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10 10:55胡庆栓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2期
关键词:符合率螺旋直肠癌

胡庆栓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直肠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成因复杂,且治疗棘手,医师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因此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可为治疗方案的指导和预后预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影像学诊断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直肠癌诊断方法之一,而CT影像诊断是其中常用的一种[1]。CT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其具有许多优势,如简单、快速、准确性较高等,常被用于直肠癌分期诊断,以直观的结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对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分期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2-3]。本研究选取直肠癌患者47例,以其多层螺旋CT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CT诊断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6年3月11日至2018年3月21日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7例,均为原发肿瘤,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在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影像与病理学的检查结果,其中男33例(70.21%),女14例(29.79%),年龄在44~76岁,平均年龄为(54.80±2.80)岁;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消瘦、便血、贫血、肠梗阻等症状,且排便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患者在术后均进行病理诊断,且确诊为直肠癌,病程0.40~24个月,平均病程(11.30±3.80)个月,在接受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后,7 d内均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且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在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前48 h可食流质食物,在检查前1 d口服50%浓度硫酸镁,每日确保2 L的饮水量,在检查当日内,需禁食,给予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灌肠。在检查前2 h,给予患者山莨菪碱(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06)注射液10 mg进行肌内注射,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重建层厚控制在0.625 mm,管电流控制在300 mA,管电压控制在120 kV,重建层的间距控制在0.625 mm。患者应用常规扫描方案,选择侧卧位,扫描范围由膈顶直至耻骨联合的下缘,开始进行扫描。应用欧乃派克(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9)对比剂100 mL进行动脉期注射30 s,静脉期注射60~80 s,延迟期则控制在240 s,在扫描完毕后,将扫描得到的影像图片上传工作站,在术后,取得患者病理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并将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影像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

1.3 观察指标 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CJJ)联合定制的TNM分期标准,T1~T2期诊断标准[4-5]:肠壁的外缘光滑,病变部位的肠壁脂肪间隙很清晰,结界外未发现有外突的情况;T3期诊断标准:病变部位肠壁的脂肪间隙有比较明显的小斑片影,CT检查为高密度,且有结节突出;T4期诊断标准:在加强扫描后,发现边界模糊,肠壁的脂肪间隙也发生病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47例直肠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T1~T2期6例,病理诊断8例,CT诊断符合率75.00%,T3期35例,病理诊断29例,CT诊断符合率79.31%,T4期6例,病理诊断10例,CT诊断符合率60.00%;患者T1~T3期CT诊断符合率高于T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7例直肠癌患者CT分期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n(%)]

3 讨论

直肠癌属于常见恶性肿瘤,在中老年人中多见,成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饮食、炎症以及其他疾病相关。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逐渐改变,导致了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探讨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热点话题[6]。而直肠癌的治疗方案由直肠癌分期不同有所差异,治疗预后也受直肠癌分期影响。一般而言,早期直肠癌预后较好,但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此时患者预后及生存期受到极大影响。由此可见,直肠癌的有效诊断方法对患者十分重要[7-8]。目前临床现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较多,选择其中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患者有利。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直肠癌的诊断领域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CT影像诊断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许多优势,首先CT影像诊断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重复性高,可通过反复检查提高准确率。其次操作简便、快速,可迅速得到直观的检查结果,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9]。由于CT影像诊断具有上述优势,因此探讨其准确性成为了目前直肠癌CT影像诊断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将CT检查运用于直肠癌分期中是否可达到预期效果,仍然值得探讨[10]。目前CT影像诊断可通过发现直肠内病灶判断肿瘤大小及形态,同时也可了解病灶和周围组织的关系,了解直肠癌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是否存在转移和脏器浸润,由此可对直肠癌进行相对准确的分期。而CT影像诊断还可发现隐蔽小病灶,因此对于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也可胜任。本研究结果中显示,本组47例直肠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T1~T2期6例,病理诊断8例,CT诊断符合率75.00%,T3期35例,病理诊断29例,CT诊断符合率79.31%,T4期6例,病理诊断10例,CT诊断符合率60.00%。说明CT诊断符合率基本达到需求,T1~T3期诊断准确率均较高,而T4期符合率有所下降,考虑与晚期直肠癌情况较复杂有关。上述结果均肯定了CT影像诊断在各期直肠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对于情况复杂的直肠癌仍然难以诊断。目前,受硬件技术方面的限制,对一些复杂情况尚不能清晰辨识,但随着技术的革新会变得越来越好,CT影像诊断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11]。

综上所述,CT影像诊断可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直观显示直肠癌情况,结果较为准确,具有方便、快捷、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猜你喜欢
符合率螺旋直肠癌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