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关节腔药物注射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2020-03-10 10:55宁晓璐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2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

宁晓璐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率为1∶2,目前以药物、超短波等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表示治疗效果有限,未达到其预期标准,因而有必要探索其他高效治疗方法。有报道证明,超声引导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1],但该方面研究相对少见,超声引导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的优势如何,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水平如何,有待进一步验证。为此,笔者特开展本次分组对照试验,并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以及类风湿因子指标水平变化着手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存在膝关节疼痛症状,寒湿季节疼痛加重,结合X线片检查结果可综合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②入组前未接受相关治疗;③患者神志清醒,有正常思考和沟通能力,治疗期间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肝肾心等重大脏器原发性病变者;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④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禁忌证者;⑤哺乳期女性以及精神病等特征人群。

将上述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均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洛昔康联合超短波治疗方案:男17例,女36例;年龄为33~84岁,平均年龄为(65.97±3.57)岁;病程是1~16年,平均病程是(9.41±1.06)年。研究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男18例,女35例;年龄为34~84岁,平均年龄为(65.42±3.84)岁;病程是2~16年,平均病程是(9.91±1.24)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性别分布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口服美洛昔康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20217;规格:7.5 mg×7片;生产厂家: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每次7.5 mg,每日2次;同时,应用全日康中频电治疗仪(生产厂家:北京金豪商贸有限公司;型号:J18A1型),每日进行一次中频脉冲电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

1.2.2 研究组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51837;规格:2 mL∶20 mg;生产企业: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过程如下:指导患者保持下肢半屈姿势,应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并在超声引导下在膝关节外侧进行穿刺操作,进针后吸尽关节腔内积血、积液等,取2 mL玻璃酸钠注射液推注入关节腔内,每周1次,5周是1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5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参考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2],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个月的膝关节功能变化。该量表的评分项目包括跛行(0~5分)、支撑(0~5分)、交锁(0~15分)、不稳定(0~25分)、疼痛(0~25分)、肿胀(0~10分)、爬楼梯(0~10分)、下蹲(0~5分),总分是100分,评分越高,证明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100分表示膝关节功能正常。②治疗5个月后,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变化,结合膝关节活动功能以及Lysholm评分变化,评估其整体疗效:①患者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正常,且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30%以上,视为显效;②患者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膝关节功能轻微受限,且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0%~30%,视为有效;③患者肿胀、疼痛等症状无好转迹象,膝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且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不足10%,视为无效。整体治疗有效率=显效与有效例数之和/总例数×100%。③应用胶乳凝集试验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类风湿因子指标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整体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类风湿因子指标水平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 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 观察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均53例:研究组(显效30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8.11%(52/53),高于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9例,无效8例)的84.91%(45/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1,P=0.037)。

2.3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类风湿因子指标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类风湿因子指标比较(IU/m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类风湿因子指标比较(IU/mL,)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骨关节炎炎症,可反复发作,其病因较多,包括病毒侵袭、细菌感染、营养不良、性激素指标异常、遗传因素、周围环境潮湿寒冷、过度疲劳等,可导致患者出现对称性、慢性、多滑膜关节炎以及关节外病变,以手、足、腕等小关节为主要发病部位,可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程度不等的负性影响,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不良于行[3-5]。传统临床上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主要采取西药治疗,其中以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为主,常见如美洛昔康等,可通过减轻患者膝关节炎性反应,实现缓解疼痛目标,但无法最大限度改善关节功能[6-7]。近几年来,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日益增多,超短波疗法的应用频率较高,主要通过生物电刺激作用于病变关节,以改善关节功能,但其治疗效果亦十分有限,即使与西药等疗法联合应用,其治疗效果依然存在上升空间[8-9]。

超声引导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比较新颖,但自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以来,取得了瞩目成就,其优势明显,可总结如下:①超声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方便快捷、可重复性强,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②注药前可即时观察患者的关节腔积液情况,吸尽积液后再行药物注射,有助于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感,优化治疗效果;③玻璃酸钠注射液等药物经超声引导进行关节腔注射给药,可经超声实时引导进行穿刺注射,可保证药物直达病所,从而保障用药疗效。笔者在本研究中即选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其中玻璃酸钠为滑膜细胞所分泌的,是关节滑液主要成分,经关节腔注射高浓度、高分子量、高黏弹性玻璃酸钠,可有效改善患者滑液组织炎性反应,保护其关节软骨,并促使关节软骨愈合、再生,减轻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有积极影响,并能促使关节损伤修复。同时,有学者认为[10],玻璃酸钠对于位于滑膜、滑膜下痛觉感受器和感觉纤维兴奋性均存在抑制性作用,可降低血清、关节滑液中的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白细胞趋化、游走、聚集等免疫损伤机制,进一步减轻关节炎症病变。

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为医学界用于评估膝关节功能的客观指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更高,直观体现了超声引导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的治疗价值。同时,笔者结合了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临床症状等,评估两组患者整体疗效: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8.11%,进一步说明超声引导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应用效果确切。此外,类风湿因子为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标志物。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的类风湿因子指标水平更低,接近正常值(0~10 IU/mL),再次证明了超声引导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突出效果。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