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我的“自行车父亲”

2020-03-13 08:14
风流一代·青春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玉后座上学

1

我3岁那年,父亲突然不见了。渐渐长大后,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别人总嘲笑我是个没爸的孩子。我和别人打了一架,回家后吵着要父亲,奶奶和母亲说:“你爸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工了。”

母亲养了百十只鸡、鹅和两头猪,除了自己家的田地外,又租种了别人的5亩地。她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忙活,直到很晚才上床休息。奶奶腿脚不便,帮不了我母亲干活,而最困难的是,母亲常常要到15公里外的镇上买化肥和饲料。

我的家乡是水乡,河流纵横交错,村民们都用船来运载货物。撑船是一项技术活,母亲的娘家在高地,不用船,因此母亲也就不会撑船。性格内向又好强的母亲不好意思总是麻烦别人捎带货物,只好自己走到镇上去买。几十斤的化肥和饲料压着瘦小的母亲,她的身体弯得几乎要头触到地了。分三四次一点点把东西搬回家后,母亲差不多已经累瘫了。

有一天,母亲突然骑回一辆大自行车,车后座上驮着两袋饲料。这是母亲第一次轻松地买回饲料。她仔细地抚摸着车头、车身、车后座。当她发现后座上有了飼料的碎屑后,立即拿了抹布,仔细将后座擦干净。

我和奶奶、母亲围着自行车开心不已。

母亲把我拉到一旁,神秘地对我说:“你爸托人给我带信了,说这辆自行车是他的一根毫毛变的,以后它就是你爸。”

我曾在村长家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片段,对母亲的话深信不疑。母亲抱着我坐到自行车前杠上,我欣喜地按着车铃:“爸,走!”车轮欢快地飞转起来。

从此,母亲的活计轻松了些。

懂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死于一场疾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很多外债。但父亲在他贴身的衣服里始终藏着一点钱,因为他早就答应过要给母亲买一辆自行车。奶奶原本舍不得这点钱,但看到母亲这么辛苦,也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拿出那笔钱给母亲买了辆自行车。为了让我开心,母亲编了谎言骗我。又或许,在母亲心里,这自行车就是父亲的毫毛变的。

我一直没拆穿这个谎言,因为,正是我的“自行车父亲”帮助母亲和我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2

我升小学四年级时,因为我的成绩好,村小学老师建议母亲送我去镇上的中心小学读书。中心小学离我家有16公里,如果我去上学,每天早晚都要步行近两个小时。

母亲考虑了一天后,决定让我去中心小学上学,她每天早晚用自行车接送我。就这样,我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去镇里上学的孩子,也成了当时学校里唯一一个有人接送上学放学的孩子。我的母亲和“父亲”每天都接送我,我觉得满足又幸福。

可是不久,我就变得烦躁了。中心小学的教育水平毕竟比村小学高超,我一下子不能适应,成绩直往下掉。

一天早上,天气很冷,河里结了厚厚的冰,冰面上有人行走。我在自行车后座上向母亲诉说我的烦恼,母亲却无法理解,我更懊恼了,在车上挣扎,母亲一下子没控制住车头,车子直冲向河边。我和母亲连着车一起重重地摔在河里的冰面上。

我前面不远处就是一个被人砸破的大冰窟窿,周围的冰块发出咔嚓声,上面有了数条裂缝,幸好自行车的大杠挡住了我,才没让我滑过去。

母亲慌忙起身抱住我,看看冰窟窿旁边的自行车,眼泪哗啦直流:“孩子,你看,你爸爸在保护我们,没让我们掉进冰窟窿里。他也是在告诉你,要坚强,慢慢适应,成绩总会上去的。”

我在母亲的怀里,看看面前的自行车,也看看母亲,慢慢平静下来。

晚上回到家,母亲用抹布擦去自行车上的尘土,又用缝纫机油将车擦了个遍,嘴里还在嘀咕着什么。我知道,她又在对我的“自行车父亲”倾诉心事。

从那以后,我重新拿出好学的劲头,将成绩赶了上去,很快又名列前茅了。于是,母亲和“自行车父亲”又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欢跑在我求学的路上。

一直到我上初中一年级时,我才独自骑着“自行车父亲”去上学。母亲将需要用车的活,放在我放学后或者放假时才干。每天,我骑车准备出发时,母亲都关照我:“慢点骑,别碰坏了车。”

3

转眼,我长大了,初中毕业了。

可就在这时,母亲生病了。医生说,母亲由于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得了重症肝炎,需要住院治疗。

屋漏偏逢连阴雨。母亲住院后的第三天,独自在家的奶奶拄着拐杖,一步三挪地拿着饲料去喂猪,却不小心滑倒在地上,摔坏了本就不好的股骨头,也住院了。

母亲出院后,不能再干重活,她只好退了租种的田。家里的牲口在母亲和奶奶住院期间,因无人照料已贱卖给别人。仿佛轮回一样,好不容易才还清外债,又欠下一大笔债。母亲因此愁得整天睡不着觉。

有好事的邻居来帮母亲说媒,让她改嫁,被母亲婉拒。其实,自从父亲去世后,就常常有媒婆来找母亲,都被母亲回绝了。我知道,母亲一是和父亲感情好,无法忘掉父亲;二是担心我像邻村的阿英一样,受继父虐待;三是担心她改嫁走后,奶奶无人照料。

我亲眼目睹了母亲这些年为了撑起这个家而付出的辛劳,所以,在奶奶的含泪默许下,我对母亲说:“妈,如果有中意的,你就去吧。我马上就是大人了,可以照顾自己和奶奶了。”

母亲瞪我一眼:“小孩子家懂什么?”

奶奶见状,低声说:“要不,小玉就不要去上学了吧?村里好多女娃上完小学后就在家种地了,让小玉回来帮你也好些。我听说上那个什么高中要花很多钱。”

我吃惊地看着奶奶,可是,马上又低下头,因为奶奶说的是实话。

母亲站起来,第一次大着嗓门和奶奶说话:“不行!小玉成绩那么好,哪能让她退学?总会有办法的!”

两天后,母亲对我说:“我准备多种些蔬菜运到镇上卖,这活不算累,我也能赚到钱。只是这样车就不能给你骑了,我已经和隔壁小春说好,让她每天用她家的车捎带你上学和放学,我赚了钱,会买些东西或者送些时新菜给她家。”我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

母亲在她的车后座上装了两个大竹筐放菜。她瘦小的身子和大自行车再加上两个大竹筐,极不协调。我担心母亲掌控不住,母亲笑着说:“没事,万一摔倒,还有这两个竹筐支撑住呢。再说了,你爸哪会让我摔倒?”

母亲把房前屋后能种菜的地方都种上了菜,又开垦了几块河岸地来种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她就骑车到更远更大的集市上,批发一些菜去镇上卖。从此,母亲和我的“自行车父亲”,奔波在赚钱供我上学的路上。

三年以后,母亲和“自行车父亲”把我供上了上海一所重点大学。

4

我在上海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以后,每逢节假日,都尽量抽时间回去看母亲。我每月给母亲寄一笔零花钱,母亲说:“我卖菜能挣到钱,我帮你存着买房吧。”

我让母亲不要再去卖菜,她不同意。我担心她,就和她吵。母亲叹口气,说:“一开始骑车买饲料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把车当成你爸爸,有他陪着我,再苦也不怕了。后来,我用车接送你去学校,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我就更不怕苦了。现在,你去外地工作了,我就陪你爸爸去镇上逛逛吧,顺便挣些钱。”

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这么多年来,我们家的日子虽贫穷,母亲却一直坚强又快乐。“自行车父亲”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母亲却一直把它当成护身符带着。母亲在用她特有的方式来开解困苦的人生。

我理解母亲,不再勉强她,只是说:“妈,你不嫌辛苦,但这车还嫌辛苦呢,这么多年陪着我们驮来驮去。如果爸爸真的在世,您也希望他能多休息吧。还有,爸爸最大的心愿是您能幸福。”

听了我的话,母亲愣了一下。从那以后,她把车收在堂屋里,没再骑它去镇上卖菜。

2019年秋天,母亲终于敞开心怀迎接了新的爱情。母亲再婚的前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小玉,你到堂屋里把车骑上,再带我走一圈吧。”

我眼里噙着泪,骑上车,母亲轻轻地坐上来,抱紧我,也抓紧车子,我们“一家三口”在明朗的秋阳下,骑了一圈又一圈……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西米绘图)

猜你喜欢
小玉后座上学
啥都要双份
小玉
安全出行小常识
画里画外
上学啦
后座提醒技术
通用推出“后座提醒”技术以加强儿童乘车安全
小心触电