患”二字,所以,狼烟完全可以不用翻译出来,这丝毫不影响原文的表达效果。

例2:撩龙袍上前去好话多讲。

I walk to her and comfort her with nice words.

李世民为了妥善处理这桩家事国事,放下九五之尊的身份去好言相劝心爱的妃子宽恕秦英,“撩龙袍”可以让观众在电影画面上感受到一位明君在家人面前的和蔼可亲,但却没必要再把这个动作词翻译出来。

例3:长江水焉有那回头之浪。

Just as the Yangtze River never runs backward.

这句唱词下接“斩秦英也难救你父还阳”,因此,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唐王对詹贵妃晓之以理,人死不能复生,就像长江水奔流向前不复返一样。这种说法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翻译成“the Yangtze River never runs backward”能让观众瞬间明白唐王想要向詹妃讲明的道理。

例4:她要碰柱死,她要刀下亡,你也要削发舍孤入庵堂。

They are going to kill themselves in the palace and you are going to the nunnery.

这句唱词仍然是唐王对詹妃的劝告。关于斩杀还是赦免秦英,公主、皇后还有詹妃在朝堂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詹妃要为父请命伸冤曲,公主和皇后合力规劝唐王看在秦家一门忠贞保家卫国的功劳上赦免秦英,辩论到激烈处,公主和皇后以自己性命相威胁,而詹妃也愤而告知自己要削发为尼离唐王而去,这些情节观众都已经了然在目,因此,翻译这句唱词对“她要碰柱死,她要刀下亡”进行了整合,翻译成“They are going to kill themselves in the palace”。在翻译下一句“你也要削发舍孤”时省译了“削发舍孤”,只翻译出“入庵堂”,这样观众也能明白詹妃替父伸冤的决心和意志,“削发”是出家遁入空门的一个仪式,不翻译出来也不影响原文的表达效果。

(二)连贯性原则下字幕翻译策略探索

要遵循连贯性原则,译者既要熟悉本国语言文化,还应充分了解目标语国家语言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关注译文的语内连贯,使译文有意义,符合译入语的语言逻辑和用语习惯,这样才能帮助观众理解并接受译文传达的信息。同时,译文也要尊重原文,最大程度上和原文保持一致,绝对不能违背原文的表达意愿,否则这样的翻译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在连贯性原则的指导下,《三哭殿》字幕翻译采用了增词翻译策略,使译文自然流畅同时又清晰准确地表达出原作的内容。

英语表达注重形合,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增词主要体现在增加关联词,结合上下文表达需要,增加相关实词,将看似没有关联实则紧密联系的成分用完整的英语句式表达出来,保证了译文的内部连贯,同时,也将影片想要传达的信息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影片传达的真谛。

例5:勤朝政安天下五谷丰登。

I am diligent to run the country so my people can en-joy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这是李世民唱词第二句上接“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中国观众很容易理解,正是因为李世民初登龙位勤于朝政,才保证了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然而重视语言严谨性的英语国家观众可能会感到困惑,不能理解这些表达之间的关联意义,因此,在翻译这句时,加入了主语I,又加入了连词so和从句的主语my people以及谓语动词enjoy,这样一来,观众就能理解李世民这位勤于朝政的明君为何会受到百姓的爱戴。

例6:秦驸马守边关卫国干城。

Marshal Qin,my son-in-law,was sent to the front-line to defend the nation.

秦驸马即公主的丈夫,也是戍边保国的大将军。驸马的称呼如果不加以解释,外国观众很难理解这些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翻译的时候加入了marshal,以便让观众了解秦驸马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同时又加入了同位语myson-in-law,让观众进一步明确秦驸马的身份,这样一来,观众就能理解在解决此次矛盾纠纷中为何唐王处于两难的境地,一边是戍边卫国的大将军之子,一边是心爱妃子的父亲,家事国事难以平衡。

(三)忠诚性原则下字幕翻译策略探索

忠诚性原则强调的是译文的目的不能违背原文的表达目的,译文最大程度地尊重原文,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要透彻了解原作者的表达意图,力求在译文中实现准确再现。

直译能够保证译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和原文高度一致,不仅要表词达意,还要保留原文的风格。豫剧对白中的语言多用河南方言,生活气息浓厚,极富口语化,这和影视字幕特征不吻而合,很多句式与英语句子结构和形式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直译可以很好地保留豫剧的语言风格和句式,又能准确表达原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7:天生俺性情莽撞,惹是非锁到书房。

I was born a rush child.l'm locked in the study be-cause I made troubles.

这是影片开头秦英的一段唱词,交代了他为何被母亲困于房中,也为下面路遇詹太师闯下祸事做铺垫。“天生”“莽撞”在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表达,因此,直译为“I was born a rush child”。“惹是非”在英文中也有对应表达“made trou-bles”,“惹是非”和“锁于书房”有很明显的因果关系,因此,用了因果关系连词“because”。

例8:犹如困鸟出樊笼。

Like a trapped bird out of the cage.

秦英挣脱绳索束缚,拉着仆人逍遥自在去钓鱼,这句唱词前一句是“挣断铁索浑身轻”,唱出了一个向往自由的顽劣少年挣脱母亲的管束之后那种洋洋得意的愉悦心情。他把自己比作是久困笼中的鸟儿,一旦获得自由就要翱翔天际,语言形象生动,特别贴合角色定位。本句译文亦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困鸟出樊笼”直译为“a trapped bird out of the cage”,秦英渴望自由和不服管束的性格隨着影片画面映入观众眼帘,可谓传神又达意。

例9:詹太师到此,还不快快让路!

Minister Zhan is here,go away!

我劝他让路啊。

I just ask him to make the way.

众百姓齐回避。

All common people are scared away.

第一句是詹太师要去面见圣上,众仆人鸣锣开道,驱散众人让路。第二句是秦英的仆人见詹太师到来主动去劝告秦英为詹太师让道。第三句是詹太师唱词中得意洋洋的炫耀,众百姓见到他噤若寒蝉,急忙让道。虽然都是让路,但是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剧种人物性格,在翻译的时候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第一句中,为了彰显詹太师的地位,他的仆人的鸣锣开道并呵斥路人避让,因此,翻译成了“go away”,仆人仗势欺人的嘴脸暴露无遗。第二句中,秦英的仆人深知詹太师乃皇亲贵胄,位高权重,自不敢顶撞忤逆,同为仆人却也不得不低下头来,赶快上前说明劝秦英让路,以免秦英额外招惹是非,因此,翻译成了“make the way”,以此凸显家院在权贵面前为了息事宁人而表现出的卑微。第三句詹太师自诩位高权重,他经过的地方“众百姓齐回避”,翻译成“all common people are scared away”以凸显詹太师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百姓敢怒不敢言的现实,为后面詹太师和秦英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结语

豫剧电影是现代艺术和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新世纪以来,豫剧电影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对于豫剧的传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豫剧艺术的精华在影视艺术形式中得以长久保存,豫剧的传播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了,豫剧的经典艺术通过演员的演出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走出了国门,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了我们国人的文化自信,因此,要想使豫剧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历史舞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們灿烂悠久的华夏文化,这既离不开伟大豫剧表演艺术家的倾情演绎,也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致力于豫剧作品的翻译工作。相信豫剧这朵美丽的奇葩在众多艺人、影视工作者和翻译学者努力下,定会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作者简介:刘常兴(1981-),男,河南林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戏曲翻译、高等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 李琳)

猜你喜欢
字幕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目的论视角下的习语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