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生活的高中历史教学思考

2020-03-13 18:42阴春英
人物画报 2020年30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课程资源生活化教学

阴春英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是目的也是手段,用相同的手段去实现目的,是最直接的方式。为此,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三种方法,即将生活融入课程资源,以事实促进思维理解,把现实纳入课外作业,在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课程资源;思维理解;课外作业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教育学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生活化教育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这是要让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将知识联系生活,以此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素养基础。其实,生活化既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也是手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为了“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将生活融入课程资源

教好一门功课,仅靠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科书也仅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只是最核心的一份资料而已,如果不加入其他的资料,只靠教科书,则教师的教学就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泥潭,学生也难以形成迁移能力,所以整合適合学生的课程资源作为备课素材,才能有效地展开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为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服务。而将接地气的生活,尤其是本土的民俗遗址、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现实生活等素材整合到课程资源中,还可以让学生因感到学有所用、学近乡情而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的《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所讲述的内容主要有冶金、制瓷与丝织古代三大行业,其教学目标反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我设定为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保护文物的意识。而最能激发本地学生这些情感的,家乡的文物无疑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搜集了南京地区的一些相关文物,作为课程资源有机地嵌入到教学中。讲制瓷业时,我强调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明朝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我向学生展示了南京出土的明朝青花瓷精美图片,如1950年出土于江宁区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和1960年出土于中华门附近的青花莲池鸳鸯纹碗,精美的花纹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让学生叹为观止。

二、以事实促进思维理解

历史记载的是人类的过往,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就学生不长的人生积累而言,是比较难以穿越如此长的岁月,走近历史的情境和历史人物的,何况,在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相隔的不仅仅是时代问题,还有身份、地位、背景等问题。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遭遇这些问题的时候,用他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事实、众所周知的新闻、为大家所熟知的故事,或相似的职位、情境等,一切能够为他们所感知与体验的人、事、物作为提示,铺垫好疑难问题的台阶,或类比解疑,则不但能为学生说明当下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可以长远促进学生的思维理解。

因中国历朝历代,自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便一直都致力于加强皇权,因此在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我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确定为教学重点。又因学生在初中时对历史并不重视,肤浅而偏重于感性认识,现刚上高一,以生动形象的生活事实进行衔接,利于学生思维发生转变。因此,我在教授“皇帝制度的确立”时(这是中央集权制建立的第一个内容),打印了一张“议帝号”的小纸条,组织班上几个爱好表演的学生,从学生的理解出发,结合史实设计了一个2分钟的短剧,上朝、坐龙椅、跪叩、廷议……,结合网络流行语等时尚元素,突出了秦始皇的妄自尊大,丞相王绾的恪守本职、御史大夫冯劫的坚持不舍以及廷尉李斯的精明干练也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同学们笑声不断,总结时我说了三点:一皇帝称谓是从秦朝开始的,二皇权唯我独尊,三皇权至上。每一点都是刚说一句,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接出了下句,帮助他们毫无困难地解决了一个教学重点,而且没有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游离的。

三、把现实纳入课外作业

作业有巩固深化上课所学,掌握解决问题技巧,以及促进课外自主学习等作用,同时带来的增值作用还有学生对作业兴趣,以及对问题的深入拓展与探究。为强化这些功能,我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当节课上的学习情况,将现实酌情纳入了作业之中。比较浅层次的设计方式是,直接搜集资料,对已获得的历史知识加以佐证;深一点的,要求学生既有调查材料又有分析总结;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也可以作分层要求,如将以上两点置于一道题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要求;在个性化学习方法较为突出的班级,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性作业,以具有灵活性的作业,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上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生通过教材中重要的发明与发现,能够形成民族自豪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我还希望能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那就要从接触和体验科学开始。于是在结束本课教学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南京地区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如果可能要注明人物、事件、成果、意义等),并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形成对本土科技成就的认识,在下一次历史课前进行一个展示竞赛。在上历史课评比结果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受震撼。有同学搜集到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至今存有制造于明朝正统年间的圭表,青奥会开幕式的部分灵感也来源于它。有同学列举了三项与郑和航海有关的发明,郑和宝船的先进帆橹所提供的船舶动力、“过洋牵星术”和“海道针经”在当时都是世界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有同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古代我们的科技成就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明清时期却逐渐落后。通过比较和交流,同学们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形成了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骄傲是过去的,现在需要的是发愤图强,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樊磊.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年02期

[2]杨波.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年12期

[3]郭玲云.试论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益尝试[J].文教资料,2014年08期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课程资源生活化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关心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